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21E

說文小篆

金文

同義字

同義字

簡體字

部首:+ 4筆 = 共1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08第34 康熙字典: 頁1299第10 辭海: 卷1頁3726第03 GSR: 第391.e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178第11
表面結構:左:,右:。 Component of: 𫱳 𫉟 𥳾
國語發音:jūn ㄐㄩㄣ
粵語發音:gwan1 kwan1
唐代發音:guin
說文解字:金部》鈞:三十斤也。从金勻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鈞:二十斤也,又姓風俗通云楚大夫元鈞之後漢有侍中鈞喜。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金部·》鈞:〔古文〕銞《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規倫切,𠀤音均。《說文》三十斤也。《孟康曰》萬一千五百二十銖。《·五子之歌》關石和鈞。《疏》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鈞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輕,而立民信也。又《集韻》一曰陶旊輪。《正字通》陶人模下圓轉者爲鈞。《前漢·賈誼傳師古註》陶家名轉者爲鈞,蓋取周回調均之義。又大鈞,天也。《前漢·賈誼傳》大鈞播物,坱圠無垠。《註》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鈞上,此以造物爲大鈞也。言造化爲人,亦猶陶之造瓦耳。又《杜甫詩》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又樂名。《張衡·西京賦》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又劒名。《淮南子·覽冥訓》淳鈞之器成。《註》淳鈞,古劒。又地名。《左傳·昭四年》夏啓有鈞臺之享。《註》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陂。又水名。《前漢·霍去病傳》涉鈞者。《註》鈞耆,水名。又姓。《風俗通》楚大夫元鈞之後,漢有侍中鈞喜。又與均同。平也。《·大雅》四鍭旣鈞。《註》矢鏃重羽輕,必參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得平均也。又等也,同也。《左傳·成六年》善鈞從衆。《註》鈞,等也。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鈞聲。《註》鈞,同其聲。《集韻》或書作𨥒。
反切:居勻 (《廣韻·上平聲··》)
英文翻譯:unit of measure equivalent to thirty catties

