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47D

說文小篆

同義字

同義字

簡體字

部首:+ 19筆 = 共27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26第21 頁402第44 康熙字典: 頁1327第27 辭海: 卷1頁3986第02 GSR: 第153.h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276第07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zuān zuàn ㄗㄨㄢ ㄗㄨㄢˋ
粵語發音:zyun1 zyun3
唐代發音:tzuɑn
說文解字:金部》鑽:所以穿也。从金贊聲。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金部·十九》鑽:《唐韻》借官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官切,𠀤音劗。《說文》所以穿也。又《前漢·𠛬法志》其次用鑽鑿。《註》鑽,臏𠛬也。師古曰:鑽,鑽去其臏骨也。又《史記·禮書》施鑽如蠭蠆。《註》鑽,謂矛矢及鏃也。又《正字通》金剛鑽生水底,如鐘乳,體似紫石英,惟安南高石山羚羊角能碎之。又《廣韻》刺也。《爾雅·釋木》樝棃曰鑽之。《莊子·外物篇》神龜知能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又凡深入者,借用鑽。《論語》鑽之彌堅。《爾雅序》沈硏鑽極,二九載矣。又《班固·答賔戲》商鞅挾三術以鑽孝公。《註》帝王霸三策,鑽者,取必入之義。又《廣韻》子算切《集韻》祖算切,𠀤音䂎。義同。《六書故》去聲借貫切,穿器也。用之穿物曰鑽,平聲。《正字通》按以鑿鑿木皆讀昨,不聞鑿一音,鑿物又一音,鑽亦如之。必分平去二聲,泥。
反切:祖官 (《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陽貨第十七》)
英文翻譯:drill, bore; pierce; diamond

原典出處

論語·子罕》: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之彌堅。」
Yan Yuan, in admiration of the Master's doctrines, sighed and said, "I looked up to them, and they seemed to become more high; I tried to penetrate them, and they seemed to become more firm."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穴隙相窺,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If the young people, without waiting for the orders of their parents, and the arrangements of the go-betweens, shall bore holes to steal a sight of each other, or get over the wall to be with each other, then their parents and all other people will despise them.
莊子·外物》:乃刳龜,七十二而無遺筴
Accordingly they cut the creature open, and perforated its shell in seventy-two places, and there was not a single divining slip which failed.
荀子·王制》:相陰陽,占祲兆,龜陳卦,主攘擇五卜,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擊之事也。
說苑·正諫》:水非石之,繩非木之鋸也,而漸靡使之然。
白虎通德論·》:木燧取火,教民熟食,養人利性,避臭去毒,謂之燧人也。
中論·治學》:故太昊觀天地而畫八卦,燧人察時令而火,帝軒聞鳳鳴而調律,倉頡視鳥跡而作書,斯大聖之學乎神明而發乎物類也。
潛夫論·思賢》:苟非其人,則規不圓而矩不方,繩不直而準不平,燧不得火,鼓石不下金,金馬不可以追速,土舟不可以涉水也。
論衡·超奇》:采玉者心羨於玉,龜能知神於龜。
太玄經·》:陽氣扶物而乎堅,鉿然有穿。
風俗通義·三皇》:燧人始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復腹疾,有異於禽獸,遂天之意,故曰遂人也。
蔡中郎集》:如玉之固,如嶽之喬,之斯堅,仰之彌高,示我顯德,授我無隱,正席傳道,承帝之問,誨茲一人,萬邦作順。
文子·上德》:竹木有火,不不熏,土中有水,不掘不出,矢之疾,不過二里,跬步不休,跛鱉千里,累土不止,丘山從成。
文始真經·二柱》:木之為物,之得火,絞之得水。
韓非子·初見秦》:襄主龜筮占兆,以視利害,何國可降。
管子·輕重己》:犧牲以魚,發號出令曰:「生而勿殺,賞而勿罰,罪獄勿斷,以待期年,教民樵室鐩,墐灶泄井,所以壽民也。」
六韜·立將》:乃命太史卜,齋三日,之太廟,靈龜,卜吉日,以授斧鉞。
淮南子·本經訓》:逮至衰世,鐫山石,䤿金玉,擿蚌蜃,消銅鐵,而萬物不滋,刳胎殺夭,麒麟不遊,覆巢毀卵,鳳凰不翔,燧取火,構木為台,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呂氏春秋·自知》:荊成、齊莊不自知而殺,吳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滅,晉惠公、趙括不自知而虜,荼、龐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敗莫大於不自知。
史記·孔子世家》: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之彌堅。」
國語·魯語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鹽鐵論·通有》:今世俗壞而競於淫靡,女極纖微,工極技巧,雕素樸而尚珍怪,山石而求金銀,沒深淵求珠璣,設機陷求犀象,張網羅求翡翠,求蠻、貉之物以眩中國,徙邛、筰之貨,致之東海,交萬里之財,曠日費功,無益於用。
漢書·敘傳上》:及至從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說,羇旅騁辭,商鞅挾三術以孝公,李斯奮時務而要始皇,彼皆躡風雲之會,履顛沛之勢,據徼乘邪以求一日之富貴,朝為榮華,夕而焦瘁,福不盈眥,禍益於世,凶人且以自悔,況吉士而是賴虖!
後漢書·禮儀中》:是日浚井改水,日冬至,燧改火云。
古三墳》:燧人氏、有巢子也,生而神靈,教人炮食,木取火,天下生靈尊事之。
焦氏易林·師之》:未濟:木取火,掘地索泉。
說文解字·革部》:讀若《論語》「」之「」。
爾雅·釋木》:瓜曰華之,桃曰膽之,棗李曰疐之,樝梨曰之。
方言·第九》:謂之鍴。
急就篇》:鐵鈇錐釜鍑鍪。
世說新語·文學》: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可味,也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
文心雕龍·徵聖》:天道難聞,猶或仰。
抱朴子·暢玄》:瀋鱗甲於玄淵,以違灼之災。
金樓子·雜記上》:而人求而灼之何也?
水經注·葉榆河》:山多大蛇,名曰髯蛇,長十丈,圍七八尺,常在樹上伺鹿獸,鹿獸過,便低頭繞之,有頃鹿死,先濡令濕訖,便吞,頭角骨皆皮出。
三國志·郤正傳》:性澹於榮利,而尤耽意文章,自司馬、王、楊、班、傅、張、蔡之儔遺文篇賦,及當世美書善論,益部有者,則鑿推求,略皆寓目。
群書治要·》:聖人既躬明哲之性,必通天地之心,制禮作教,立法設刑,動緣民情,而則天象地,故因天秩而制五禮,因天討而作五刑,上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鑿,薄刑用鞭扑,大者陳諸原野,小者致諸市朝,其所繇來者上矣。
藝文類聚·言志》:蓋基薄牆高,塗遙力躓,司隸懍懍,思得應弦,譬懸廚之獸,如離繳之鳥,將充庖鼎,以餌鷹鸇,雖事異皮,文非次骨,猶復因茲舌杪,成此筆端,上可以投畀北方,次可以論諭左校,幸聖主留善貸之德,紆好生之施,解網祝禽,下車泣罪,所謂還魄斗極,追風奉高,蓋士無賢不肖,在朝見嫉,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外無奔走之友,內乏彊近之視,是以媾市之徒,隨相媒蘖,一朝捐棄,以快怨者之心,吁可悲矣。
通典·總敘》:方今不行之典,於時無用之儀,空事研,競為封執,與夫從宜之旨,不亦異乎!
意林》:端之火,口水可滅。
四書章句集注》: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之彌堅。」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