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方伎類二

《方伎類二》[View] [Edit] [History]

·鄒簡廷精蓍蔡》

1
青浦鄒簡廷精蓍蔡,一日,金聖瑞以夜夢牀下有白雞出走,詣鄒卜。鄒卜之,曰:「地中有銀,爻象主今夜發動。然非君物,且尚有大不利焉。」金自念銀在牀下,不憂人攫,因詣友人處貸銀買香燭雜物,將於祀神後發之。時為六月中澣,大雨驟集,因留宿於其家。明晨返,則西鄰夜火,屋被燬矣。
2
杜念亭家婢浣於河,見大龜,捉以歸。龜能沿壁走,聞喚即至。而婢肌革銳減,喘而言,臑而動,日飲米汁,漸少生氣。詰之,謂有戴烏緞帽者來擾。杜亦詣卜,鄒曰:「妖乃己所引進,或為介類。」杜乃以刃剸龜背,婢病頓痊。

周某為景杏村卜》

1
商城景杏村總戎又春以行伍起家,官終福建汀州鎮總兵,為伯韓大令學湘之父,毓華大令崧之祖。其至江蘇也,實為其姑丈崇明令熊傳栗招之至。時風氣錮蔽,南北道遠,鄰里有尼其行者,杏村決欲往,或勸其就占於里之周某以定行止。周賣卜市中,以善六壬著,且固文士也。好吟詠,為人卜,間亦作詩貽之。見杏村,奇其狀貌,既為之卜,並贈以七絕,末二句曰:「巨川用汝作舟楫,且唱宏農得寶歌。」更語之曰:「子識之,他日當有驗也。」杏村大喜。不逾月,遂至江南,入蘇松鎮標,旋得官。官川沙、官寶山時皆立功,於是周之詩皆驗。
2
杏村嘗於道光辛丑官川沙千總。壬寅五月,英人以禁煙啟釁,犯吳淞,川之土匪乘間肆掠,杏村率民團兵勇赴鄉,獲渠魁,繩以法,地方遂安。川人為建報德堂以酬之。咸豐癸丑,攝南匯都司。八月,寶山陷於匪,杏村聞報,亟自海外歸,招集逃兵二百人,與留守之典史曹錫燾籌寸禦。而兵惑於人言,謂匪來時不殺人,從景公,無類矣。於是亡去者泰半,餘二十餘人,合之鄉人,僅四十有七,有洩之於匪者,匪喜其無助也,遂攻城。杏村亟偕其猶子持長棓,冒大雨,奮臂出,四十七人隨其後。遇匪於昏暗中,揮棓,斃六七人,生擒其一。復與之巷戰於南城下,並追出西門,殺百餘人,生擒四十餘人。時東門外海神廟有駐匪數百,聞城中有變,將入城,見城上燈火輝耀,大驚,逸去,由是寶山大定。

蔡某為粵寇卜》

1
咸豐朝,湘人有蔡某者,素善占卜,投粵寇,到河時,占課云:「逢溝必傷大將。」有黑力虎者,驍健絕倫,陷江寧時,首先登城者也。恃勇獨行,至陳家溝,遇拳棒教師陳某,率其二子,環而攻之。爭搏良久,陳家父子敗回,向門逃進,黑力虎追入。教師一女,年止十七,持鎗伏門側,從後直刺其股,黑力虎仆地,遂斬其首,眾為之奪氣。

牙牌數占字》

1
牙牌之戲,相傳起於宋宣和時,其來久矣。近世有《牙牌數》一書,借以占卜,蓋亦古者棋卜、摴蒲卜之類也。光緒己卯江南鄉試,無錫諸士子於榜前占牙牌數,其辭云:「大開圍場,射鹿得獐。顧盼自喜,中必疊雙。」是科無錫縣中式者二人,一顧姓,一章姓。顧字明見數中,「射鹿得獐」句,暗影章字,尤為巧合。

