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80A

說文小篆

金文

簡體字

部首:+ 4筆 = 共13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61第21 頁461第23 康熙字典: 頁1400第04 辭海: 卷1頁4756第02 GSR: 第1216.d 漢語大字典: 卷7頁4359第06
表面結構:左:,右:。 Component of: 𬿰 𫸔 𨘀
國語發音: ㄒㄩˋ
粵語發音:guk1 juk1
說文解字:頁部》頊:頭頊頊謹皃。从頁玉聲。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頊:人頊䪴。又音朂。
廣韻·入聲··》頊:顓頊髙陽氏也,又謹敬皃。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頁部·》頊:《唐韻》許玉切《集韻》《韻會》吁玉切,𠀤音旭。《說文》頭頊頊謹貌。又《莊子·天地篇》頊頊然不自得。《註》頊頊,自失貌。又作旭旭。又顓頊,帝高陽氏號。《禮·月令》其帝顓頊。《風俗通》顓者,專也。頊者,信也。《五經通義》顓頊者,頊,猶愉也。又星名。《爾雅·釋天》顓頊之虛,虛也。《註》顓頊,水德,位在北方。又《廣韻》魚欲切《集韻》虞欲切,𠀤音玉。《廣韻》人頊䪴。
反切:魚欲 (《廣韻·入聲··》) 許玉 (《廣韻·入聲··》)
英文翻譯:grieved; anxious

