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6520

部首:+ 19筆 = 共22筆.
字典出處:康熙字典: 頁464第11 辭海: 卷5頁9820第2 GSR: 第17.j 漢語大字典: 卷3頁1991第03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 ㄇㄧˊ ㄇㄚ ㄇㄛˊ
粵語發音:mei4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手部·十九》攠:《集韻》《韻會》𠀤忙皮切,音糜。弊也。鐘受擊處。《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于上之攠謂之隧。《註》于,鐘脣之上祛也。攠,所擊之處。靡弊也,窪而生光,有似夫隧。又《集韻》莫臥切,磨去聲。義同。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眉波切。同摩。見摩字註。

原典出處

後漢書》:烏桓,蹂轔濊貊。
周禮·冬官考工記》:于上之之遂。
康熙字典·十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于上之,謂之隧。
廣西通志·卷三十九》:《考工記》:「鳬氏為鐘,兩欒謂之銑,銑間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舞上謂之甬,甬上謂之衡,鐘懸謂之旋,旋蟲謂之幹,鐘帶謂之篆,篆間謂之枚,枚間謂之景,于上之謂之隧。
後漢書》:烏桓,蹂轔濊貊。
御定駢字類編》:鼓中《周禮考工記》:「于上之謂之隧」。
記纂淵海·卷七十八》:上之謂之隧,鍾已厚則石聲不發也,已薄則播聲散也,侈則柞聲大外也,弇則欝聲不舒揚也,長甬則震聲,不正也
周禮注疏·卷四十》:於上之謂之隧。
廣東通志·卷六十三》:銑欒篆帶枚并,象如錞于如神鉦。
考工記解·卷上釋音》: 銑先上聲 甬 縣𤣥 旋如字靡又去聲 說 柞 聞
周禮疑義舉要·卷六》:于上之謂之隧按孟子以追蠡豐氏以鍾紐旋...
周禮訂義·卷七十三》:于上之音摩謂之隧鄭鍔曰上云銑...
周禮句解·卷十一》:...謂之篆篆間謂之枚枚謂之景于上之謂之隧十分其銑去二以為鉦以其鉦...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