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0F9

說文小篆

同義字

部首:+ 9筆 = 共1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523第51 康熙字典: 頁1274第02 辭海: 卷1頁3436第02 漢語大字典: 卷6頁3783第05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 ㄐㄩˊ
粵語發音:gwik1
說文解字:邑部》郹:蔡邑也。从邑狊聲。《春秋傳》曰:「郹陽封人之女奔之。」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郹:邑名在蔡。古闃切,七。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邑部·》郹:《廣韻》古覓切《集韻》關闃切,𠀤音湨。《說文》蔡邑也。引《左傳·昭十九年》楚子之在蔡也,郹陽封人之女奔。之◎按《左傳》今本俱作郥。俗譌作鄓,非。
反切:古闃 (《廣韻·入聲··》)

原典出處

春秋左傳》:楚大子建之母在,召吳人而啟之,冬,十月,甲申,吳大子諸樊入,取楚夫人,與其寶器以歸,楚司馬薳越追之,不及,將死,眾曰,請遂伐吳以徼之,薳越曰,再敗君師,死且有罪,亡君夫人,不可以莫之死也,乃縊於薳澨。
說文解字·邑部》::蔡邑也。
廣韻·》::邑名在蔡。
康熙字典·》:鄓:《正字通》俗字。
春秋左傳》:十三年春,齊侯、衛侯次于垂葭,實氏。
春秋左傳》:十三年春,齊侯、衛侯次于垂葭,實氏。
說文解字注》:
春秋左傳正義》:即此「許遷於夷」,傳云「遷許于夷,實城父」;定十三年「齊侯、衛侯次於垂葭」,傳云「次於垂葭,實氏」是也。
巵林·卷四》:昭二十三年,吳太子諸樊入
春秋左傳》:十三年春,齊侯、衛侯次于垂葭,實氏。
春秋闕疑·卷三十八》:十九年楚子之在蔡也陽封人之女奔之生大子建及即位使...
日講春秋解義·卷六十》:十有三年春齊侯衞侯次于垂葭葭公羊作瑕穀梁無衞侯字垂葭杜注改名氏髙平鉅野縣西南有亭今屬濟寧州
孫氏唐韻考·卷五》:古闃切三鶪狊
說文解字注(附:六書音均表)》:...="5" />〔𨜯,卽「」〕蔡邑也地理志汝南...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