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805

說文小篆

甲骨文
濿
同義字

部首:+ 4筆 = 共9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00第35 頁378第54 康熙字典: 頁828第04 辭海: 卷9頁6340第1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420第05
表面結構:左:,右:。 具有相關結構: 。 Component of: 𣸐 𥔨
國語發音: ㄌㄧˋ
粵語發音:lai6
說文解字:水部》砅:履石渡水也。从水从石。《》曰:「深則砅。」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砅:義見上注。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石部·》砅:《唐韻》《集韻》𠀤力制切,音例。《說文》履石渡水也。从水从石。《爾雅·釋宮》以衣涉水,繇帶以上爲厲。《論語》深則厲。《說文》作砅。又《集韻》鄰知切,音離。義同。○按《字彙》於此字,音聘平聲,註:水激山崖。引《郭璞·江賦》:砅崖鼔作。李白詩:砅衝萬壑會。於五畫砯字,亦音砰,訓水擊石聲,音義相近,似混爲一字,不知郭賦,李詩,砅字當从氷作砯。其从水作砅者,後人傳寫之譌耳。《正字通》特正其謬,定从水者音例,與厲通。與《說文》合。从氷者爲水擊石聲,是也。
反切:力制 (《廣韻·去聲··》)

原典出處

說文解字·水部》::履石渡水也。
廣韻·》:說文》又作履石渡水也。
康熙字典·十五》:濿:《正字通》與同。
廣東新語·卷三 山語》:自此水益灣環,灘益高,石益廉利,魚陂高低,水車擊,舟行益艱苦。
唐宋詩醇·卷二》:崖轉石萬壑雷。
說文解字注》:注:□,脹起也。
詩考》:深則
山東通志·卷三十四》:王氷註黄帝素問:二十四卷字仲邱,號啓元,子誤人,舊志作「王」。
周易述》:玄珠密語曰。
河南通志·卷七十二》:襟滬雒昌,穀砰硿䃧,硠硠礚礚,以唱呼而遏逺。
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二》:唐王冰注《黃帝素問》,「《讀書志》誤作「王」,今據唐、宋藝文志》校正。
讀書雜釋·卷三》:《說文·水部》:「,履石渡水也。
山西通志》: 杜甫《送重表姪王評事使南海詩》曰:「我之曾祖姑,爾之髙祖母,爾祖未顯時,歸為尚書婦。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