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四

《卷四》[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古今姓氏書辯證巻四宋鄧名世撰

·七之》

1
音怡出自墨台氏,去「墨」為台,或云駘氏,後改焉。
2
時齊大夫時,子與孟子同時,王甞使留孟子,魏鉅、鹿時苖為令,留犢於官。
3
思出《姓苑》
4
5
《漢功臣表》:有陽阿齊侯,其石,案:《漢書》「陽阿」作「陽河」。以郎中騎從諸侯,定楚侯,五百戸生安國。安國、生午皆嗣侯,午生。共侯章更封埤山侯。生仁有罪,國除。
6
古其字,唐魏博大將丌志紹攻徳州,又有丌志求《五代史》,有丌元實案:亓氏」一作丌,廣韻無此字。《萬姓統譜》歸入《四支韻》內,今附入之韻
7
8
《風俗通》:楚大夫居期思城,因以為氏。謹按《春秋》楚期思公復遂之後,有「去思單」為「期氏」。
9
10
出自姜姓。齊恵公孫竈,字子雅,生欒。施字子旗,後為子旗氏,亦「㦯」去「子」為「旗氏。後漢有旗汎。
11
音其
12
元和姓纂》云:河南有綦氏。案:《魏志》,綦連氏改為綦氏。
13
蘄《姓苑》云:「蘄春之後,以國為氏。其地今蘄州是也」。
14
《詩》《後漢馬援傳》「麊汵縣,雒將女徴側嫁為《朱鳶人詩》、《索妻》,諸姓書以為《交趾人詩,朱鳶誤矣。
15
音而出自宋大夫耏班之後。宋武公伐長狄,敗之。以門賞耏班,謂之耏門,子孫居焉。《漢功臣表》有芒侯耏,跖生昭昭子申尚,景帝、南宮公主皆嗣侯。
16
音欺見《姓苑》。
17
姬姬姓,出自黃帝,生於姬水,以水為姓。黃帝生元囂,囂生蟜,極蟜,極生髙辛,是為帝嚳。嚳妃姜嫄感巨人跡,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牛羊避不踐之,棄之山中。山人養之棄之。寒氷,鳥覆翼之。姜嫄怪之,知其為天子,乃收養之,名之曰棄堯,知其賢才以為大農,命其官曰后稷,姓之曰姬。姬者,姓也,人本乎祖之義也。黃帝為姬姓,棄復得之,所謂本乎祖也。棄為后稷有功,堯封之有斄裔孫公劉遷國於豳,古公亶父避狄,又遷於岐下。亶父生王季,厯厯生文王昌,又作邑於豐,稱西伯。其子發革,商有天下,是為周武王,自棄至武王十五世矣。武王至赧王又三十有八王,而秦滅周,姬氏降為庶人,或為王氏。漢武帝求周後,得姬嘉,封周子南君以奉文武之祀。至晉劉琨,甞遣将軍姬澹帥衆十萬討石勒,後周有柱國姬願,隋有東宮幸臣姬威。唐有水部郎中姬處遜,居長安,開元中,避眀皇帝嫌名,改為周氏。謹按《春秋》,武王克商,成王定之,大封同姓以為諸侯,凡五十三國,而燕、鄭又在其後。故《傳》曰: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晉、應、韓、武之穆也。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裔也。又曰:「虞、虢、焦、滑、霍、楊、韓、魏皆姬姓。又曰:「泰伯、虞仲,太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今取《春秋三傳》、《國語》、《史記》編次姬姓之人,凡天子之國二,諸侯之國三十一,戎狄之國三,其爵諡字名、世系,莫不備見。讀之者如指諸掌,具載《春秋四譜》及旁行圗云。
18
箕出自子姓,商之季世封其父師為畿內諸侯,謂之箕子,其地太原陽邑縣箕城是也。武王克商,釋箕子囚,訪以《洪範》,而別封於朝鮮,後人以國為氏。春秋時,晉大夫箕、鄭箕遺漢西華令箕堪。
19
20
本僖氏,漢時避諱改為「釐」,《史記》凡「僖」皆作釐是也。後秦有城門校尉釐艷。