客為魯伯陽占牙牌數》

1
光緒時,內監張秀林為直隸候補道魯伯陽納賄於朝,圖江蘇蘇松太道。其所費,為銀二十四萬兩,議定先付八萬,得缺付八萬,蒞任半載付八萬。道路傳說,物議沸騰。丹徒丁叔衡太史聞之,偶與客談及,客以牙牌數卜之,得句云:「魯陽揮戈,千古奇事。朝暾熊熊,頃刻即逝。」
2
魯在保定,其子留京,謀之於四大恆錢肆,願出重息舉此債,有成議矣。一老賈不允,謂魯年逾七十,人壽幾何,且資格未合,慮為疆吏所梗,不令到任,而又賄賂公行,言官未必箝口。以是,事遂不諧。乃商之於票號,而亦不應。然諭旨已下,索賕者多,爭向其子勒索。而江督劉忠誠公坤一果電告總署,令暫緩赴任。御史高燮曾、李慈銘亦疏請交督撫察看。其子大懼而遁,魯卒不得到任,仍留直隸候補,牙牌數之言,至是而驗。

走信夫通壬遁術》

1
耒陽蔣霞初,嘗於長沙旅舍中,見有信局之走信夫方臥病,困甚,乃為診之,數日得痊。其人過謝,見蔣案頭雜置壬遁占驗諸書,因曰:「頗習此乎?非得名師傳授,不易解也。」蔣訝其言,詰之,則曰:「承君治病,敢以實告,某於此習之久矣。」蔣因就求其術,其人曰:「是不難,但須請之吾師,吾師以為可教,當盡以授子。」問師在何所,曰:「夜當延之來。」是夕,為蔣潔治寓齋,置之復室中,語之曰:「有所聞,毋駭。」夜半,方延佇間,忽聞風聲從空際來,月色驟晦,燈炬盡滅。竊窺之,見其被髮長跪,向榻微語,答詞尤細,不可審。久之,若見一人向牖間聳身而出,風聲復作,滿室颯然。須臾寧靜,燈燭自明,因召蔣語之曰:「吾師謂子不可學此也。」

張延已為孝欽后筮》

1
張延已好占卜,弱冠,遊四方。光緒辛丑,兩宮將自西安回鑾,時適館臨潼洪氏,以風角風聞於上。某日昧爽,以一騾車入行在。禮畢,孝欽后宣旨,令在霤下設壇,問善後事。筮得家人之九三,其爻曰:「家人嗃嗃,婦子嘻嘻,終吝。」張曰:「家人嗃嗃,剛嚴者也。婦子嘻嘻,喜樂過也。終吝,險蹶難遵也。卦直家人,其有順陰道而至美者乎?九三之爻,君道也,亦夫道也,而位未大正,其有婦人而專制者也。」時侍郎陳某在側,見多忌諱,不敢上聞,乃別易他爻之吉祥者入奏。孝欽亟賞之,賜銀千兩、鱸鮓兩尾。延已方惴惴待罪,至是乃殊慰。

拆字》

1
拆字,亦作測字。拆則有分析之意,測則有推測之意,為占法之一種。任舉一字,觸機附會,以判吉凶,昔所謂亥有二首六身者,其權輿也。唐裴度征吳元濟,掘地得石,文曰:「雞未肥,酒未熟。」相字者解曰:「雞未肥,無肉也,為己;酒未熟,無水也,為酉。破賊在己酉。」果然。古亦謂之破字。《隋.經籍地》有《破字要訣》一卷,《顏氏家訓》謂即今之拆字。其術始於何時,不可考,或謂見於前人記載者,當以宋之謝石為始。周櫟園嘗著《字觸》一書詳論之。
2
拆正字、武字
3
蘇州上津橋朱某以家貧,圖入山自盡,遇仙,授測字一書,其驗如神。惟求之者必預定,日僅測一字,取銀一兩。懸牌門首,某日測某人字。吳三桂將反,向蘇藩庫借餉,時慕天顏方為藩司,躊躇莫決,延朱測字。告以故,朱曰:「請大人命字。」適几上有殘柬,慕即翻轉,指「正」字為枚。朱曰:「不可借。正似王字,王心已亂。且柬正面合几上,正而反矣,即反之兆也。」慕即拒之,果應其言。其子亦習父業,占驗不減於父,但非一日測一字也。某拈一「武」字問有子否,朱曰:「絕矣,一代無人,自此而止。」其人果無後。

拆因字》

1
乾隆丁卯,福建鄉試場後,士子謝廷光聞洪山橋有善拆字者,偕友人詣之,拈得「因」字,以詢鄉試之售否。曰:「國內一人,今科解首也。」友躍然曰:「我亦就此因字拆之。」曰:「此科恐無分,後有恩科,可望得志。彼之因,出於無心;君之因,出於有心也。」旁有一人方握摺扇,即以扇指「因」字曰:「我亦就此字一決之。」其人蹙然曰:「君扇適加因字之中,乃困象也,其終於一衿乎?」後各如其言。

