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王安石

王安石[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855132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person
name王安石default
name王荊公
name-style介甫宋史·列傳第八十六》: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
associated-placeplace:臨川縣宋史·列傳第八十六》: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
born-date天禧辛酉年十一月十三日
1021/12/19
能改齋漫錄·卷十議論》:王介甫辛酉十一月十三日辰時生,五十八歲,自首廳求出,知江寧府。
died-date元祐元年四月癸巳
1086/5/21
宋史·本紀第十七 {{哲宗一}}》:癸巳,王安石薨。
died-age66宋史·列傳第八十六》: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贈太傅。
fatherperson:王益宋史·列傳第八十六》:父益,都官員外郎。
authority-cbdb1762
authority-ddbc7519
authority-viaf49413576
authority-wikidataQ319618
link-wikipedia_zh王安石
link-wikipedia_enWang_Anshi
held-officeoffice:三司度支判官宋史·本紀第十二 {{仁宗四}}》:己酉,王安石召入為三司度支判官。
    from-date 嘉祐五年五月己酉
1060/6/22
held-officeoffice:知制誥宋史·本紀第十二 {{仁宗四}}》:戊寅,以王安石知制誥。
    from-date 嘉祐六年六月戊寅
1061/7/16
held-officeoffice:知江寧府宋史·本紀第十四 {{神宗一}}》:癸卯,王安石出知江寧府。
    from-date 治平四年閏三月癸卯
1067/5/11
held-officeoffice:翰林學士
    from-date 治平四年九月戊戌
1067/11/2
宋史·本紀第十四 {{神宗一}}》:戊戌,以王安石為翰林學士。
held-officeoffice:參知政事
    from-date 熙寧二年二月庚子
1069/2/26
宋史·本紀第十四 {{神宗一}}》:庚子,以王安石參知政事。
held-officeoffice: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from-date 熙寧三年十二月丁卯
1071/1/14
宋史·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丁卯,以韓絳、王安石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held-officeoffice:知江寧府
    from-date 熙寧七年四月丙戌
1074/5/17
宋史·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丙戌,王安石罷知江寧府。
held-officeoffice: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from-date 熙寧八年二月癸酉
1075/2/28
宋史·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癸酉,以王安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held-officeoffice:尚書左僕射宋史·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辛亥,以安石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from-date 熙寧八年六月辛亥
1075/8/5
held-officeoffice:門下侍郎宋史·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辛亥,以安石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from-date 熙寧八年六月辛亥
1075/8/5
held-officeoffice:修國史
    from-date 熙寧八年九月庚申
1075/10/13
宋史·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九月庚申朔,王安石兼修國史。
held-officeoffice:判江寧府宋史·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丙午,王安石罷判江寧府。
    from-date 熙寧九年十月丙午
1076/11/22
held-officeoffice:尚書左僕射
    from-date 元豐元年正月乙卯
1078/1/25
宋史·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元豐元年春正月乙卯,以王安石為尚書左僕射、舒國公、集禧觀使。
held-officeoffice:集禧觀使
    from-date 元豐元年正月乙卯
1078/1/25
宋史·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元豐元年春正月乙卯,以王安石為尚書左僕射、舒國公、集禧觀使。
held-officeoffice:舒國公
    from-date 元豐元年正月乙卯
1078/1/25
宋史·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元豐元年春正月乙卯,以王安石為尚書左僕射、舒國公、集禧觀使。
held-officeoffice:特進
    from-date 元豐三年九月乙酉
1080/10/11
宋史·本紀第十六 {{神宗三}}》:以王安石為特進,
held-officeoffice:司空
    from-date 元豐八年三月庚申
1085/4/23
宋史·本紀第十七 {{哲宗一}}》:特進王安石為司空,
held-officeoffice:舒王
    from-date 政和三年正月癸酉
1113/2/8
宋史·本紀第二十一 {{徽宗三}}》:癸酉,追封王安石為舒王,
held-officeoffice:知鄞縣宋史·列傳第八十六》:再調知鄞縣,起堤堰,決陂塘,為水陸之利;
held-officeoffice:知常州宋史·列傳第八十六》:修以其須祿養言於朝,用為群牧判管,請知常州。
recommendedperson:呂惠卿
    at-date 熙寧二年九月壬辰
1069/10/16
宋史紀事本末·卷三十七王安石變法》:壬辰,王安石薦呂惠卿為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
recommendedperson:蔡確宋史·列傳第二百三十: 姦臣一: 蔡確 (吳處厚 附), 邢恕, 吕惠卿, 章惇, 曾布, 安惇》:王安石薦確,徙為三班主簿。
recommendedperson:韓宗師宋史·列傳第七十四》:既登第,王安石薦為度支判官、提舉河北常平。
exam-statusexamstatus:進士宋史·列傳第八十六》:擢進士上第,簽書淮南判官。
associated-dynastydynasty: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宋王安石撰。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 - 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臨川鹽阜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縣)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實官至司空、尚書左僕射、觀文殿大學士、鎮南軍節度使,封荊國公。身後追贈為太傅,謚曰。因而被世人稱之為「王荊公」、「王文公」。