原典出處

孟子·告子下》:今曰舉百,則為有力人矣。
'But to-day he says, "I can lift 3,000 catties' weight," and he is a man of strength.
揚子法言》:之輕,烏獲力也。
The lightness of a thousand jun lies in Wu Huo's strength.
墨子·尚同下》:於先王之書也大誓之言然,曰:「小人見姦巧乃聞,不言也,發罪。」
It is recorded in the "Grand Oath" among the books of the ancient kings: "If an unscrupulous man discovers a case of intrigue and deception and fails to make it known, he shall be punished equally."
莊子·齊物論》: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是之謂兩行。
Therefore the sagely man brings together a dispute in its affirmations and denials, and rests in the equal fashioning of Heaven. Both sides of the question are admissible.
商君書·錯法》:烏獲舉千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
Wu Huo was able to lift a weight of a thousand chun, but could not transfer his great strength to others.
詩經·行葦》:四鍭既
And the four arrows are all balanced.
尚書·五子之歌》:關石和,王府則有。
The standard stone and the equalizing quarter Were in the royal treasury.
禮記·月令》:日夜分,則同度量,衡石,角斗甬,正權概。
荀子·議兵》:然而國晏然不畏外而固者,無它故焉,明道而分之,時使而誠愛之,下之和上也如影嚮,有不由令者,然後俟之以刑。
說苑·辨物》: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
春秋繁露·考功名》:故異孔而同歸,殊施而德,其趣於同利除害一也。
韓詩外傳·卷四》:人同材,而貴賤相萬者、盡心致志也。
大戴禮記·四代》:夫規矩準繩衡,此昔者先王之所以為天下也。
新書·等齊》:殿門俱為殿門,闌入之罪亦俱棄市,宮牆門衛同名,其嚴一等,罪已矣。
新序·雜事三》: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之丘,能不牽乎卑亂之言,不惑乎眾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之言,以信荊軻之說,故匕首竊發。
孔子家語·屈節解》:之重,加銖兩而移。
潛夫論·遏利》:是故雖有四海之主弗能與之方名,列國之君不能與之重。
論衡·命祿》:手舉一,以一則平,舉之過一,則躓仆矣。
太玄經·》:次三,鑪否,利用止。
風俗通義·六國》:語大夫曰:「我之帝所,樂,與百神遊於天,廣樂于九奏萬儛,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心。」
孔叢子·廣衡》:秤二,謂之
申鑒·雜言下》:其可兼者,則兼取之,其不可兼者,則隻取重焉,若苟隻好而已,雖可兼取矣,若二好平,無分輕重,則一俯一仰,乍進乍退。
蔡中郎集》:《仲春令》曰:「日夜分則同度量,衡石。」
列子·周穆王》:王實以為清都、紫微、天、廣樂,帝之所居。
文子·上義》:夫得威勢者,所持甚小,所任甚大,所守甚約,所制甚廣,十圍之木,持千之屋,得所勢也,五寸之關,能制開闔,所居要也。
韓非子·姦劫弒臣》:是以左右近習之臣,知偽詐之不可以得安也,必曰:「我不去姦私之行盡力竭智以事主,而乃以相與比周妄毀譽以求安,是猶負千之重,陷於不測之淵而求生也,必不幾矣。」
申不害·大體》:今使烏獲、彭祖負千之重,而懷琬琰之美,令孟賁、成荊帶干將之劍衛之,行乎幽道,則盜猶偷之矣。
慎子·逸文》:石,使禹察錙銖之重,則不識也。
管子·輕重甲》:管子對曰:「鵠鵾之所在,君式璧而聘之,菹澤之民聞之,越平而射遠,非十之弩,不能中鵾雞鵠䳈,彼十之弩,不得𩇹擏不能自正,故三月解𠣗,而弓弩無匡䡔者。」
吳子·圖國》: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解。
九章算術·粟米》:答曰:其一二十斤六兩十一銖,五銖一錢。
淮南子·道應訓》:薄疑對曰:「烏獲舉千,又況一斤乎?」
呂氏春秋·貴信》:其死也,戮於君前。
尹文子·大道下》:今能同算而彼富我貧,能不怨則美矣。
鄧析子·無厚》:責疲者,以舉千,責兀者,以及走兔,驅逸足於庭,求猿捷於檻,斯逆理而求之,猶倒裳而索領
1
史記·周本紀》:五過之疵,官獄內獄,閱實其罪,惟其過。
春秋左傳》:晉欒書救鄭,與楚師遇於繞角,楚師還,晉師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師救蔡,禦諸桑隧,趙同,趙括,欲戰,請於武子,武子將許之,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諫曰,不可,吾來救鄭,楚師去我,吾遂至於此,是遷戮也,戮而不已,又怒楚師,戰必不克,雖克不令,成師以出,而敗楚之二縣,何榮之有焉,若不能敗,為辱已甚,不如還也,乃遂還,於是軍師之欲戰者眾,或謂欒武子曰,聖人與眾同欲,是以濟事,子盍從眾,子為大政,將酌於民者也,子之佐十一人,其不欲戰者,三人而已,欲戰者可謂眾矣,商書曰,三人占,從二人,眾故也,武子曰,善從眾,夫善,眾之主也,三卿為主,可謂眾矣,從之,不亦可乎。
逸周書·史記解》:知能均而不親,並重事君者危,昔有南氏有二臣貴寵,力勢敵,競進爭權,下爭朋黨,君弗能禁,南氏以分。
國語·晉語八》:宣子曰:「秦公子富,若之何其之?」
晏子春秋》:大帶重半,舄履倍重,不欲輕也。
吳越春秋》:猶縱毛爐炭之上幸其焦,投卵千之下望必全,豈不殆哉?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