拆墨字》

1
紀文達於乾隆戊辰捷禮闈,未廷對時,在董文恪公座,偶遇浙士,乃善拆字者。文達書「墨」字,乞占殿試名次。浙士謂之曰:「一甲無望矣。墨字上截似里字,以里字倒拆之,為二甲。四點為庶字之腳,士乃吉字之首,必可得庶吉士。」果應其言。其後文達歷官清秩,迭掌文衡。
2
拆董字、名字
3
乾隆戊子,紀文達以事獲譴,獄未決時,伴守之軍官精拆字,乃書「董」字叩之。軍官測曰:「君必遠戍。董字似萬千里也。」又書「名」字,軍官曰:「下為口字,上為外字偏旁,是口外矣。日在西為夕,其西域乎?」又問將來能否遇赦,曰:「字形類君字,亦類召字,必賜還。」又問遇赦當在何年,曰:「口字為四字之外圍,而中缺二筆,殆不足四年也。」已而果遣戍烏魯木齊,以辛卯六月賜還,一如軍官所言。
4
拆棊字、義字、風字、村字
5
范時行,蘇州人,乾隆時以拆字寓德清紫陽觀。所言不煩,而悉有意義。日以得錢六百為率,錢足,則謝客寂坐,有君平買卜之風。一營兵拈「棊」字,問終身休咎,范曰:「凡圍棊之子,愈著愈多;象棊之子,愈著愈少。今所拈是棊字,非碁字,從木不從石,則是象棊子,非圍棊子也。恐家中人口日益凋零矣。」其人曰:「是也。然此非所問,問日後何如耳?」范曰:「觀爾服裝,是行伍中人,乃象棊中之卒也。卒在本界,止行一步,若過河,則縱橫皆可行。以是言之,爾外出,方可得志。然卒過河,亦止行一步,亦不能大得志也。」
6
又有拈「義」字以問者。范問年若干,告之,范曰:「然則生年屬羊也。義字從羊從我,是止一屬羊之我耳,終身孤隻,不能有妻子也。妻子且不能有,他何望焉?」
7
又有一人以「風」字問妻所孕為男為女,范曰:「移中間虫字於右旁,則似虺字。《詩》曰:『惟虺惟蛇,女子之祥。』所孕必女矣。」
8
又有一業理髮者,盛冠服而往,拈「村」字問之。范曰:「木以長材為貴,一寸之木亦何所用。」其人以為道其剃刀之柄也,驚而失色。范曰:「凡事若能努力,則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君何必自墮其志乎?」後其人果發迹致富。

拆巍字》

1
乾隆己亥,江南鄉試題為「巍巍乎唯天為大」三句。胡元音望捷心切,同人守榜。汪某在座,見其神情迫切,戲之曰:「吾為君拆一字,如何?」元音口報一「巍」字。汪沈思良久,指畫再四,曰:「得之矣。上為出字之半,半出學也。偏旁有禾無乃,秀字去半也。有女無子,是半好也。加以魁字,有鬼無斗。其必中副車無疑。」越三日,揭曉,果以副榜第五名報雋焉。

拆道字》

1
乾隆庚戌萬壽恩科,進士為一百零二名,其中有江南三十名,安徽十名。會元朱文翰,歙縣人。胡先聲中三十九名。當未揭曉時,同人集翟公樹編修寓齋,公樹出一「道」字,問安徽進士可中幾名。先聲大言曰:「必中十名,且得會元,而自身亦應與焉。」同人詢以故,則曰:「道字已有進字框子,中首字,非會元乎?首字上兩點為八字,中一字,下自字,是為自身,合之,非十名乎?」越日榜發,竟如其言。

拆鸚字》

1
乾隆時,上海有沈衡章者,善拆字,問休咎者趾相接。一日,有罪犯越獄宵遁,捕役往問,拈得「鸚」字,沈曰:「鸚鵡,能言之禽也。舌慧而身不自藏,卒為人所縶。且鳥而嬰,羽毛未豐,其能遠逸乎?去此尚近,速捕可得。」問何往,沈瞥見雀跨後簷,曰:「可往後面廁中覓之。」如其言,果獲。邑令神其技,贈以「機測如神」之額。額懸邑廟豫園清芬堂之西偏,俗呼為董事廳者,即沈之安硯處也。

