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張愨

張愨[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886237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person
name張愨
name-style誠伯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二》:張愨,字誠伯,河間樂壽人。
associated-placeplace:樂壽縣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二》:張愨,字誠伯,河間樂壽人。登元祐六年進士第。
authority-cbdb187
authority-wikidataQ45355153
link-wikipedia_zh張慤
held-officeoffice:同知樞密院事
    from-date 建炎元年六月壬午
1127/8/3
宋史·本紀第二十四 {{高宗一}}》:壬午,以戶部尚書張愨同知樞密院事
held-officeoffice:御營副使
    from-date 建炎元年八月壬戌
1127/9/12
宋史·本紀第二十四 {{高宗一}}》:壬戌,以李綱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黃潛善為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張愨兼御營副使。
held-officeoffice:尚書左丞
    from-date 建炎元年十一月乙未
1127/12/14
宋史·本紀第二十四 {{高宗一}}》:乙未,以張愨為尚書左丞,
held-officeoffice:中書侍郎
    from-date 建炎元年十一月丙午
1127/12/25
宋史·本紀第二十四 {{高宗一}}》:丙午,以張愨為中書侍郎。
exam-statusexamstatus:進士
    from-date 元祐六年
1091/1/23 - 1092/2/9
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二》:張愨,字誠伯,河間樂壽人。登元祐六年進士第。
張慤(1065年 - 1128年),字誠伯宋朝河間府樂壽縣(今河北省獻縣)人,宋高宗時尚書左丞。

張慤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中進士。歷任龍圖閣學士、計度都轉運使。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康王趙構為兵馬大元帥,開大元帥府,募諸道兵勤王。張慤建議即元帥府印給鹽鈔,以便商旅,不久即收緡錢五十萬以佐軍用,籌集糧鈔甚力。趙構器重他,命他以便宜權大名(今河北大名)尹兼北京留守、馬步軍都總管。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國俘虜,他和副總管顏岐上疏勸趙構,說中原不可一日無君。趙構即位為宋高宗,張慤擔任戶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措置戶部財用,兼御營副使。請募三河之民聯以什伍,且耕且戰,寓兵于農以為巡社。官至尚書左丞、中書侍郎。次年去世,謚號忠穆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續資治通鑑3
大清一統志2
江南通志2
畿輔通志2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15
京口耆舊傳2
宋史8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886237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