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3D7

簡體字

部首:+ 11筆 = 共19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87第40 康熙字典: 頁1319第32 辭海: 卷1頁3923第07 GSR: 第1252.a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247第06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kēng ㄎㄥ
粵語發音:hang1
唐代發音:kɛng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鏗:鏗鏘金石聲也。口莖切,十五。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金部·十一》鏗:《廣韻》口莖切《集韻》《韻會》丘耕切《正韻》丘庚切,𠀤音䃘。《玉篇》鏗鏘,金石聲。《禮·樂記》鐘聲鏗。《疏》言金鐘之聲鏗鏗然。《前漢·禮樂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註》鏗鎗,金石之聲。《集韻》或作鍞銵。又《韻會》琴聲。《論語》鼓瑟希,鏗爾。又《廣韻》撞也。《楚辭·招魂》鏗鍾搖簴。《註》鏗,撞也。《班固·東都賦》發鯨魚,鏗華鍾。又人名。《楚辭·天問》彭鏗斟雉帝何饗。《註》彭鏗,彭祖也。《神仙傳》彭祖,姓籛名鏗。
考證:〔《前漢·𠛬法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謹按所引出禮樂志不出𠛬法志。謹照原書𠛬法志改禮樂志。
反切:苦耕 (《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先進第十一》) 口莖 (《廣韻·下平聲··》)
英文翻譯:strike, beat, stroke; jingling

原典出處

論語·先進》:鼓瑟希,爾,舍瑟而作
Dian, pausing as he was playing on his lute, while it was yet twanging, laid the instrument aside.
揚子法言》:籩豆不陳,玉帛不分,琴瑟不,鐘鼓不抎,則吾無以見聖人矣。
If the ritual vessels are not set out, the jade and silk not properly distributed, the zither and harp not struck, the bells and drums not beaten, then I have no way to recognize the sage.
禮記·樂記》:鐘聲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
說苑·脩文》:鐘聲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
白虎通德論·禮樂》:鬼神清虛,貴淨賤鏘也。
風俗通義·聲音》:漢興,制氏世掌大樂,頗能紀其鏘,而不能說其義。
列仙傳·彭祖》:姓籛名,帝顓頊之孫陸終氏之中子,歷夏至殷末八百餘歲。
史記·樂書》:鐘聲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
漢書·匡張孔馬傳》:禹將崇入後堂飲食,婦女相對,優人筦弦鏘極樂,昏夜乃罷。
前漢紀》:但紀鏘鼓舞而已。
後漢書》:京師為之語曰:「說經楊子行。」
楚辭·天問》:斟雉帝何饗
說文解字·臤部》:讀若鏘之
黃帝內經》:從革之紀,是謂折收,收氣迺後,生氣迺揚,長化合德,火政迺宣,庶類以蕃,其氣揚,其用躁切,其動禁瞀厥,其發欬喘,其藏肺,其果李杏,其實殼絡,其穀麻麥,其味苦辛,其色白丹,其畜雞羊,其蟲介羽,其主明曜炎爍,其聲商徵,其病嚏欬鼽衂,從火化也,少商與少徵同,上商與正商同,上角與正角同,邪傷肺也,炎光赫烈,則冰雪霜雹,眚於七,其主鱗伏彘鼠,歲氣早至,迺生大寒。
文心雕龍·樂府》:自雅聲浸微,溺音騰沸,秦燔《樂經》,漢初紹復,制氏紀其鏘,叔孫定其容典,於是《武德》興乎高祖,《四時》廣於孝文,雖摹《韶》、《夏》,而頗襲秦舊,中和之響,闃其不還。
抱朴子·塞難》:夫棄交游,委妻子,謝榮名,損利祿,割粲爛於其目,抑鏘於其耳,恬愉靜退,獨善守己,謗來不戚,譽至不喜,睹貴不欲,居賤不恥,此道家之難也。
神仙傳·彭祖》:彭祖者,姓錢,名,帝顓頊之玄孫。
群書治要·樂記》:相近而不同,鏘之類皆為音,應律乃為樂。
藝文類聚·遊俠》:《陳陰西遊咸陽中詩》曰:上林春色滿,咸陽遊俠多,城斗疑連漢,橋星像跨河,影裏看飛轂,塵前聽遠珂,還家何意晚,無處不經過。
通典·公除祭議》:且吉祭廷有金石鏘之和,今去凶制而奉烝嘗,干戚戢而不振,慎終之情不遠,隨時之義亦通也。
四書章句集注》:李氏曰:「禮樂待人而後行,苟非其人,則雖玉帛交錯,鐘鼓鏘,亦將如之何哉?」
論語注疏·述而》:李云:「名,堯臣,封於彭城。」
廣韻·》:鏘:鏘。
太平御覽》:建元元年正月,雍州秀才段對策上第,拜吏部郎中。
太平廣記·彭祖》:彭祖者,姓籛諱,帝顓頊之玄孫也。
朱子語類》:只看他『鼓瑟希,爾,舍瑟而作』,從容優裕悠然自得處,無不是這箇道理。
紅樓夢》:荷衣欲動兮,聽環珮之鏘。
全唐詩》:肅穆大禮,鏘八音。
康熙字典·》:《韻會》漢相如賦:鏘鏜鞳。
儒林外史》:荊元慢慢的和了弦,彈起來,鏘鏘,聲振林木,那些鳥雀聞之,都栖息枝間竊聽。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