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285

說文小篆

金文

楚系簡帛

簡體字

部首:+ 6筆 = 共14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3第18 康熙字典: 頁1304第05 辭海: 卷1頁3783第06 GSR: 第1176.d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196第07
表面結構:左:,右:。 Component of: 𥖹
國語發音:tóng ㄊㄨㄥˊ
粵語發音:tung4
唐代發音:*dhung
說文解字:金部》銅:赤金也。从金同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銅:金之一品。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金部·》銅:《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說文》赤金也。《本草集解》銅有赤白靑三種。赤銅出川廣雲貴等處,山中土人穴山采礦,鍊取之。白銅出雲南,靑銅出南番。《廣韻》金之一品。《前漢·律歷志》凡律度量用銅者,取爲物至精,不爲燥濕寒暑變節,不爲霜露風雨攺形也。又自然銅。一名石髓鉛。又銅靑。《本草集解》銅之精華,卽空綠,以次空靑也。《抱朴子·金丹卷》銅靑塗脚,入水不腐。又地名。《左傳·成九年》執諸銅鞮。《註》銅鞮,晉別縣,在上黨。《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銅瀨縣。又山名。《前漢·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辨銅令丞。《註》辨銅,主分別銅之種類也。又宮名。《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鞮之宮數里。《註》銅鞮,晉離宮。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銅鞮伯華。又《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註》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又《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馬曰銅爵。又《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又與洞通。《山海經》洞庭之山。《註》洞,或作銅。
考證:〔《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鍉之宮數里。《註》銅鍉,晉離宮。〕謹照原文兩鍉字𠀤改鞮。
反切:徒紅 (《廣韻·上平聲··》)
英文翻譯:copper, brass, bronze cuprum

原典出處

揚子法言》:不由其德,五兩之綸,半通之,亦泰矣。
But if it is not because of one's de, then even five strands of silk and the copper seal of the lowest office is still too excessive.
說苑·尊賢》:孔子閒居,喟然而歎曰:「鞮伯華而無死,天下其有定矣。」
大戴禮記·保傅》:青史氏之記曰:「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而御戶左,太宰持斗而御戶右。」
白虎通德論·》:尚書》曰:「再拜興對,乃受。」
新書·鑄錢》:夫農事不為,而采日蕃,釋其耒耨,冶鎔鑪炭,姦錢日繁,正錢日亡,善人怵而為姦邪,愿民陷而之刑僇,黥罪繁積,吏民且日鬥矣。
孔子家語·弟子行》:無道,其默足以生,蓋鞮伯華之行也。
潛夫論·實邊》:前羌始叛,草創新起,器械未備,虜或持鏡以象兵,或負板案以類楯,惶懼擾攘,未能相持。
論衡·無形》:人稟元氣於天,各受壽夭之命,以立長短之形,猶陶者用土為簋廉,冶者用為柈杅矣。
風俗通義·孝文帝》:及太中大夫鄧通以佞幸吮癰瘍癑汁見愛,擬於至親,賜以蜀郡山,令得鑄錢,通私家之富,侔於王者、封君。
申鑒·俗嫌》:燔埴為瓦則可,爍瓦為則不可,以自然驗於不然,詭哉!
獨斷·卷下》:重轂者,轂外復有一轂,施舝其外,乃復設牽施,金鍐形如緹,亞飛軨以緹油,廣八寸,長注地,左畫蒼龍,右白虎,繫軸頭,今二千石亦然,但無畫耳。
蔡中郎集·獨斷》:建華冠、以鐵為柱卷貫,大珠九枚,今以為珠,形制似縷簏。
墨子·備高臨》:連弩機郭同,一石三十鈞。
文子·上禮》:老子曰:衰世之主,鑽山石,挈金玉,擿礱蜃,消鐵,而萬物不滋,刳胎焚郊,覆巢毀卵,鳳凰不翔,麒麟不遊,構木為臺,焚林而畋,竭澤而漁,積壤而丘處,掘地而井飲,濬川而為池,築城而為固,拘獸以為畜,則陰陽繆戾,四時失序,雷霆毀折,雹霜為害,萬物焦夭,處於太半,草木夏枯,三川絕而不流,分山川谿谷,使有壤界,計人眾寡,使有分數,設機械險阻以為備,制服色等異貴賤,老賢不肖行賞罰,則兵革起而忿爭生,虐殺不辜,誅罰無罪,於是興矣。
列仙傳·黃帝》:仙書云:黃帝采首山之,鑄鼎於荊山之下,鼎成,有龍垂鬍髯下迎帝,乃昇天。
老子河上公章句》: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能懷山襄陵,磨鐵消,莫能勝水而成功也。
韓非子·十過》:張孟談曰:「臣聞董子之治晉陽也,公宮令舍之堂,皆以鍊為柱、質,君發而用之。」
管子·地數》: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金。
六韜·軍用》:飛鳧赤莖白羽,以為首。
孫子算經·卷上》:方寸重七兩半。
淮南子·齊俗訓》:柱不可以摘齒,筐不可以持屋,馬不可以服重,牛不可以追速,鉛不可以為刀,不可以為弩,鐵不可以為舟,木不可以為釜。
呂氏春秋·審應》:弊邑為大國所患,昔出公之後聲氏為晉公,拘於鞮,大國弗憐也,而使弊邑存亡繼絕,弊邑不敢當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春秋左傳》:秋,鄭伯如晉,晉人討其貳於楚也,執諸鞮,欒書伐鄭,鄭人使伯蠲行成,晉人殺之,非禮也,兵交,使在其間可也,楚子重侵陳以救鄭,晉侯觀于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稅之,召而弔之,再拜稽首,問其族,對曰,泠人也,公曰,能樂乎,對曰,先父之職官也,敢有二事,使與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對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問之,對曰,其為大子也,師保奉之,以朝于嬰齊,而夕于側也,不知其他,公語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稱先職,不背本也。
越絕書》:槨三重。
戰國策》:是若何?
鹽鐵論·力耕》:禹以歷山之金,湯以莊山之,鑄幣以贖其民,而天下稱仁。
列女傳·殷紂妲己》:百姓怨望,諸侯有畔者,紂乃為炮烙之法,膏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輒墮炭中,妲己乃笑。
漢書·王莽傳下》:莽夢長樂宮人五枚起立,莽惡之,念人銘有「皇帝初兼天下」之文,即使尚方工鐫滅所夢人膺文。
前漢紀》:印墨綬。
東觀漢記·補遺》:唯渾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臺儀,則其法也。
後漢書·天文中》:明年五月,吳郡太守行丞事羊珍與越兵弟葉、吏民吳等二百餘人起兵反,殺吏民,燒官亭民舍,攻太守府。
燕丹子·卷下》:軻拔匕首擿之,決秦王,刃入柱,火出。
西京雜記·第六》:袁盎冢,以瓦為棺槨,器物都無,唯有鏡一枚。
山海經·西山經》: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
焦氏易林·觀之》:歸妹:人鐵距,雨露勞苦。
說文解字·石部》:磺:鐵樸石也。
釋名·釋喪制》:輿棺之車曰轜,轜,耳也,懸於左右前後,魚搖絞之屬,耳耳然也。
急就篇》:鍾鼎鋞鋗鉇銚。
傷寒論》:蜜煎導方:蜜七合一味,內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併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
金匱要略》:器盛其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