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 -> -> -> 十七

《十七》

Library Resources
1 十七:
蘖:《正韻》魚列切,音臬。斫木餘。又肄生曰蘖。又《字彙補》姓也。《何氏姓苑》本姓薛,東莞人避仇改之。《字彙》木櫱字有屮無艸,今从艸,似誤。○按《正韻》亦下从𣎴,非从木。疑卽櫱字之譌。
《集韻》博厄切,音擘。《唐韻》俗檗字。《說文》黃木也。或从薛。《本草》李時珍曰:蘗,木名。義未詳。俗作黃柏者,省寫之譌也。《鮑昭·行路難》剉蘗染黃絲,黃絲歷亂不可治。又與薛通。詳薜字註。

2 十七:
蘗:《集韻》博厄切,音擘。《唐韻》俗檗字。《說文》黃木也。或从薛。《本草》李時珍曰:蘗,木名。義未詳。俗作黃柏者,省寫之譌也。《鮑昭·行路難》剉蘗染黃絲,黃絲歷亂不可治。又與薛通。詳薜字註。

3 十七:
蘘:〔古文〕𧅍《唐韻》汝陽切,音穰。《說文》蘘荷也,一名葍蒩。《本草註》今人呼赤者爲蘘荷,白者爲覆苴,蓋食以赤者爲勝,入藥以白者爲良,同一種耳。《司馬相如·上林賦》茈薑蘘荷。《急就篇註》蘘荷,莖葉似薑,其根香而脃,可以爲菹,又治蠱毒。《柳宗元·詩註》蘘荷性好隂,在木下生者尤美,故《潘岳·閒居賦》曰:蘘荷依隂。又《集韻》思將切。同葙。奴當切。同蘘。互詳葙、蘘字註。
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茈薑蘘荷。〕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

4 十七:
𧃏:《集韻》徂感切,慙上聲。《篇海》菖蒲葅也。《正字通》《左傳》作歜。《集韻》贅作𧃏。

5 十七:
蘙:《唐韻》《正韻》𠀤於計切,音翳。蘙薈,草盛貌。又《集韻》草名。

6 十七:
蘚:《唐韻》息淺切,音癬。苔蘚也。《本草》屋遊,一名瓦蘚。又《述異記》苔草亦呼宣蘚。《韻會》蘚,垣衣。一曰白草名。

7 十七:
䕳:《集韻》民𤰞切,音彌。草名。或作𦰴。

8 十七:
蘛:《唐韻》余六切,音育。茂也。《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註》敷蘛,花開貌。又《集韻》容朱切。《篇海》同萮。《玉篇》亦作𧃠。

9 十七:
𧃐:《集韻》直炙切,音擲。《類篇》草名。《博雅》羊蹢躅。見䕽字註。或作𧀿。又作𧀿。𧀿字原作艸下躑。

10 十七:
蘜:《集韻》同菊。《唐韻》作蘜。蘜字勹内从禾作。

11 十七:
𧃑:《集韻》渠焉切,音乾。草也。

12 十七:
蘝:《正字通》俗蘞字。

13 十七:
蘞:《唐韻》力鹽切,音廉。蔓草。《·唐風》葛生蒙楚,蘞蔓于野。《疏》蘞似括樓,葉盛而細。又良冉切,音斂。《說文》同薟。白蘞,藥名。又烏蘞莓。《本草》五葉如白蘞。又《集韻》力驗切,音殮。義同。又虛嚴切,音杴。詳薟字註。或作蘞蘞字从𣫍作。。

14 十七:
𧃒:《集韻》隴主切,音縷。草名。《爾雅·釋草》蔜,𦺋𧃒。《註》今繫縷也。

15 十七:
𧃓:《唐韻》居六切,音掬。《說文》日精也,似秋華。《集韻》作䕮。《正字通》蘜、𧃓𠀤同菊。○按《唐韻》蘜、𧃓義別,《正字通》非。

16 十七:
蘟:《集韻》倚謹切,音隱。《類篇》蘟荵,菜名,似蕨。《管子·地員篇》其種蘟荵。詳荵字註。

17 十七:
蘠:《集韻》《韻會》𠀤慈良切,音戕。《說文》蘠蘼。《爾雅·釋草》蘠蘼。《疏》一名虋冬。又《唐韻》同薔。《爾雅·釋草》蔱薔。《疏》蔱蘠,今作𦽄䕋,字之誤也。又治蘠,見菊字註。又《韻會》東蘠。見薔字註。
考證:〔《爾雅·釋草》蘠蘼。《注》一名虋冬。〕謹照原文注改疏。

18 十七:
蘡:《集韻》於莖切,音罌。《玉篇》草名。《博雅》燕薁,蘡舌也。《本草》蘡薁,蔓生,苗葉與蒲萄相似而小。又蘡子。《爾雅疏》五味子作房如落葵,大如蘡子。

