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3D8

簡體字
𢐓
同義字

部首:+ 11筆 = 共19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76第44 康熙字典: 頁1319第33 辭海: 卷1頁3924第01 GSR: 第727.z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252第16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qiāng ㄑㄧㄤ
粵語發音:coeng1
唐代發音:tsiɑng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鏘:鏗鏘。七羊切,十二。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金部·十一》鏘:〔古文〕𢐓《廣韻》七羊切《集韻》《正韻》千羊切,𠀤音瑲。《玉篇》鏘鏘,聲也。《廣韻》鏗鏘。《集韻》玉聲也。一曰樂聲。《·大雅》八鸞鏘鏘。《箋》鏘鏘,鳴聲。《左傳·莊二十二年》鳳凰于飛,和鳴鏘鏘。《禮·玉藻》然後玉鏘鳴也。《註》鏘,聲也。又《後漢·張衡傳》踰高閣之鏘鏘。《註》鏘鏘,高貌。又與蹌通。《禮·曲禮》士蹌蹌。《註》蹌,本又作鶬。或作鏘。《疏》容貌舒揚也。又《集韻》初耕切,音琤。義同。
反切:七羊 (《廣韻·下平聲··》)
英文翻譯:tinkle, clang, jingle

原典出處

詩經·烝民》:四牡彭彭、八鸞
His steeds went on without stopping, To the tinkling of their eight bells.
禮記·玉藻》:趨以《采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鳴也。
說苑·脩文》: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而已,彼亦有所合之也。
大戴禮記·保傅》:行以采茨,趨以肆夏,步環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后玉鳴也。
白虎通德論·禮樂》:鬼神清虛,貴淨賤鏗也。
中論·爵祿》:佩玉,壽考不忘。
潛夫論·三式》:又曰:「四牡彭彭,八鸞。」
風俗通義·六國》:初,懿氏卜妻之,其繇曰:「是謂『鳳凰于飛,和鳴。』」
孔叢子·廣衡》:倍舉,曰
管子·形勢》:鴻鵠,唯民歌之。
呂氏春秋·古樂》:惟天之合,正風乃行,其音若熙熙淒淒
史記·陳杞世家》:齊懿仲欲妻陳敬仲,卜之,占曰:「是謂鳳皇于飛,和鳴。」
春秋左傳》:及於寬政,赦其不閑於教訓,而免於罪戾,弛於負擔,君之惠也,所獲多矣,敢辱高位,以速官謗,請以死告,詩云,翹翹車乘,招我以弓,豈不欲往,畏我友朋,使為工正,飲桓公酒,樂,公曰,以火繼之,辭曰,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君子曰,酒以成禮,不繼以淫,義也,以君成禮,弗納於淫,仁也,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皇于飛,和鳴,有媯之後,將育于姜,五世其昌,並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陳厲公,蔡出也,故蔡人殺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風也,乾,天也,風為天於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於是乎居土上,故曰,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庭實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賓于王,猶有觀焉,故曰,其在後乎,風行而著於土,故曰其在異國乎,若在異國,必姜姓也,姜,大嶽之後也,山嶽則配天,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及陳之初亡也,陳桓子始大於齊,其後亡也,成子得政。
吳越春秋·十三年》:臣聞:章者,德也。
漢書·匡張孔馬傳》:禹將崇入後堂飲食,婦女相對,優人筦弦鏗極樂,昏夜乃罷。
前漢紀》:故《》云:「鍾鼓煌煌,磬管,降福穰穰。」
後漢書》:金山、石林,殷起乎其中,峨峨磑磑,锐锐,隆穹槃回,嵎峗錯崔。
楚辭·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珥,璆鳴兮琳琅。
焦氏易林·革之》:大有:南山之陽,華葉
說文解字·臤部》:讀若鏗之鏗。
顏氏家訓·序致》:規行矩步,安辭定色,翼翼,若朝嚴君焉。
文心雕龍·樂府》:自雅聲浸微,溺音騰沸,秦燔《樂經》,漢初紹復,制氏紀其鏗,叔孫定其容典,於是《武德》興乎高祖,《四時》廣於孝文,雖摹《韶》、《夏》,而頗襲秦舊,中和之響,闃其不還。
抱朴子·塞難》:夫棄交游,委妻子,謝榮名,損利祿,割粲爛於其目,抑鏗於其耳,恬愉靜退,獨善守己,謗來不戚,譽至不喜,睹貴不欲,居賤不恥,此道家之難也。
水經注·濁漳水》:東城上,石氏立東明觀,觀上加金博山,謂之「天」。
三國志·文帝紀》:鸞輿幽藹,龍旂太常,爰迄太廟,鍾鼓鍠鍠,頌德詠功,八佾
群書治要·樂記》:相近而不同,之類皆為音,應律乃為樂。
藝文類聚·》:又《八詠》曰:臨春風,春風起春樹,遊絲曖如網,落花雰似霧,先汎天津池,還過細柳枝,蝶逢飛搖漾,鷰值羽參差,揚桂旆,動芝蓋,開燕裾,吹趙帶,趙帶飛參差,燕裾合復離,容儀已照灼,春風復迴薄,氛氳桃李花,青跗含素萼,既為風所開,復為風所落,搖綠蔕,扤紫莖,舞春雪,雜流鶯,迎行雨於高唐,送歸鴻於碣石,拂明鏡之冬塵,解羅衣之秋襞,既鏗以動珮,又氛氳而流射,始搖盪以入閨,終徘徊而緣隙,明珠簾於繡戶,散芳塵於綺席,佳人不在茲,春風為誰惜。
通典》:玉藻云:「右徵角,左宮羽,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鳴也。」
四書章句集注》:李氏曰:「禮樂待人而後行,苟非其人,則雖玉帛交錯,鐘鼓鏗,亦將如之何哉?」
論語注疏·陽貨》:樂之所貴者,貴其移風易俗,非謂貴此鍾鼓鏗而已,故孔子歎之。
三國演義》:衣冠濟濟,劍佩,分班侍立。
封神演義》:文王治國造靈臺,文武保駕來。
廣韻·》::鏗
太平御覽·》:正光元年五月五日,天清氣爽,聞池內聲,水中驚沸,須臾,雷電海冥,有氣五道自池中屬於天,久之乃滅,波止水定,唯見一魚化為龍矣。
太平廣記·阮基》:行樹端直,綠葉朱實,清風時起,然有聲。
朱子語類》:如此等人,雖周旋於玉帛交錯之間,鐘鼓鏗之際,其於禮樂判為二物,如猿狙衣周公之服一般,其如禮樂何!
郁離子·九難》:於是乎曼目蛾眉,窈窕成行,曳結煙之翠綃,鳴泉之玉璫。
紅樓夢》:荷衣欲動兮,聽環珮之鏗
全唐詩》:間絲竹,濟濟羅簪裾。
康熙字典·》:《韻會》漢相如賦:鏗鏜鞳。
儒林外史》:荊元慢慢的和了弦,彈起來,鏗鏗,聲振林木,那些鳥雀聞之,都栖息枝間竊聽。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