原典出處

禮記·月令》:其帝顓,其神玄冥。
Its divine ruler is Zhuan-xu, and the (attending) spirit is Xuan-ming.
莊子·大宗師》:得之,以處玄宮。
Zhuan-xu got It, and by It dwelt in the Dark Palace.
史記·五帝本紀》: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也。
And his grandson, Changyi's son Gaoyang, came to the throne under the title Emperor Zhuanxu.
春秋繁露》:是故周人之王,尚推神農為九皇,而改號軒轅謂之黃帝,因存帝顓、帝嚳、帝堯之帝號,絀虞而號舜曰帝舜,錄五帝以小國。
韓詩外傳·卷五》:子夏曰:「臣聞黃帝學乎大墳,顓學乎祿圖,帝嚳學乎赤松子,堯學乎務成子附,舜學乎尹壽,禹學乎西王國,湯學乎貸乎相,文王學乎錫疇子斯,武王學乎太公,周公學乎虢叔,仲尼學乎老聃。」
大戴禮記》:然後召師尚父而問焉,曰:「昔黃帝顓之道存乎?」
白虎通德論·》:《禮》曰:黃帝、顓、帝嚳、帝堯、帝舜,五帝也。
新書·脩政語上》:故士緣黃帝之道而明之,學帝顓之道而行之,而天下亦平矣。
新序·雜事五》:閭丘邛曰:「不然,昔有顓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項橐七歲為聖人師,由此觀之,邛不肖耳,年不稚矣。」
中論·曆數》: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毋相侵黷。
孔子家語·辯物》:自顓氏以來,不能紀遠,乃紀於近,為民師而命以民事,則不能故也。
潛夫論·讚學》:故《志》曰:黃帝師風后,顓師老彭,帝嚳師祝融,堯師務成,舜師紀后,禹師墨如,湯師伊尹,文、武師姜尚,周公師庶秀,孔子師老聃。
論衡·骨相》:傳言黃帝龍顏,顓戴午,帝嚳駢齒,堯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湯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陽,周公背僂,皋陶馬口,孔子反羽。
太玄經·太玄數》:一六為水,為北方,為冬,日壬癸,辰子亥,聲羽,色黑,味鹹,臭朽,形下,生木,勝火,時藏,藏腎,侟精,性智,情悲,事聽,用聰,撝謀,徵寒,帝顓,神玄冥,星從其位,類為介,為鬼,為祠,為廟,為井,為穴,為竇,為鏡,為玉,為履,為遠行,為勞,為血,為膏,為貪,為含,為蟄,為火獵,為閉,為盜,為司空,為法,為准,為水工,為盾,為黑怪,為聾,為急。
風俗通義·五帝》:《易傳》、《禮記》、《春秋國語》、《太史公記》:黃帝、顓、帝嚳、帝堯、帝舜是五帝也。
獨斷·卷上》:北方之神,其帝顓,其神玄冥。
蔡中郎集·獨斷》:虙犧為太昊氏,炎帝為神農氏,黃帝為軒轅氏,少昊為金天氏,顓為高陽氏,帝嚳為高辛氏,帝堯為陶唐氏,帝舜為有虞氏,夏禹為夏后氏,湯為殷商氏,武王為周,高祖為漢。
列子·湯問》:其後共工氏與顓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
文子·上義》:赤帝為火炎,故黃帝擒之,共工為水害,故顓誅之。
列仙傳·彭祖》:姓籛名鏗,帝顓之孫陸終氏之中子,歷夏至殷末八百餘歲。
鬻子》:昔者帝顓年十五而佐黃帝,二十而治天下。
管子·封禪》:封泰山,禪云云。
淮南子·齊俗訓》:帝顓之法,婦人不辟男子于路者,拂之于四達之衢。
呂氏春秋·序意》:文信侯曰:「嘗得學黃帝之所以誨顓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為民父母。」
春秋左傳》:莒紀公子生大子僕,又生季佗,愛季佗而黜僕,且多行禮於國,僕因國人以弒紀公,以其寶玉來奔,納諸宣公,公命與之邑,曰,今日必授,季文子使司寇出諸竟,曰,今日必達,公問其故,季文子使大史克對曰,先大夫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禮,行父奉以周旋,弗敢失隊,曰,見有禮於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養父母也,見無禮於其君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先君周公制周禮曰,則以觀德,德以處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作誓命曰,毀則為賊,掩賊為藏,竊賄為盜,盜器為姦,主藏之名,賴姦之用,為大凶德,有常無赦,在九刑不忘,行父還觀莒僕,莫可則也,孝敬忠信為吉德,盜賊藏姦為凶德,夫莒僕,則其孝敬,則弒君父矣,則其忠信,則竊寶玉矣,其人,則盜賊也,其器,則姦兆也,保而利之,則主藏也,以訓則昏,民無則焉,不度於善,而皆在於凶德,是以去之,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濟其美,不隕其名,以至於堯,堯不能舉,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凶德,醜類惡物,頑嚚不友,是與比周,天下之民,謂之渾敦,少皞氏有不才子,毀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服讒蒐慝,以誣盛德,天下之民,謂之窮奇,顓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很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此三族也,世濟其凶,增其惡名,以至于堯,堯不能去,縉雲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舜臣堯,賓于四門,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禦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故虞書數舜之功曰,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無違教也,曰,納于百揆,百揆時序,無廢事也,曰賓于四門,四門穆穆,無凶人也,舜有大功二十而為天子,今行父雖未獲一吉人,去一凶矣,於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庶幾免於戾乎。
國語·楚語下》: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
吳越春秋》:禹父鯀者,帝顓之後。
漢書·敘傳上》:系高之玄冑兮,氏中葉之炳靈,繇凱風而蟬蛻兮,雄朔野以颺聲。
前漢紀》:帝顓承之。
後漢書·律曆下》:故黃帝造曆,元起辛卯,而顓用乙卯,虞用戊午,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魯用庚子。
楚辭·遠遊》:就顓而敶辭兮,考玄冥於空桑。
山海經·海外北經》:務隅之山,帝顓葬于陽,九嬪葬于陰。
說文解字·邑部》:鄒:魯縣,古邾國,帝顓之後所封。
爾雅·釋天》:之虛,虛也。
顏氏家訓·勉學》:元氏之世,在洛京時,有一才學重臣,新得史記音,而頗紕繆,誤反「顓」字,當為許錄反,錯作許緣反,遂謂朝士言:「從來謬音『專旭』,當音『專翾』耳。」
金樓子·興王》:帝顓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
水經注·淇水》:《帝王世紀》曰:顓葬東郡頓丘城南,廣陽里大冢者是也。
神仙傳·彭祖》:彭祖者,姓錢,名鏗,帝顓之玄孫。
三國志·文帝紀》:受命,歲在豕韋,衞居其地,亦在豕韋,故春秋傳曰:『衞,顓之墟也。』
高士傳·漢陰丈人》:子貢卑陬失色,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後愈
群書治要·祭法》: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帝嚳能序星辰,堯能賞均刑法,舜能勤衆事,鯀鄣洪水,禹能修鯀之功,黄帝正名百物,顓能修之,契為司徒而民成,冥勤其官而水死,湯以寬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