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366

部首:+ 9筆 = 共17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7第37 頁169第3 頁348第45 康熙字典: 頁1314第20 辭海: 卷1頁3881第06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235第12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shé shī ㄕㄜˊ
粵語發音:se4 si1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鍦:短矛。
廣韻·下平聲··》鉈:短矛。又音夷。
廣韻·下平聲··》鍦:同上。
廣韻·去聲··》鍦:短矛。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金部·》鍦:《廣韻》視遮切《集韻》時遮切,𠀤音闍。《集韻》短矛也。《揚子·方言》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謂之鍦。《註》嘗蛇反。《左思·吳都賦》藏鍦於人。《註》鍦,矛也。又《集韻》詩車切,音奢。又《廣韻》式支切《集韻》《韻會》商支切《正韻》申之切,𠀤音施。又《廣韻》《韻會》𠀤施智切,音翅。義𠀤同。《廣韻》同鉈。《集韻》或作鉇𥍸𥍢。
反切:式支 (《廣韻·上平聲··》) 視遮 (《廣韻·下平聲··》) 施智 (《廣韻·去聲··》)

原典出處

方言·第九》: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間謂之,或謂之鋋,或謂之鏦。
廣韻·》::短矛。
太平御覽·》:《方言》曰:五湖之間矛謂之音施或謂之鋋,或謂之鏦,音穴忽其柄謂之矜。
康熙字典·十一》:謂之,或謂之鋋,或謂之鏦。
御定淵鑑類函》: 《方言》曰:五湖之間,矛謂之,或謂之鋋,或謂之鏦,其柄謂之鈐。
天中記·卷四十六》:侯景攻臺城,為曲項木馿攻城,吞石不能制,羊侃作雉尾炬施鐡,以油灌之,擲馿上焚,俄盡剝面油煎。
西河集·卷一百二十七》:轒輼之衝,集鎩之揭晏三事於氍毺,犒六軍於茇蕝。
星槎勝覽》:風俗勁悍,專尚豪強,侵掠鄰境,削檳榔木為標,水牛皮為牌,藥等器,慣習水戰。
御定駢字類編》:江、淮、吳、越或謂之
說文解字注》:方言曰: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謂之,或謂之鋋,或謂之縱。
七國考·七國考卷十一》:詳見鮫革甲楊倅荀子注云宛地名屬南陽徐廣曰大鋼曰巨鉇與同矛也方言曰自闗而西謂之矛吳揚之間謂之言宛地出此剛鐵為矛
七國考·七國考卷十一》:詳見鮫革甲楊倅荀子注云宛地名屬南陽徐廣曰大鋼曰巨鉇與同矛也方言曰自闗而西謂之矛吳揚之間謂之言宛地出此剛鐵為矛
荀子·卷十》:...宛地名属南陽徐廣曰大鋼曰鉅釶與同矛也方言云自闗而西謂之矛吳揚...
御定歷代賦彙》:...而出竦劔而趨扈帶鮫函扶揄屬鏤藏於人去𢧕自閭家有鶴膝戶有犀渠軍...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