21
22
《元和姓纂》曰:八元季貍之後,以王父字為氏。謹按貍氏之先出於丹朱,自為貍姓,不必八元之後。
23
茬,《姓解》曰:人,姓也。謹按漢《地里志》,東郡有茬平縣,王莾改曰功崇。應劭曰:在茬山之平地。又,泰山郡有茬縣。應劭曰:茬山在東北。師古曰:茬,音仕,疑切。
24
僖出自姬姓,曹僖公之孫負羈為大夫,以祖諡為族氏。又其先黃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一曰僖後嗣,至商、周之際無聞,然亦姬姓後也。《姓苑》以曹僖為魯僖,蓋字畫之誤。
25
26
《國語》:「桀伐有施,有施氏,以妹嬉女焉。韋昭曰:「嬉姓」或作喜,乃有施氏姓。
27
28
出自已姓,髙陽氏之後,有脩及熙帝嚳,使脩為元㝠、熙佐之後,世皆以為氏,亦見《英賢傳》。
29
平聲
30
元和姓纂》曰:出何氏《纂文,要音遲。
31
音絺《元和姓纂》曰:蚩尢之後,以國為姓。
32
《慈姓苑》曰:出自髙陽氏才子八人,天下謂之「八元」。其一蒼舒諡慈,後世以為「氏」。《急就章》有「慈仁佗案:王應麟《急就章補注》作「慈仁化」,注曰:「顔」本作「他」,李本作「地」。謹按佛書云:彌勒最初證得慈心三昧,因號慈氏,異時祝髪亊浮屠道者,皆以「慈」為姓,如今之稱釋氏,此乃異域之言,當存而勿論,然不著其說則可好竒者,或引為華人姓源,故辨明之兹。
33
出自姬姓魯桓公孫曰公孫兹,其孫母還,以王父字為氏。
34
司馬。
35
《西京雜記》曰:司馬氏本《周史》佚後,蓋史佚當出於重黎,而休父又出於史佚,理宜然也。春秋》晉大夫司馬齊字女叔,謂之司馬叔侯,叔侯生司馬叔㳺,叔㳺裔孫司馬烏有功於王室,司馬彌牟為鄔大夫。至漢司馬遷自其父談世為太史,公位次丞相。蜀人司馬相如以文章顯。魏大將軍司馬宣王懿,字仲逹,生文王。師師生武王炎,代魏命,是為晉武帝。事具太史公自序及東西晉史、隋、唐間,舊定河內五姓,以司馬氏為一門。貞觀中,定懐州河內七姓,其一司馬氏。
36
司城
37
出自子姓宋武公,名司空,國人避諱,改其官為司城。其公族大夫樂喜,字子罕,生祁,字子梁。子梁生溷,字子潞,世為司城以官氏。
38
司空。
39
《帝王世紀》曰:禹為堯司空,支孫氏焉,晉大夫有司空靖,唐有司空圗。司空曙,圗字表聖,以御史歸,隠中條山,時相盧,擕寄詩曰:「姓氏司空貴,官班御史崇司冦」。
40
風俗通》云:蘇忿生為周武王司㓂,支孫氏焉司鴻。
41
風俗通古,有司鴻荀,著書,漢有諌大夫司鴻儀期思。
42
謹按漢地里志》:汝南郡期思縣,故蒋國也。春秋時,地入於楚,楚僣王號,其縣尹皆稱公,故大夫復遂食邑,期思號期,思公因以為氏」。
43
綦連
44
北齊《綦連猛傳》曰:「其先姬氏因避亂居塞外祁連山,以山為姓」。祁音時,蕃語訛故號。綦連猶中國言天,蓋天山也。《元和姓纂》曰:「代北人號綦連部,因以為「姓」。釐子。
45
《世本》曰:「出自釐子觀起之後,楚大夫有釐子班淄丘。
46
淄,一作菑。其先以所食邑為氏。《英賢傳》:齊勇士,菑丘許。
47
兹母
48
《元和姓纂》曰:漢御史,兹母常出齊大夫,兹母還後,誤矣。兹母,還魯人也。
49
八微
50
音肥
51
又「墳肥奔」三音。
52
沂相。
53
《英賢傳》曰:「魯沂大夫為相,因氏焉。漢侍御史沂相封九魚」。
54
音轝
55
《姓解》曰:椒舉之後,案:《廣韻》以諸切音。余今入《魚韻》。漁陽:
56
燕大夫受封漁陽,以地為氏。漢有少府漁陽鴻十虞。
57
廚人:
58
元和《姓纂》曰:《周官》廚人因官為氏。宋有廚人濮,見《釋例》,誤矣。《周官》無廚人,濮乃宋廚人名,或廚邑之人,名「濮」。
59
邾婁
60
謹按《春秋》:「婁音閭」。

