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十》

Library Resources
1 十:
螂:《篇海》同蜋。

2 十:
螃:《唐韻》步光切,音旁。螃蟹,本只名蟹,俗加螃字。又《集韻》螃蜞,蟹屬。又《廣韻》北朗切,音牓。陸居蝦蟆也。又《集韻》悲萌切,音綳。補曠切,音謗。蒲浪切,音傍。義𠀤同。

3 十:
螄:《唐韻》疏夷切《集韻》霜夷切,𠀤音師。蟲名,螺也。《正韻》螺螄。

4 十:
𧎡:《集韻》居雄切,音弓。守𧎡,蟲名。本作宮。詳蜥字註。

5 十:
螅:《直音》同蛓。又與蟋同。《逸周書·時訓解》小暑之日又五日,螅蟀居壁。

6 十:
螆:《唐韻》同蛓。

7 十:
𧎢:《唐韻》徒得切《韻會》《正韻》敵得切,𠀤音特。食苗葉蟲。《集韻》本作蟘,亦作螣、𧈩。

8 十:
𧎣:《集韻》如容切,音茸。《類篇》蟲行貌。

9 十:
螇:《唐韻》胡雞切《集韻》絃雞切,𠀤音奚。《說文》螇螰,蛁蟟也。《鹽鐵論》諸生獨不見季夏之螇乎,音聲入耳,秋風而聲無。互見蛄、蟬二字註。又螇蚸,見蚸字註。又《廣韻》苦奚切《集韻》牽奚切,𠀤音谿。與𧕉、𧋉同。土蜂也。

10 十:
螈:《集韻》愚袁切,音元。與蚖同。蠑螈,蛇醫。互見蠑、蚖二字註。又螈蠶。《埤雅》再蠶也。或曰蠶不交而生者,往往爲螈蠶。《淮南子·泰族訓》螈蠶,一歲再收,非不利也,然而王法禁之者,爲其殘桑也。本作原,或作𧔞𧕜𧉗𧏐。
考證:〔《淮南子·泰俗訓》〕謹照原書俗改族。

11 十:
螉:《唐韻》《正韻》烏紅切《集韻》烏公切,𠀤音翁。《玉篇》蠮螉,蟲名,細腰蜂也。《揚子·方言》蠭,燕、趙之閒謂之蠓螉,其小者謂之蠮螉。又蠮螉塞,地名。《晉書·慕容皝載記》皝率騎二萬,出蠮螉塞,長驅至于薊城。又螉䗥,牛馬皮中蟲也。《梁𥳑·文帝詩》控弦因鵲血,挽繮用牛螉。又《類篇》烏孔切,音蓊。義同。

12 十:
𧎤:《集韻》蘇昆切,音孫。蟲名。《揚子·方言》蜻蛚,南楚謂之蚟𧎤。

13 十:
䗗:《唐韻》古奚切《集韻》堅奚切,𠀤音雞。䗗,螢火也。《博雅》䗗,蛾也。又《玉篇》甘田切。義同。
《字彙補》同䗗。䗗字从筓作。

14 十:
𧎥:《唐韻》《集韻》𠀤式戰切,音扇。《說文》蠅醜𧎥,搖翼也。《爾雅》作扇。

15 十:
𧎦:《篇海》渠容切,音蛩。蟋蟀也。又音恭。義同。

16 十:
螊:《唐韻》力鹽切《集韻》離鹽切,𠀤音廉。《說文》海蟲,長寸而白,可食。互見𧑅字註。又《集韻》胡讒切,音函。義同。又虛咸切,音醶。同𧍧,蛤屬。

17 十:
𧎧:《唐韻》《集韻》𠀤所六切,音縮。蝍𧎧,尺蠖也。亦作蠀𧎧。詳蠖字註。或作𧑙。

18 十:
螋:《篇海》同䗏。

19 十:
𧎨:《集韻》陳尼切,音墀。《類篇》蟲名,蛭也。《逸詩》佞人如𧎨。

20 十:
螌:《集韻》逋還切,音班。《說文》螌蝥,毒蟲也。《博雅》螌蝥,晏靑也。《本草》一名斑貓,所在有之,長五六分,黃足斑文,鳥腹尖喙。《神農本草經》云:春食芫花爲芫靑,夏食葛花爲亭長,秋食豆花爲螌蝥,冬入地中爲地膽。又蒲官切,音槃。負螌,臭蟲。通作盤。