拆奏字》

1
趙介山、帥仙舟夙相契,在京同居,成進士。廷對前一日,蔣丹林往送考,介山舉一「奏」字,令拆之。蔣云:「二人在三人之中,君與帥君皆可望鼎甲也。」及臚傳,果然。

拆奩字》

1
太倉陸星農,名增祥。以殿撰出為道員,次湖南,鬱鬱不得志,蹭蹬以終。相傳陸應禮部試時,就拆字者為卜官階,陸掣得一「奩」字,云:「名居第一人,官不過三品。」蓋奩字俗書,上從大,大字分析之為一人也;下從區,中為品字,空其一面為三數也。歿後,嘉定黃翰欽孝廉宗起輓之云:「蘇內翰春夢一場,薄宦衡湘,回首觚棱經卅載;謝太傅東山高臥,屏除絲竹,等身鉛槧足千秋。」

拆章字》

1
武昌李某拆字有神解,有陳某艱於子嗣,值妻臨蓐,往問以「章」字。李云:「當為男,恐不育耳。」陳請其故,曰:「童字無根。」又有問其子之病者,以乳名六十,即舉「六」字問之。李云:「汝口說六十已是一卒字矣。雖去上一點,目前可望平安,恐終不免來年之憂也。」

拆死字》

1
張文達公之萬未遇時,嘗客杭州。會元旦,逐隊作吳山游,就日者問前途。拈得一「死」字,大駭,欲棄去。日者叩所問,曰:「科名。」日者就字端詳良久,因以「死」字之鉤抹去,寫「癸卯一人」四字,拱手賀曰:「大吉利,癸卯年當大魁天下。」旁有一友,見而奇之,即拈「死」字叩婚姻。日者蹙額曰:「不佳,不佳。怨偶無心,曇花一現,恐有騎省悼亡之痛。」友固無婦,一笑置之。明年,文達捷南宮,其友亦娶,伉儷甚篤,心恆惴惴,冀其言之不驗,而未幾竟歿。

拆榮字》

1
浙西陳鍾年善拆字,名噪一時。有巨賈吳某者,蘇人也,久商於浙。某日得家書,以妻病危篤,促之歸。吳憂甚,即訪陳就之卜。至則門已閉,吳叩之急,陳乃推窗而詢知來意。時方有一犬在旁狂吠,陳即語曰:「死矣。」吳厲聲曰:「字尚未拈,焉知生死!」陳曰:「頃者吾之口與汝之口交談,則為兩口,又加一犬,則成一哭字也。」吳懊惱歸,然未之信。翌晨再往,拈得一「榮」字。陳即詢所占之事,吳以妻病告。陳曰:「死矣。」吳詢所以,陳曰:「榮字,上部為兩火字,乃一對燭也;中為一座,臺之象形也;下為木字,棺木也。」吳聞言大驚,匆匆買棹歸,其言果驗。

拆口字》

1
有女郎將與人私,慮其未諧,而就拆字者問休咎,拈得一「口」字。問欲卜何事,女曰:「有一事,可得良好結果否?」拆字者曰:「依字而斷,恐無圓滿之望矣。欲成『可』字,無『丁』;欲成『如』字,無『女』;欲成『何』字,更無『人丁』」。

拆粉字》

1
鄂人方某幕游於外,一日接家書,以妻病篤,促歸,方猶豫不決。有友善拆字,往覓之。友曰:「試道一字,以定行止。」即應聲曰「粉」。友曰:「粧臺留半面,紅粉已分離,可速行,遲恐不及見也。」方急治裝,及抵家,櫬已在堂矣。

春秋筆日拆十字》

1
春秋筆者,孑然一貧儒,不知何許人,亦不詳其姓氏,以拆字為業。遨遊至信州,僦屋以居,榜門拆字,求卜者多踵廬求教,不如尋常術士之於街頭巷尾求取生活也。其人年四十餘,頗知書,吐屬風雅,論字多妙解,多奇驗。士大夫咸樂與遊,籍籍負時名。每拆一字,受錢二百文,日以十字為限,過此則閉門謝客。於是趨就占卜者,皆爭先恐後,朝暾初上,門庭已若市矣。