十一模》

1
音壺
2
荘子有瓠巴鼓瑟而㳺,魚出聽孤竹。
3
元和《姓纂》曰:遼西竹氏出自孤竹。君本姜姓,成湯封之遼西,今支縣竹城是也。裔孫伯夷,叔齊辭國,餓死首陽山,子孫以國為孤。竹氏亦單稱竹氏。謹按《後漢書》,夜郎竹初有女子浣於遯水,有三節,大竹,流入足間,聞其中有號聲,剖竹視之,得一男兒,歸而養之。及長,有才,武自立為夜郎侯,以竹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為䍧柯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賜其王印綬,後遂殺之。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氣所生,甚重之,求為立後䍧柯太守吳覇以聞,天子乃封其三子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縣有竹王三郎神是也。
4
徒人:
5
元和《姓纂》曰:《左傳》《齊》有徒人費,《國語》有徒人回,誤矣。費等皆徒人之以名見者,古無徒人氏。
6
徒何
7
後周柱國太尉李弼賜姓曰徒何氏莵裘。
8
史記》:「秦、嬴之後,分封以國為姓,有莵裘氏,春秋時,莵裘為魯邑。
9
莵頼
10
官氏志莵頼氏,一曰莵頬氏,後改為河南就氏。

十二齊》

1
2
晉有武邑侯齊琰九世孫。抗字遐舉,唐徳宗宰相,又瀛州齊氏。有玘生映,亦相徳宗。《唐宰相世系表》全用其說,止除齊惡豹、明兒三人。隋、唐間有是光乂者,自稱齊姜姓,後改復舊為齊氏,事見《孔至雜録》,今詳三說皆誤。謹按《春秋》姬姓,衛昭伯長子,諡曰齊子,蓋戴公申文公燬之兄也,齊子之孫惡始,以祖諡為齊氏,惡孫豹為衛司𨽻大夫,以殺孟縶罪為衛所逐。《春秋》書之曰:盜裔孫,明仕韓,又仕東周,以姓見於戰國䇿,則平恭侯受乃明之孫,當齊惡得諡時姜姓齊為大國,未有田和簒取之事,豈得以國為姓姓?書自應劭、何承天以来相承一誤,如齊晉、秦楚不考其由,皆謂之氏於國者,故姓纂唐表恥齊豹盜臣之名,喜太公大賢之後,鑿空傅㑹,皆以齊氏為出姜姓而氏於國,不曰出姬姓而氏於諡,後人因循訛謬,遂失其本,不可以不辨正。昔顔師古注《眭孟傳》曰:近世私譜之文,出於閭巷,家自為說,事非經典,茍引先賢,妄相假託,無所取信,善乎顔氏之知言也。
3
4
何氏《纂文要》曰:古隄字。
5
提。
6
《左傳》:趙宣子車右提彌明,搏獒而殺之,姓書未收,今増入。
7
奚。
8
出自任姓,夏車正奚仲之後,以王父字為氏。孔子弟子奚容葴,字子晳案:孔子弟子奚容子蒧,字子晳,一作子楷,詳此則當為奚容氏,蒧誤作葴」又成陽定侯奚意生嗣侯信,元康四年詔復其曽孫陽陵公乗通。 河南奚氏逹奚氏改焉。
9
音倪