19 十七:
𧃔:《唐韻》直角切,音濯。《玉篇》蒴𧃔,藥草。

20 十七:
𧃕:《集韻》九件切,音蹇。《玉篇》草名。

21 十七:
蘢:《唐韻》盧紅切《韻會》盧東切,𠀤音朧。《玉篇》草名。《說文》天蘥也。《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卽今之水葒草。《管子·地員篇》其山之淺,有蘢與斥。《註》蘢、斥𠀤古草名。又《爾雅·釋草》紅龍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又蒙蘢。《爾雅註》彌離猶蒙蘢耳。《前漢·鼂錯傳》草木蒙蘢。《師古註》蒙蘢,覆蔽之貌也。又《爾雅·釋草》拔,蘢葛。《註》蘢葛,江東呼爲龍尾,亦謂之虎葛。又地名。《史記·韓長孺傳》衞靑破蘢城。又《集韻》魯孔切,籠上聲。《淮南子·俶眞訓》𦆯紛蘢蓯。《註》蘢蓯,聚會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攢羅列聚,叢以蘢茸兮。《註》蘢茸,聚貌。

22 十七:
𧃖:《集韻》思廉切,音纖。草名。山韭也。《唐韻》作韱。

23 十七:
𧃗:《集韻》與䔯同。

24 十七:
𧃘:《唐韻》昨誤切,音祚。魚醬也。《集韻》亦作䔘。

25 十七:
蘣:《集韻》他貢切,音痛。《博雅》好也。又《唐韻》天口切,偸上聲。義同。又禾苗出也。

26 十七:
蘤:《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又《韻補》旁禾切,音婆。《張衡·思𤣥賦》天地絪縕,百卉含蘤。鳴鶴交頸,雎鳩相和。又《字詁》蘤,古花字。

27 十七:
𧃙:《唐韻》侯旰切,音翰。《玉篇》白𧃙,草也。又《集韻》河干切,音寒。義同。

28 十七:
䕴:《集韻》同𧂒。

29 十七:
蘥:《唐韻》以灼切,音藥。《玉篇》雀麥也。《爾雅·釋草》蘥,雀麥。《註》卽燕麥。《本草》苗似小麥而弱,實似穬麥而細。又《說文》蘢,天蘥。見蘢字註。

30 十七:
䕵:《集韻》奚結切,音頁。𩿇䕵,草名。葒也。《類篇》作鴻䕵。

31 十七:
𧃚:《玉篇》息觜切,音髓。𧃚草也。

32 十七:
蘦:《唐韻》郞丁切,音靈。《說文》大苦也。《爾雅·釋草》蘦,大苦。《疏》今甘草也。或曰與苓同,《》采苓采苓是也。又通零。《爾雅·釋詁》落也。《楚辭·遠遊》悼芳草之先蘦。亦作蕶。

33 十七:
蘧:〔古文〕𠙢《唐韻》强魚切《集韻》權俱切《韻會》求於切,𠀤音渠。蘧麥也。《爾雅註》卽瞿麥。又《爾雅·釋草》出隧,蘧蔬。《註》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又地名。《後漢·郡國志》齊國西安有蘧丘里,古渠丘。又亭名。《水經注》長垣縣有蘧亭。又姓。《通志·氏族略》衞大夫蘧瑗之後,漢有大行令蘧正。又《集韻》臼許切,音巨。草名。又其遽切,音詎。有形貌。《莊子·齊物論》昔莊周夢爲蝴蝶,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韻會》蘧蘧,自得貌。讀平聲。《集韻》讀去聲,字亦或作據。

34 十七:
𧃛:《集韻》居𠋫切,音搆。《類篇》草名。蒿類。

35 十七:
蘨:《唐韻》《正韻》𠀤餘招切,音遙。《說文》草盛貌。通作繇。《·禹貢》厥草惟繇。又《韻會》夷周切,音由。義同。《集韻》作𧄎。

36 十七:
蘩:《唐韻》附袁切,音煩。《玉篇》白蒿也。《爾雅·釋草》蘩,皤蒿。《韻會》陸璣曰:春始生香,美可蒸食,秋名曰蒿,可以爲葅。《·周南》于以采蘩。又《豳風》采蘩祁祁。《傳》蘩所以生蠶。《正字通》蠶未出,煑蘩以沃之,則易出。又《韻補》汾沿切。《左思·蜀都賦》攢蔣叢蒲,淥菱江蓮。雜以蘊藻,揉以蘋蘩。