21 十:
融:《唐韻》以戎切《集韻》《韻會》余中切《正韻》以中切,𠀤音瀜。《說文》炊氣上出也。《徐曰》鎔也,氣上融散也。又和也。《左傳·隱元年》其樂也融融。又長也。《爾雅疏》宋衞荆吳之閒曰融駿者,長大也。又明也。《·大雅》昭明有融。《註》融,明之盛者。又朗也。《左傳·昭五年》明夷之謙,明而未融。《註》融,朗也。《孔疏》融是大明,故爲朗也。又州名。《韻會》隋置融州,屬桂林郡。又《爾雅·釋丘》再成銳上爲融丘。《註》纖頂者。又《左傳註》東北曰融風。又祝融,神名。《禮·月令》其神祝融。《註》顓頊氏之子犂,爲火官。又姓。《通志·氏族略》祝融氏之後也。通作䑣。《後漢·張衡·思幸賦》展曳曳以䑣䑣。《集韻》籀作𧖓。

22 十:
螎:《正字通》同融。

23 十:
螏:《集韻》昨悉切,音疾。螏䖿,蟲名。《玉篇》本作蒺。《爾雅·釋蟲》蒺藜,蝍蛆。《註》似蝗而大腹長角,能食蛇腦。《類篇》或作𧎿。

24 十:
䗘:《唐韻》古盍切《集韻》谷盍切,𠀤音嗑。《類篇》䗘𧌏,蟲名,蛘也。又《集韻》黑盍切,音𣣹。義同。

25 十:
螐:《集韻》汪胡切,音烏。螐蠋,蟲名,通作烏。《爾雅·釋蟲》蚅,烏蠋。詳蚅字註。

26 十:
螑:《集韻》輕幼切,音䠗。赳螑,龍申頸行貌。《史記·司馬相如傳·大人賦》沛艾赳螑。《漢書音義曰》赳螑,申頸低昂也。《張揖云》赳螑,𤰞跳也。又《類篇》火救切,音嗅。義同。

27 十:
𧎩:《集韻》丘傑切,音朅。土𧎩,蟲名。《爾雅·土螽註》似蝗而小,今謂之土𧎩。又陟格切,音磔。義同。或作虴、䖳。

28 十:
䗙:《集韻》河干切,音寒。與𧑚同。

29 十:
𧎪:《集韻》陳尼切,音遲。與蚔同。《說文》籀从䖵。

30 十:
𧎫:《唐韻》蘇果切,音鎖。《玉篇》𧎫蛣。詳蛣字註。

31 十:
螒:《唐韻》侯旰切,音翰。《爾雅·釋蟲》螒,天雞。《註》小蟲,黑身赤頭。一名莎雞,一名樗雞。

32 十:
𧎬:《字彙》敵德切,音特。食禾蟲。《正字通》俗𧎢字。

33 十:
𧎭:《玉篇》以謝切。蟲名。

34 十:
䗚:《唐韻》補各切,音博。䗚蟭,螳蜋卵也。《博雅》䗚蟭,螵蛸也。又《玉篇》蟹也。又《集韻》匹各切,音粕。義同。

35 十:
𧎮:《集韻》《正韻》𠀤子皓切,音早。與蚤同。《說文》从䖵㕚。

36 十:
䗛:《玉篇》音肅。蟲名。又音修。義同。

37 十:
𧎯:《集韻》傾雪切,音缺。蛚𧎯,雷師。《類篇》或省作蚗。○按《楚辭》上至列缺。《張衡賦》列缺曄其照夜,皆作缺。《唐韻》《說文》諸書亦無𧎯字,《正字通》云:蚗字之譌。

38 十:
𧎰:《唐韻》知演切,音展。《說文》蟲也。《說文》作𧖉。《集韻》作𧖏𧔡。

39 十:
螓:《唐韻》匠鄰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鄰切,𠀤音秦。蟲名,似蟬而小。一名蜻。蜻,𧉒也,頭方有文。《詩·衞風》螓首蛾眉。《傳》螓首,顙廣而方。《夢溪筆談》蟭蟟之小而綠色者,北人謂之螓。又《爾雅翼》大蠅曰胡螓。

