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24F

說文小篆

同義字

部首:+ 5筆 = 共13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69第5 頁259第1 康熙字典: 頁1301第05 辭海: 卷1頁3743第05 GSR: 第46.a'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185第06
表面結構:左:,右:。 Component of: 𪆷
國語發音:chú ㄔㄨˊ ㄐㄩˇ ㄒㄩˊ
粵語發音:co4
說文解字:金部》鉏:立薅所用也。从金且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鉏:誅也,又田器。《釋名》云:鉏助也,去穢助苗也。《說文》曰:立薅斫也,又姓左傳有鉏麑。士魚切,六。
廣韻·上聲··》鉏:鉏鋙不相當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金部·》鉏:《唐韻》士魚切《集韻》《韻會》牀魚切,𠀤同鋤。《說文》立薅所用也。从金且聲。《釋文》助也。去穢助苗也。《前漢·賈誼傳》秦人借父耰鉏,慮有德色。又治田也。《前漢·劉章耕田歌》非其種者,鉏而去之。又《兒寬傳》帶經而鉏。又《廣韻》誅也。《韓詩外傳》凌轢無罪之民,成威于閭巷之閒者,衆之所誅鋤也。又地名。《晉語》賜公南陽陽樊溫原州,陘絺鉏欑茅之田。《左傳·成四年》鄭伯伐許,取鉏任冷敦之田。又《哀二十五年》請適城鉏。《註》城鉏,宋邑。《後漢·郡國志》東郡有鉏城。又鳥名。《爾雅·釋鳥》鷺,舂鉏。《註》白鷺也。一名舂鉏。又姓。《左傳·宣二年》鉏麑。《註》晉之力士。又人名。《左傳·莊十六年》刖强鉏。又《僖二十四年》鄭大夫孔將鉏。《史記·齊世家》故從犂鉏之計。《左傳》作犂彌。又《集韻》宗蘇切,音租。茅藉祭也。《周禮·春官·司巫蒩館註》蒩,讀爲鉏。鉏,藉也,館神所止也。《釋文》鉏,子都反。又《集韻》詳余切,音徐。人名。《左傳·成十八年》西鉏吾。《註》宋大夫。《釋文》鉏,仕居反,徐在居反。又國名。《左傳·襄四年》后羿自鉏遷于窮石。《註》鉏羿,本國名。《釋文》鉏,仕居反。又《集韻》鋤加切,音茬。鉏牙,物傍出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註》二璋,皆有鉏牙之飾。《釋文》鉏,側魚反,沈讀徐加反。又《廣韻》牀呂切《集韻》狀所切,𠀤音齟。鉏鋙,相距貌。《楚辭·九辯》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註》鉏,牀舉反。又《集韻》牀據切,音助。與耡同。籍稅也。
考證:〔又《廣韻》誅也。《韓書外傳》衆之所誅鋤也。〕謹照原書韓書改韓詩。
反切:士魚 (《廣韻·上平聲··》) 牀吕 (《廣韻·上聲··》)
英文翻譯:hoe; eradicate, eliminate

