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1FF

說文小篆

部首:+ 4筆 = 共1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12第36 頁276第16 康熙字典: 頁1297第18 辭海: 卷1頁3722第01 GSR: 第443.d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177第02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yín jīn ㄧㄣˊ ㄐㄧㄣ
粵語發音:gan1
說文解字:斤部》釿:劑斷也。从斤、金。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釿:《說文》云:劑斷也,本。宜引切。
廣韻·上聲··》釿:齊也。《說文》曰:劑斷也。宜引切,五。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金部·》釿:《唐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𠀤音齗。《說文》劑斷也。又《廣韻》《集韻》𠀤舉欣切,音斤。義同。又《集韻》與斤同。斫木也。《莊子·在宥篇》釿鋸制焉。《註》釿,音斤。又《集韻》魚斤切,音䖐。平木具。《釋名》釿,謹也。板廣不可得制削。又有節,則用此釿之,所以詳謹令平滅斧跡也。又《韻會》疑巾切《正韻》魚巾切,𠀤音銀。器之釿鍔。又《韻會》或作沂。《禮·哀公問車不雕幾註》幾附纏爲沂鄂。又《韻補》叶渠希切,音其。《黃庭經》天庭地闕列斧釿,靈臺完固永不衰。《正韻》亦作圻垠。
反切:舉欣 (《廣韻·上平聲··》) 宜引 (《廣韻·上聲··》)

原典出處

莊子·在宥》:於是乎鋸制焉,繩墨殺焉,椎鑿決焉。
On this the axe and the saw were brought into play; guilt was determined as by the plumb-line and death inflicted; the hammer and gouge did their work.
說文解字·斤部》::劑斷也。
釋名·釋用器》:,謹也。
三國演義》:今過蒼溪,從梓潼山,檜川入漢中,還家去。
廣韻·》::《說文》云:劑斷也,本。
太平御覽·》:於是乎音斤鋸顓焉,繩墨殺焉,椎鑿決焉。
太平廣記·竇乂》:與斧明鈔本作鉞。
康熙字典·十二》:有高下之跡,以此鐁彌其上而平之也。
莊子集解·外篇》:於是乎鋸制焉,釋文:「音斤,本亦作斤。」
莊子集解·外篇》:於是乎鋸制焉,釋文:「音斤,本亦作斤。」
萬姓統譜·卷七十七》:歸,與吳集同時齒徳,㑹于鳳棲鄉之道。
周易參同契釋疑》:或作垠堮,或作圻堮,或作鍔,皆非是。
農政全書·卷二十二》:於是乎音斤鋸顓焉。
道德真經取善集》:上失其道,民無常心,以抵冒法禁,何死之畏,上猶以死懼之,鋸制焉,繩墨殺焉,而亂終不止,則秦以下是也。
劉子新論·卷第五》:是以君子善能拔士,故無棄人;良匠善能運,故無棄材。
道德真經疏義》:聖人推吾所以善吾生者,舉而措之天下之民,則政裕而民康,見於薄稅歛,刑清而民服,見於簡刑罰,家給人足,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而民各趨於仁壽之域,鋸不用,椎鑿不施,畫衣冠,異章服,而民不犯。
農政全書·卷二十二》:於是乎音斤鋸顓焉。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鋸制焉,繩墨殺焉,椎鑿次焉,是謂以死懼之,民將抵冒而終不化。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