37 十七:
𧃜:《正字通》藑字之譌。

38 十七:
𧃝:《唐韻》昌九切《集韻》齒九切,𠀤音醜。瑞草。《博雅》𧃝,菝葀也。

39 十七:
蘪:《唐韻》武悲切,音眉。《說文》蘪蕪。《爾雅·釋草》蘄芷蘪蕪。《註》芎藭苗也。一名薇蕪。《管子·地員篇》五臭疇生,蓮與蘪蕪,藁本白芷。《左思·蜀都賦》蘪蕪布濩于中阿。《博物志》諸物之相似亂者,蛇牀之亂蘪蕪。又《爾雅·釋草》蘪從水生。《疏》草從水生曰蘪。又《揚子·方言》蘪,無也。《註》謂草穢蕪也。又《韻會》忙皮切,音麋。義同。○按蘪蕪蘪字,《說文》从艸麋聲,《楚辭》作蘼,《相如賦》作䕻,同異雜出,不能歸一。然考《爾雅》《說文》作蘪,《五經文字》有蘪字,無蘼字,宜從經典爲正。

40 十七:
蘫:《集韻》盧甘切,音藍。《說文》瓜葅也。一曰水淸。又《廣韻》呼濫切,音䖔。義同。

41 十七:
蘬:〔古文〕𦺕《唐韻》《集韻》𠀤丘追切,音巋。《玉篇》大蘢古也。《爾雅·釋草》紅蘢古,其大者蘬。又《博雅》葵也。又《說文》薺實也。又馬蓼,似蓼而大也。《集韻》亦作𦺕。又《韻會》詡鬼切,音卉。人名。《荀子·堯問篇》其在中蘬之言也。《註》中蘬與仲虺同。

42 十七:
𧃞:《類篇》几利切,音冀。草名。《正字通》俗字。

43 十七:
蘭:《唐韻》落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𠀤音闌。《說文》香草也。《陸甸云》闌艸爲蘭,闌不祥也。《陸璣詩疏》其莖似藥草澤蘭,廣而長節,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易·繫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妾燕姞,夢天與蘭,曰: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又《本草》木蘭。《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又《管子·小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註》蘭卽所謂蘭錡,兵架也。又脈也。《史記·扁鵲傳》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註》支者順節,蘭者橫節。隂支蘭,膽藏也。又布名。《華陽國志》蘭干細布。蘭干,獠言紵也。又人名。《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張堪註》凡物不知生謂之蘭。《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此蘭子謂以技妄遊,義與闌同。又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太守蘭廣。又萑蘭。《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註》萑蘭,淚闌干也。又芄蘭。《揚子·太𤣥經》陽氣親天,萬物芄蘭。《註》芄蘭,茂密也。又通欄。《後漢·東夷傳》徙于馬蘭。《註》蘭卽欄。又通斕。《吳志·孫權傳》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又《韻補》陵延切,音連。《宋玉·招䰟》川谷徑複流潺湲,光風轉蕙氾崇蘭,經堂入奧塵朱筵。

44 十七:
蘮:《唐韻》《集韻》𠀤居例切,音罽。《玉篇》蘮蒘,似芹。《爾雅·釋草》蘮蒘,竊衣。詳蒘字註。《王逸·九思》蘮蒘兮靑蔥。又《集韻》《類篇》𠀤其例切,音偈。義同。

45 十七:
𧃟:《唐韻》與職切,音弋。藕翹也。《集韻》或省作䔬。

46 十七:
𧃠:《唐韻》同萮。詳蘛字註。

47 十七:
𧃡:《唐韻》同藻。

48 十七:
𧃢:《集韻》臼許切,音巨。蕒𧃢,草名。或作𦼫。

49 十七:
𧃣:《說文》菎本字,或作𦸫。

50 十七:
𧃤:《集韻》同藎。

51 十七:
𧃥:《集韻》與䕍同。詳䕍字註。

52 十七:
𧃦:《篇海》音義與𧁁同。見《博雅》。

53 十七:
𧃧:《直音》音糜。義與蘪同。

54 十七:
𧃨:《直音》古侯切,音鉤。草名。

55 十七:
蘯:《直音》音義與蕩同。

56 十七:
𧃩:《篇海》魚矢切,音擬。草盛貌。

57 十七:
𧃪:《字彙補》如劣切,音爇。草名。一云同蔄。

58 十七:
𧃫:《字彙補》古藉字,見《漢元賀碑》。註詳十五畫。

59 十七:
𧃬:《字彙補》同䕩。後漢長沙王煑草爲𧃬。《漢制》从小,《說文》从火。見前䕩字註。

60 十七:
𧃭:《字彙補》《穆天子傳》有此字,註云:疑驊字。《列子》作𦽊。

61 十七:
𧃮:《字彙補》良刃切,音吝。與𦺸同。詳𦺸字註。

62 十七:
𧃯:《字彙補》夢𧃯,草名。見《廣雅·釋草》。音未詳,疑卽孽字之譌。

63 十七:
𧃰:《字彙補》古夔字。註見夊部十七畫。夔字自下从几,十八畫。夔,夊部十六畫。

URN: ctp:kangxi-zidian/1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