原典出處

說苑·立節》:晉靈公暴,趙宣子驟諫,靈公患之,使之彌賊之。
新書·時變》:假父耰杖彗耳,慮有德色矣。
孔子家語·辯物》:叔孫氏之車士,曰子商,採薪於大野,獲麟焉。
潛夫論·五德志》:於是后羿自遷于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滅相。
風俗通義》:非其種者,而去之。
孔叢子·記問》:叔孫氏之車卒曰:「子商樵於野而獲獸焉。」
蔡中郎集·麟頌》:庶士予,獲諸西狩。
韓非子·說林上》:魯穆公使眾公子或宦於晉,或宦於荊,犁曰:「假人於越而救溺子,越人雖善遊,子必不生矣。」
管子·小匡》:惡金以鑄斤斧夷鋸欘,試諸木土。
六韜·軍用》:天雨,蓋重車上板,結枲鋙,廣四尺,長四丈以上。
淮南子·主術訓》:《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亡國五十二,弑君三十六,采善醜,以成王道,論亦博矣。
史記·秦始皇本紀》:然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櫌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
春秋左傳》:鄭伯自櫟入緩,告于楚,秋,楚伐鄭,及櫟,為不禮故也,鄭伯治與於雍糾之亂者,九月,殺公子閼,則強,公父定叔出奔衛,三年而復之,曰,不可使共叔無後於鄭,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數焉,君子謂強不能衛其足。
國語·晉語五》:靈公虐,趙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麑賊之,晨往,則寢門辟矣,盛服將朝,早而假寐。
鹽鐵論·通有》:文學曰:「古者,采椽不斲,茅茨不翦,衣布褐,飯土硎,鑄金為,埏埴為器,工不造奇巧,世不寶不可衣食之物,各安其居,樂其俗,甘其食,便其器。」
漢書·游俠傳》:王莽居攝,誅豪俠,名捕漕中叔,不能得。
前漢紀》:帶經而
東觀漢記》:九年,戴異田得金印,到廣陵以與龍尚。
後漢書·獨行列傳》:未至一里,乃脫朝服,持去草。
楚辭·九辯》: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鋙而難入。
焦氏易林·訟之》:同人:子執麟,春秋作元。
說文解字·丵部》:象其鋙相承也。
爾雅·釋鳥》:鷺,舂
急就篇》:鈐𨬍鉤銍斧鑿
世說新語·賞譽》:凡此諸君:以洪筆為耒,以紙札為良田。
顏氏家訓·涉務》:耕種之,茠之,刈穫之,載積之,打拂之,簸揚之,凡幾涉手,而入倉廩,安可輕農事而貴末業哉?
抱朴子·勖學》:倪寬帶經以蕓,路生截蒲以寫書,黃霸抱桎梏以受業,甯子勤夙夜以倍功,故能究覽道奧,窮測微言,觀萬古如同日,知八荒若廬庭,考七耀之盈虛,步三五之變化,審盛衰之方來,驗善否於既往,料玄黃於掌握,甄未兆以如成。
三國志·倉慈傳》:又於府下起菜園,使吏役閑治。
高士傳·漢濱老父》:漢濱老父,操沔上。
群書治要·本紀》: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韓,魏之君,耰棘矜,柄及棘作矛矜也。
藝文類聚》:武烈既沒,長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發,招擾遺老,與之述業,神兵東驅,奮寡犯眾,攻無堅城之將,戰無交鋒之虜,誅叛柔服,而江外底定,飭法脩師,則威德翕赫,將北伐諸華,誅干紀,旋皇輿於夷庚,反帝座于紫闥,挾天子以令諸侯,清天步而歸舊物,戎車既次,群凶側目,大業未就,中世而殞,用集我大皇帝,以奇蹤襲於逸軌,叡心因乎令圖,從政咨於故實,播憲稽乎遺風,而加之以篤固,申之以節儉,疇咨俊茂,好謀善斷,束帛旅於丘園,旌命交乎塗巷,故豪彥尋聲而響湊,志士希光而景鶩,異人輻湊,猛士如林,謀無遺諝,舉不失策,故遂割據山川,跨制荊吳,而與天下爭衡矣。
通典·信節》:二璋皆有牙之飾於琰側。
論語注疏·憲問》:云「篡夏后相之位」者,襄四年《左傳》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廣韻·》:公:通也,父也,正也,共也,官也,三公論道又公者無私也,從八從厶厶音私八背意也,背厶爲公也,亦姓漢有主爵都尉公儉又漢複姓八十五氏左傳魯有公冉務人公斂陽公何𦵧公父歜公賔庚公思展公極公申叔子費宰公山弗櫌公甲叔公巫召伯衞有公文要戰國䇿齊威王時有左執法公旗蕃左傳齊悼子公旗之後左傳季武子庶子公沮後以爲氏孟子有公行子著書左傳晉成公以卿之庶子爲公行大夫其後氏焉孔子家語魯有公冶長又公索氏將祭而亡其牲者魯有公愼氏出婬妻又有公罔之裘揚觶者孔子弟子齊人公晳哀陳人公良儒公西赤公祖句兹公肩定漢書藝文志有公檮子著書又有公勝生著書濟南公玉帶上明堂圖功臣表有公師壹晉穆公子成師之後又有公扈滿意後漢有零陵太守公仇稱晉穆公子仇之後又弘農令北海公沙穆山陽公堵恭魏志有公夏浩晉書有征虜長史太山公正羣成都王帳下督公帥蕃本姓公師避晉景帝諱改爲公帥氏前趙録有大中大夫公帥式子夏門人齊人公羊髙作春秋傳列女傳有公乗之姒墨子魯有公輸班衞大夫公叔文子史記有魯相公儀休孔子門人公休哀又有公祈哀禮記魯大夫公明儀何氏姓苑云今髙平人衞大夫公南文子魯有公荆皎衞大夫公子荆之後魯大夫公襄昭魯襄公太子野之後魯大夫公伯寮何氏姓苑云彭城人趙平陵太守公休勝魯士官公爲珍魯昭公子公爲之後楚大夫公朱髙宋公子子朱之後公車氏秦公子伯車之後淮南子有公牛哀病七日化爲虎齊公子牛之後吕氏春秋有邴大夫公息忘孟子稱公都子有學業楚公子田食采於都邑後氏焉公劉氏后稷公劉之後古今人表有公房皮楚公子房之後郭泰别傳有渤海公族進階衞大夫有公上王世本有魯大夫公之文晉蒲邑大夫公佗世郷秦公子金之後有公金氏齊公子成之後有公牽氏何氏姓苑云公右氏今琅邪人公左氏今髙平人又有公言公孟公獻公留公石公旅公仲等氏又左傳衞有𢈔公差以善射聞祭公謀父出自姜姓申公子福楚申公巫臣之後衞有尹公佗楚大夫逢公子仲楚白公勝之後有白公氏文字志云魏文侯時有古樂人竇公氏獻古文樂書一篇秦有博士黃公庇古今人表神農之後有公幹仕齊爲大夫其後氏焉丗本有大公叔頴又有公紀氏衞有大夫左公子洩右公子職漢四晧有園公先生尚書僕射東郡成公敞。
太平御覽·立春》:《論衡》曰:立春為土象人,男女各二,秉耒,或立土牛。
太平廣記·沈羲》:昇天之時,道間耘人皆共見,不知何等。
朱子語類》:問:「私意竊發,隨即治。」
墨子閒詁·備城門》:《廣雅釋器》云「鋸,也。」
全唐詩》:殷勤為我下田,百錢攜賞絲桐客。
康熙字典·》:又牀魚切,音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