40 十:
𧎱:《玉篇》音巴。蟲名。

41 十:
𧎲:《集韻》作木切,音鏃。《類篇》𧎲𧎲,蟲集貌。本作𧐞。

42 十:
𧎳:《玉篇》先各切,音索。蟲名。

43 十:
螔:《唐韻》弋支切《集韻》余支切,𠀤音移。蟲名。《爾雅·釋魚》蚹蠃,螔蝓。詳蝓字註。又《集韻》相支切,音斯。《揚子·方言》守宮在澤者,海岱之閒謂之螔䗔。《郭璞曰》似蜥蜴而大,有鱗,今通言蛇醫是也。

44 十:
𧎴:《正字通》俗𧋍字。

45 十:
螕:《唐韻》邊兮切《集韻》邊迷切,𠀤音𦳈。《說文》齧牛蟲也。《本草》牛蝨,一名牛螕。又與蚍通。《前漢·五行志》劉歆以爲蝝,螕𧖚之有翼者。孟康曰:螕𧖚,音蚍蜉。又《集韻》或作𧓎,通作螕。

46 十:
螖:《唐韻》《集韻》《韻會》𠀤戸八切,音滑。《爾雅·釋魚》螖蠌,小者蟧。《疏》卽蟚螖也。詳蟚字註。《韓愈詩》水漉雜鱣螖。又《集韻》吉忽切,音骨。螺屬。
考證:〔《爾雅·釋蟲》螖蠌,小者蟧。〕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47 十:
𧎵:《字彙》音餼。蟲似蝟。

48 十:
螗:《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郞切,音唐。蜩螗,蟬也。《·大雅》如蜩如螗。詳蜩字註。《增韻》通作螳,非。

49 十:
螘:《集韻》《韻會》𠀤語綺切,音艤。與蟻同。又疑豈切,音顗。義同。《玉篇》一作𧍽、𧑢。

50 十:
螙:《唐韻》古文蠹字。《說文》蠹,或从木,象蟲在木中形。註見十八畫。

51 十:
𧎶:《集韻》舉豈切,音幾。與蟣同。

52 十:
螚:《唐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𠀤音耐。小蟲,蝱也。《淮南子·說林訓》免齧爲螚。《註》免齧,蟲名。又《玉篇》奴來切。俗能字,鼈屬。又匿德切,同䘅。

53 十:
𧎷:《玉篇》丑主切。蟲名。《字彙》音杵。

54 十:
𧎸:《玉篇》居表切。《篇海》蟲也。

55 十:
螛:《集韻》《韻會》𠀤何葛切,音褐。《前漢·司馬相如傳》跮踱輵螛,容以骫麗兮。《註》輵螛,搖目吐舌也。又《集韻》下瞎切,音轄。蟲名。仙姑也。

56 十:
𧎹:《唐韻》祖外切,音最。蟲也。

57 十:
螜:《韻會》《正韻》𠀤胡谷切,音縠。《爾雅·釋蟲》螜,天螻。《註》螻蛄也。詳蛄字註。又《類篇》蠀螬謂之蝖螜。

58 十:
螝:《唐韻》《集韻》𠀤胡對切,音潰。《說文》蠶蛹也。《爾雅·釋蟲》螝,蛹。《疏》卽蠶所變者,一名螝,一名蛹。《柳宗元·天對》螝齧已毒,不以外肆。又《集韻》基位切,音媿。義同。又《顏氏家訓》與虺通。詳虺字註。
考證:〔《爾雅·釋蟲》螝蛹。《註》卽蠶所變者。〕謹照原文註改疏。

59 十:
𧎺:《玉篇》音哥。蟲名。

60 十:
䗜:《篇海》力求切《玉篇》音流。蟲名。《正字通》俗䖻字。

61 十:
𧎻:《正字通》俗蟊字。

62 十:
螞:《玉篇》莫下切,音馬。蟲名。《正字通》馬蟥,俗作螞。

63 十:
螟:《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𠀤音冥。《玉篇》食苗心蟲也。《說文》吏冥冥犯法卽生螟。《·小雅》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疏》李巡云:言其姦,冥冥難知也。陸璣云:螟似虸蚄而頭不赤。《春秋·隱五年》螟。《前漢·武帝紀》元光五年八月,螟。互詳螣字註。又焦螟。《列子·湯問篇》江浦之閒生麼蟲,其名曰焦螟,羣飛而集于蚊睫。又螟蛉。詳蛉字註。
考證:〔《·小雅》去其螟螣……《疏》陸璣云:螟似虸蚄。〕謹照原文虸改虸。〔《列子·殷湯篇》〕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64 十:
䗝:《玉篇》俗蠶字。