拆毅字》

1
沈文肅公以贛撫丁內艱,在籍守制,適左文襄創辦馬江船政局,製造輪艦槍械。議甫定,文襄移節督關隴,乃舉文肅自代。文肅令官紳分司廠事,官曰委員,紳曰委紳。同治某科秋試,榜前,集局紳之與試者澆榜,且曰:「諸君請拈一字,吾用拆字法占之,卜今年本局售者當有幾人。」某紳拈「毅」字,文肅曰:「毅者,其左體為『豕』字,豕為亥,二首六身,『几』字其『船』字之一股,『又』字復得『政』字之半股。船局委紳固有獲售者,其數殆六乎?」是秋,果中六人。澆榜者,榜前群飲之謂也。
2
拆四字、青字
3
大不同,某拆字者之別號也。光、宣間,寓常州城隍廟,設攤營業,名噪一時。有某店夥之紗帳被竊,薄暮始覺,往來拆。時大不同已收攤矣,因令隨舉一字以拆。店夥寫『四』字。大不同曰:「無妨,君所失為紗帳,今已有人懸於他處。君觀『四』字之形,固懸掛之象也。速覓或可得。」店夥曰:「否,否,君所拆者為真體『四』字,而余所舉者為草體『四』字,無乃誤乎?」大不同曰:「若然,則贓已難覓,僅可購備蚊煙一圈以禦蚊矣。」蚊煙一圈,亦象草體「四」字之形也。
4
又有一尼姑拈「青」字,令拆之。問何事,曰:「終生。」大不同曰:「清不清,靜不靜,出家恐不利。若立定主意,擇人而事,則尚有生育之望。」蓋「青」字之上半截似「生」字,而下半截則「育」字之底也。尼忸怩而去。有知其事者,則謂尼固不守清規,久有還俗之意也。

星命》

1
術數家以人生之年月日時推算祿命,謂之星命之學,始於唐之李虛中。但虛中止用年月日而不用時,至宋之徐子平,始以八字推算,故亦稱善此術者曰子平。其書或託名於鬼谷子,或託名於郭璞。
2
推算之法,以六十甲子分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之前三辰為陰錯,己卯、己酉之前三辰為陽錯。謂以天干配地支,所餘之數,甲為陽辰,故有陰錯;己為陰辰,故有陽錯,其日不吉。
3
八卦以乾坤喻夫婦,故星命家以男命為乾造,女命為坤造。婚禮以男家為乾宅,女家為坤宅,亦此義。

隔夜算命》

1
有曰隔夜算命者,凡以八字令其推算,必囑其人就坐案側而謂之曰:「君今日當來,我先夕已知之。尊造早推算,命書亦批定。今姑請以生年月日及父母存亡、兄弟有無,一切過去之事,詳述一過,以證我隔夜推算之當否。」迨其人如言,自述生平畢,乃啟其案上倚壁之書櫥,出一先期批成之命書示之,則與其人所自言者無不合。蓋其倚壁櫥後,有孔通至隔室,室別有人在。來客自述生平時,其人即如所言,筆之於紙。書畢,自孔傳入,宜其若合符節也。

夏某為陳某擇日》

1
諸暨店口鎮有陳氏之屋,遇火不燬。相傳國初有陳紫衣者,將建此屋,自至郡城,乞夏姓者卜日。夏曰:「請少待,為君擇之。」陳即出資為謝。夏曰:「既如此,請三日後來。」陳知其以酬謝之多寡為選擇之精粗,乃以白金百兩揖而進之,曰:「老朽一生辛苦,始有此舉,幸先生留意焉。」夏曰:「既如此,請一月後來。」及期而往,則曰:「日已選矣,幸勿稍有更動。」陳謹如所教。屋成而鎮上大火,前後左右盡為焦土,惟新屋巋然獨存。自是以後,歷三十餘次火災矣。至光緒時,陳氏猶世守之。而夏之子孫,亦尚以擇日為業。

星士為徐松岑推算》

1
徐松岑監丞元美,江都人。順治甲申、乙酉間,家中落,居北鄉湖濱,鬱抑不得逞。偶就村市星士問休咎,星士推干支列宿,舉指搖目,睨之曰:「死,命也。」松岑怒。星士復默算良久,瞠目大呼,謂:「不於身,必於妻子,請歸驗吾言。」松岑益怒,惘惘而歸。未三旬,其婦王夫人病死,二子繼亡,如星士言。遂賣田屋,營喪葬,家人各散去,餘一丱僮,使肩襥被從入郡。及北郭,反顧,則僮逸矣,棄襥被道旁五十步外,亦不追,自提襥被以行。隻身依故人,歌吟與涕泣常相平,而學日以進。