王安石文思敏捷,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文學造詣外,王安石對傳統經學也有研究,創立了在當時具有卓越影響力的學派——荊公新學,他的思想對宋明之季的經學學習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當時也獲得了很多關注。雖然王安石主要修習儒家學說,但是他秉持實務主義,從周禮、荀子、韓非子和商君書(商子)等其他經籍、論著中吸取經驗,後世學界多因此結合王安石所主持的熙寧變法而認為王安石傳承于法家。除此之外,王安石對道教、佛教也有了解,並留有多篇著述。歐陽修曾作詩「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稱讚王安石。現有《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文集存世。

王安石在政治一途頗有所建樹,對宋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在慶曆二年考中進士,先後于江蘇、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為官,這二十年中他廣泛地接觸了社會生活,對社會上的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直至熙寧年間擔任宰相後發動改革,史稱「熙寧變法」或「王安石變法」。王安石的基本思想根植于不盲從一定的權威、不信奉一成不變的教條,進行改革時對現實有清醒的認識,以及正確的技術與計算。希望將「財政稅收大規模的商業化」。熙寧變法引起了朝廷內部新派與保守派之間的激烈衝突,史稱「新舊黨爭」,最終在各種原因的阻隔下王安石所實施的變法基本失敗。此次變法在歷史上多被評價為立意良善但王安石本人能力不足而失敗,宋史學家漆俠提出變法成功和失敗的地方都值得垂鑒後世。

顯示更多...: 生平   早年   仁宗朝   入仕   變法雛形   上萬言書   仁宗駕崩   辨奸論爭議   英宗朝   神宗朝   熙寧變法   變法伊始   王安石的變法動機   變法過程   三不足之說   熙河開邊   逝世   思想   傳統哲學思想   宋代儒家思想轉型   唯物主義觀念   史學思想   荊公新學   三經新義   《春秋》公案   文學成就     詠史詩   詩學觀       人物評價   軼事   家族世系   影視形象   參閱   注釋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Wang Anshi ; 王安石; December 8, 1021 – May 21, 1086), courtesy name Jiefu (介甫), was a Chinese economist, philosopher, poet, and politician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He served as chancellor and attempted major and controversial socioeconomic reforms known as the New Policies. These reforms constituted the core concepts of the Song-Dynasty Reformists, in contrast to their rivals, the Conservatives, led by the Chancellor Sima Guang.

Wang Anshi's ideas are usually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influence the Rites of Zhou or Legalism had on him. His economic reforms included increase currency circulation, breaking up of private monopolies, and early forms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social welfare. His military reforms expanded the use of local militias and his government reforms expanded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attempted to suppress nepotism in government. Although successful for a while, he eventually fell out of favor of the emperor.

顯示更多...: Early career   New Policies   Background   Objective   Implementation   Equal tax law   Green sprouts law   Hydraulic works law   Labor recruitment law   Balanced delivery law   Market exchange law   Baojia law   General and troops law   Three college law   Wang』s downfall   Poet   Poems   Legacy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主題關係
南郊式creator
右千牛衛將軍仲夔墓誌銘creator
右領軍衛將軍致仕王君墓誌銘creator
吳錄事墓誌creator
周官新義creator
唐百家詩選creator
四家詩選creator
太常少卿分司南京沈公墓誌銘creator
孔處士墓誌銘creator
字說creator
宋贈保寧軍節度觀察留後追封東陽郡公宗辯墓誌銘creator
尚書都官員外郎侍御史王公墓碣銘creator
左氏解creator
建康酬唱詩creator
新經周禮義creator
新經書義creator
新經毛詩義creator
易解creator
朝奉郎尚書司封員外郎張君墓誌銘creator
洪範傳creator
熙寧奏對creator
熙寧詳定編敕creator
真州司法參軍杜君墓誌銘creator
臨川先生文集creator
臨川集creator
舒王日錄creator
謝景回墓誌銘creator
贈右屯衛大將軍世仍墓誌銘creator
贈奉寧軍節度使追封祁國公宗述墓誌銘creator
贈華州觀察使追封華陰侯仲龐墓誌銘creator
贈虔州觀察使追封南康侯仲行墓誌銘creator
通類creator
金溪吳君墓誌銘creator
王雱father
李定student-of
汪澥student-of
陸佃student-of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御選歷代詩餘2
清史稿2
孫公談圃1
正字通1
臨川集4
百川書志6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5
四庫全書輯永樂大典本書目1
舊聞証誤1
金史1
澠水燕談錄2
續資治通鑑71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4
蕉軒隨錄1
御定淵鑑類函2
萬姓統譜2
宋元學案2
大清一統志2
續資治通鑑長編58
宋元詩會2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1
山堂肆考4
江南通志2
萇楚齋續筆2
大越史記全書1
舊唐書1
御定駢字類編2
曾公遺錄8
東都事略57
聞見錄2
宋史紀事本末343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17
郡齋讀書志22
文獻通考17
堯山堂外紀2
古今紀要72
書史會要5
通志1
河南程氏遺書4
宋詩紀事3
直齋書錄解題6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2
道山清話5
宣和書譜2
能改齋漫錄2
蘇軾集4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2
江西通志2
經學歷史8
授經圖義例1
宋史682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6
氏族大全2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855132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