10
出自曹姓。邾武公封次子於郳,是為小邾,其地東海郡,郳城是也。春秋時,小邾穆公之子甲仕,宋又奔鄭,始以國氏謂之郳甲。
11
音倪
12
師古曰:「音五奚反。後漢九真太守兒式梯》:
13
晉書載記西秦建威将軍梯君破彭利和於漒川,姓書未收,今増入。
14
15
出自戰國時,魏將犀武之後。《元和姓纂》曰:秦有犀首,邵氏曰:《姓書》元有此氏,不敢削之,皆誤矣」。謹按《荘子音義》曰:犀首,魏官名。若今虎牙將軍公孫衍甞為此官,非以犀為氏,今以犀武為正。
16
泥。
17
世本,宋大夫泥卑之後。
18
音圭元和姓纂》曰:「中山鮭氏。後漢有博士鮭陽鴻修,孟氏易誤矣。謹按《後漢儒林傳》注曰:「姓觟,陽名。鴻觟音胡瓦反,其字從角,或從魚音胡佳反。然則鮭無單姓者。
19
音圭,南陽淯陽洼氏。漢有大鴻臚洼丹,字子玉,作《易》、《論》、《易》家宗之,稱為大儒。
20
畦,晉書載記,後燕慕容寳時,魏伐并州,寳引羣臣議於東宮,中書令畦䆳請深溝髙壘,以困魏師,音義户圭反,姓書未收,今増入。
21
𦋅音擕梁四公子:其一,曰𦋅闖。
22
𣫴音擕出姓解。
23
音擕《姓苑》曰:䙵,戶圭反。
24
𠉯音棲《見姓苑》。案:《字典》、《廣韻》俱不載此字,疑即「郪」字之誤,今附入《齊韻》。
25
西周《元和姓纂》曰:「周末分為東西二周,各以為氏,武公世子稱為西周氏。
26
西郭
27
英賢傳》云:「齊隠者,居西郭氏焉」。漢有謁者僕射西郭嵩。晉有秘書郎西郭陽。何承天,以為中朝名士西方。
28
《五代史》,定州蒲城人西方再遇為州校,生鄴後,唐寧江軍節度使按《五代史,西方再遇為州軍校,此作州校誤。
29
西河
30
後漢《馬援傳》有西河子輿相馬法,則子輿姓西河,而姓書遺佚未收,今増入。
31
西乞
32
《元和姓纂》曰:秦將軍百里,術字西乞其孫以王父字為氏。
33
西陵
34
古侯國也。黃帝娶西陵女為妃,號曰嫘祖。元和姓纂曰世本,春秋時有大夫西陵羔。
35
西樓
36
出自姒姓。夏後杞,東樓公之子曰西樓,公子孫以號為氏。
37
西門
38
唐末,宦者西門重遂、西門正範、西門思恭,皆為樞宻中尉。
39
西宮
40
姓苑、元和姓纂皆未詳。謹按《左傳》,鄭盜攻執政於西宫之朝,鄭人討西宫之難,則西宫執政所居,以別於太子之東宫而後世氏焉。
41
西王
42
《新序》:「子夏曰:「禹學於西王,國西鄉」。
43
《風俗通》曰:宋大夫西鄉錯之後尸,子有隠者,西鄉曹西都。
44
王符潛夫論
45
西閭
46
《說苑有西閭過。
47
西素
48
出傅餘頠複姓錄》。
49
奚計盧。
50
河南官氏志奚計,盧氏改為索盧氏。
URN: ctp:ws257727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