高特騁自知有子》

1
順治時,宿遷有高處士者,名踰駢,字特騁。授徒於湖東之陸氏,月一至家而已。一夕,語鄰僧曰:「吾占六壬,尚有一子,當歸了此事。」僧笑之。明年,果生子,命之曰晤,蓋與其婦僅一晤者也。

方進為張榮推算》

1
順治初,有方進者,判人休咎祿命均奇中。時巡撫張存仁與明兵夾江對壘,部卒有張榮者叩進推算,判榮以二月初二日當死於兵。榮懼,盜馬而逃,為邏者所獲。存仁鞫之,榮述進推命之故。乃逮進至,問曰:「汝推張榮今日應死,汝推自命若何?」進曰:「我命不死,但責三十板,枷三箇月耳。」存仁笑曰:「我偏不打汝。」竟將榮斬訖,方進枷號三個月。徧示合城云:「方今正在將士用命之秋,術士方進妄談禍福,煽惑軍人,以致張榮盜馬欲逃,除將張榮正法外,方進枷號三個月,以儆將來。」

劉德白自推命數》

1
劉公言,字德白。父瑜,明襲青州左衛指揮僉事。德白,其仲子也,生有異徵。少為文章,空明駘蕩,一洗程式熟爛之習。乃數踏省門,不見收,遂謝去舉子業,專肆力於詩古文辭。汲古之餘,旁及方術,尤邃於星命,以人始生年月日所值星辰,推人壽夭貴賤,不失毫髮。淄川韓允嘉累困鎖院,德白謂其一生科祿,皆會於戌,當於是年得舉人。韓以戌非鄉試期,疑之。順治丙戌,山左再開省闈,果為丙戌,韓果舉於鄉。及戊戌,遂成進士。
2
德白嘗自推命數,謂年七十當死,然不至藥裹糾纏,牀蓐淹頓,差異世人耳。歲在辛卯,年數適符,其老妻方借舂鄰家,德白閉門獨坐,及啟扉,死矣。

吳子纓為笪在辛推命》

1
句容笪在辛,名重光,順治壬辰聯捷禮闈,以丁艱歸里,過吳門,寓其同年姚茵穉家。一日,閒步至吳子纓命館,令推子平。在辛貌樸,而又布衣素冠,子纓為之布算,亦甚略,未及科名。推畢,在辛取子纓所持素扇,書高達夫「尚有綈袍贈,應憐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句,後題笪重光書。蓋以子纓牌板書「命友天下士」,書此詩以譏之也。子纓見之,惶愧無地。而在辛無怒容,一笑而別。至暮,其牌板已為人取去。隨有為之介紹者,餽銀十二兩,始還。

張某謂韓文懿當餓死》

1
吳人張某以星卜游公卿間,嘗許繆念齋彤以狀元。康熙丁未,繆以第一人及第,自是門外車馬遂不絕,張亦自高聲價,累致千金。時韓文懿公菼教授陋巷,託友人詢之,張厲聲曰:「此人來歲當死,猶問科名乎?」及文懿中會狀,張遂遁,不知所往矣。

何永錫自謂何如》

1
何萬年,字永錫,長洲人。父願良,善言命,多中,好酒,浮湛里閭,自得也。萬年讀父書,尤精其學。人來請者,必以實告,不妄譽人。然喜儒,常從諸生游,詗其生年月日時之干支,以決得第之早晚。秋榜將發,竊自計平生所決之必雋者,日造其門,詢消息,至而闃然,詫曰:「吾言必不謬。」即臥其家。已而吉語聞,則大喜狂叫,自謂:「何生何如也?」
2
韓文懿公少時轗軻,中年尤甚,星家多謂其老於諸生。康熙壬子春,文懿北行,永錫往話別,曰:「勉之,此行必捷。吾曩決子發科卯辰間,今以流年參之,在今歲也。」其他率多驗。而嘗謂文懿曰:「吾恨不讀書,然於星家言,窮日夜研尋,每進一年而知曩年之誤,雖不能悉中,後又安知今日言之非謬也。」又嘗語人曰:「吾決人科名,亦僅言其半耳。讀書不勤,安有俟命之理耶?」