65 十:
螠:《唐韻》《集韻》𠀤於賜切,音縊。縊女,蟲名。俗从虫。《爾雅·釋蟲》蜆,縊女。《註》小黑蟲,赤頭,喜自經死,故曰縊女。

66 十:
螡:《正字通》同蚊。

67 十:
螢:《唐韻》戸扃切《韻會》互扃切,𠀤音熒。火蟲名。《禮·月令》腐草爲螢。《爾雅·釋蟲》螢火卽炤。《註》夜飛,腹下有火。《古今注》螢,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燿,一名丹良,一名燐,一名丹鳥,一名夜光,一名宵燭。《埤雅》螢無胃而育。《晉書·車𦙍傳》家貧不常得油,夏日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又《集韻》《正韻》𠀤于平切,音榮。義同。或作𧓌。

68 十:
螣:《唐韻》《集韻》《正韻》𠀤徒登切,音騰。《說文》神蛇也。《爾雅·釋魚》螣,螣蛇。《疏》蛇似龍者也,名螣。一名螣蛇。能興雲霧,而遊其中也。《荀子·勸學篇》螣蛇無足而飛。又《正韻》呈稔切,音朕。義同。又《唐韻》徒得切,音特。《·小雅》去其螟螣。《傳》食葉曰螣。《陸璣疏》螣,蝗也。《許愼云》吏乞貸則生螣。又《唐韻古音》音代。義同。亦作𧈩。《說文》作𧎢。

69 十:
𧎼:《正字通》引《六書故》同珧。似蚌,其柱最珍。別作珧。《通雅》曰:《郭璞·江賦》註:江𧎼,柱大如鏡,白色。《蓺苑巵言》云:江𧎼,如蚌稍大,中肉腥而韌。○按《玉篇》《說文》《唐韻》諸書祇載江珧,無𧎼字。《正字通》所引,咸近代俗字之譌,不可據。別詳玉部。

70 十:
𧎽:《集韻》卽刃切,音晉。《玉篇》同䗯。

71 十:
𧎾:《唐韻》離灼切。𧐑本字。詳𧐑字註。

72 十:
𧎿:《唐韻》秦悉切,音疾。與螏同。

73 十:
𧏀:《集韻》同蛓。

74 十:
𧏁:《集韻》古文蚔字。註詳四畫。《字彙補》作𧏁、𧏔。

75 十:
𧏂:《集韻》奚結切,音纈。蟲名。《類篇》作𧏃。義與𧍩同。又𧏜,同𧐃,俗字。

76 十:
𧏃:註見𧏂。

77 十:
𧏄:《類篇》征例切,音制。蟲名,蝗子也。

78 十:
螤:《正韻》弋主切《釋文》音庾。《莊子·田子方》螤斛不敢入于四竟。《註》六斛四斗曰螤。

79 十:
𧏅:《玉篇》式亦切。同螫。

80 十:
𧏆:《篇海》音斗。蝌斗蟲。《直音》作𧐵。

81 十:
𧏇:《篇海》郞計切,音麗。割破也。又音螺。

82 十:
𧏈:《篇海》同蝒。《直音》又作𧏈。

83 十:
𧏉:《篇海》莫朗切,音莽。最大蛇王。○按卽蟒字之譌。

84 十:
𧏊:《集韻》同𦯶。
《韻學集成》胡紺切,音憾。瓜蟲。

85 十:
𧏋:《韻學集成》此由切,音秋。次𧏋,䵹鼄。《正字通》作蟗。

86 十:
𧏌:《篇海》五高切,音敖。蟹屬。

87 十:
𧏍:《海篇》同螄。

88 十:
𧏎:《直音》同蚊。

89 十:
䗞:《直音》同蠶。

90 十:
𧏏:《直音》同蛆。

91 十:
𧏐:《篇海》同𧔞。

92 十:
𧏑:《字彙補》同䗒。

93 十:
𧏒:《字彙補》與蛬同。

94 十:
𧏓:《字彙補》力求切,音流。蟲也。○按卽䗜字之譌。

95 十:
𧏔:《字彙補》古文蚔字,見《集韻》。○按《集韻》作𧏁,《字彙》補誤。

96 十:
𧏕:《五音篇海》同螔。○按𧏕、𧌭二字俱譌文。

URN: ctp:kangxi-zidian/1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