史冑司精子平》

1
溧陽相國史文靖公貽直之父,字冑司,名夔,素精子平學。康熙辛酉,攜家入都,舟泊水驛,生文靖。冑司取其造推算之,謂當大貴。時阻風,舟不得行,乃登岸縱步。見一冶工家適生子,問時日,正同,心識之。後二十餘年,文靖已官清禁,冑司告歸,復經其地。欲驗舊事,自訪之,則門宇如故,一白皙少年持斤操作甚勤。問其家,即辛酉某日生者也。竟夕不寐,忽悟曰:「四柱中惟火太盛,惜少水以制之。生於舟者,得水之氣,可補不足。若生於鎔鑄之所,則以火濟火,全無調劑之妙矣,其貧賤也固宜。」

吳梅村精星命學》

1
吳梅村晚年精星命學,連舉十三女,而子暻始生。時婁東江孫華為名諸生,年已強仕,赴湯餅會,居上座,梅村戲云:「是子當與君為同年。」孫華意怫然。及康熙戊辰,暻舉禮部,孫華果與同榜。或贈梅村五十生子詩云:「九子將雛未白頭,明珠老蚌正相求。蘭閨自唱河中曲,十六生兒字阿侯。」蓋少妾所出也。璟後官兵科給事中。

印天吉為毛西河推命》

1
康熙戊寅,毛西河年七十八,京口印天吉為其推演命造。其八字為癸亥、壬戌、壬戌、庚戌,蓋生於明之天啟癸亥十月初五日戌時也。天吉謂八十五不死,當享壽至九十四。然西河竟以是年卒。時西河之姬人年三十二,為康熙丙午正月十六日子時生,其八字為丙午、庚寅、丁酉、庚子,蓋即曼殊也,亦令天吉推命,而殷殷以子息為問。天吉謂今年不育,則終無子矣。

嵇叔子為妻推命》

1
嵇叔子精子平,自謂官可四品,而夫人之祿位不稱。舉孝廉,即喪偶,媒妁盈門。叔子算其八字,俱以為不類。某富翁欲以女妻之,先以年庚付一術士推之,術士云:「此十惡大敗之命也。」翁以情告,術士曰:「試易之,何如?」因將生日移前數日,而時干亦易,通局俱變矣。翁乃付媒妁使往議之,叔子以手推之曰:「是恭人也。」遂成姻。任杭州太守時,妻受四品封。叔子卒後十餘年,諸子將為母稱七十觴,先期營辦,恭人笑止之云:「某日,非吾真生辰也。」因述其故,家人皆驚。蓋嵇氏父子為所紿者四十年矣。

星士為勵文恭所養》

1
靜海勵文恭公杜訥久不徙官,一日,世宗召問曰:「聞卿家養星士,卿亦自知何日大拜乎?」文恭惶恐謝罪。上曰:「此事有命,朕也不能作主。」尋轉吏部。於時常熟蔣文肅公廷錫方病篤,文恭固無恙也,忽腹熱如火,以雞卵熨之,旋熟,遂先文肅二日逝。

信莊二王生命》

1
信恪郡王如松、莊慎親王永瑺,同年月日生。莊後信數刻,互以兄弟稱。稽其生命,信先莊薨十七年。然其子恭王淳頴以復睿忠王爵,贈王為親王。莊親王無子,嗣其弟子承能。信恪王少封公爵,任工部侍郎等官。莊慎王少亦賜公,品級歷副都統等官。雖文武稍差,而升轉固如一也。

劉某為高宗推命》

1
高宗幸江寧,微服而出,遇星者劉某,戲就之推子平。劉排其生年干支,艴然色動,欷歔久之。高宗大異,問故。劉曰:「僕操星命之術,三十餘稔矣。自謂斷人休咎,無不奇驗如神。閒時亦將賤造流年推算,當小貴,二千石之祿不難致也,乃竟落拓如此。今見貴造,富貴極矣,即無乘乾馭宇之鴻福,亦當肩蟒腰玉,緣何反得與僕覿面耶?」高宗神其技,默然而退,後授劉以知府。

錢竹汀為僕推生造》

1
嘉定錢竹汀宮詹有一僕,服役多年,體魁梧而勤幹,竹汀恆倚重之。為推生造,謂必以軍功保舉,官至三品武職。久之不驗,疑之,因以其造錄寄欽天監,屬為之推算。覆曰:「某命果佳,如君言,然必生長北方。若生於南方,則終身僅能近貴而已,此所以給事君邸也。」

廖鴻章為郭肇鐄推步》

1
郭鳳池侍講肇鐄以丁艱歸,服闋,諸要人皆寄書,促北上。束裝有日矣,過其同年友廖編修鴻章,以行期商之。廖夙精子平學,為推步畢,驚曰:「一年之內,慎勿入都,若入,禍且不測。盡一年,則無害矣。」郭猶豫未決。而促行之書踵至,且聞上意嚮用甚隆,遂買舟而北。途次某鎮,有姻家邀之飲。郭已有酒意,復強之。主人觴政甚虐,雖不飲者,亦必以巨觴沃之。是日酣醉過度,歸至舟,憊甚,延醫無及,旦而卒。

王勿庵八字缺水》

1
歸安王勿庵侍郎以銜初生時,星家推算八字,謂其中缺水。或告太夫人曰:「必令小兒在漁舟上乳養百日以補之。」乃召一漁人婦,畀其錢米,寄養百日焉。

汪成命造相同》

1
人有生同年月日時而命絕不相似者,星家言所生之地有不同也。汪文端公廷珍與成少司馬書之年月日時,無不相同。汪進士及第,成猶舉人;汪官六品,成則五品;汪官五品,成則四品;成官侍郎,汪則三品。及汪官尚書,而成猶侍郎,其爵位猶不甚相遠。所可異者,汪、成面貌亦酷肖,二人丁內外艱之年歲亦略相同。

戴簡恪為泥孩推命》

1
開化戴簡恪公敦元精星命學,為人推測,恆多驗。一日,奇想天開,屬玩具肆中人製小泥孩若干,並記其捏成之年月日時於背,為之推命,以記於別紙。製成攜歸,給家中小兒,使佐嬉。及其碎壞,出別紙證之,驗者乃十而八九。

羅養齋精星命》

1
羅養齋,名浩,僑居海州之板浦場,與凌仲子廷堪為戚。經史書數,無不涉獵,尤精星命之學。嘗曰:「自李虛中以來,均以富貴貧賤壽夭定命之高下。吾則以賢不肖為之經,貧富壽夭為之緯。賢者雖貧夭,命為上;不肖者雖富壽,命為下。」人多迂之。

某筆帖式命有一日之榮》

1
道光時,滿人某嘗以其子之生造使術者推之。術者推算良久,曰:「怪哉此子!所居位無上。雖然,一生窮困以死。」某以為戲己,怒而去。後其子長,為太常寺筆帖式,貧甚。適署中需人為遣兒,輒應其召。遣兒者,凡遇郊廟、耤田大典,前期大演禮,有司恐儀式有誤,輒以一人為主者。其人衣服破舊,然行止拜跪,與主者無異。自王公大臣以下,向之行禮,亦與主者無異,固一日之榮也。然必筆帖式之貧乏者為之,他人皆不肯為,以為折福,為之必致病云。其為此,每次得京錢八千而已。

以河洛數推命》

1
有演河洛數者,推測祿命吉凶,悉有驗。或艷其術,叩之,則吐實曰:「其數,設一時為十刻,刻三分,以之考其父母、兄弟、妻子存沒多少之數。稍誤,則曰:『非此刻此分也。』凡三十分,屢遷而得其詳,而後按所得以衍之,可無失矣。」其數之辭,則以千百為隱語而係之以卦。如中人也則以中孚,富人也則以豐以豫,貴也則以鼎以泰,好鬬則以訟,疾則以損。諸生也,甲乙榜也,戎行也,緇、黃、醫、巫也,農、工、商賈、隸役也,皆有卦以係之。乾以係父,坤以係母,同人以係兄弟。推而廣之,無有遺者。又分年遞載於所係卦之下,故取之左右,皆如其人,實皆刺探察視,以售其術也。

以蠢子數推命》

1
道光以前,山西有以蠢子數鬻技於都中者,言人之貴賤窮通,頗有驗。其於湘人劉協揆之降調升復,語皆符合。
2
武陵趙文恪公慎畛曾就其人而詢之,乃知此數於國初由關東傳至山西,原書八箱,五箱損於水,遂有無從檢查之八字,即諉之此沈失之數。但云傳自邵康節,然宋以前即能測定滿洲姓氏耶?如瓜爾佳氏、鈕鈷祿氏者,皆能算出,即可知其偽矣。

張立帆自算命》

1
張立帆以精通天文名,咸豐庚申春,蘇州失,崑山繼陷,粵寇所至,遷避一空。張獨留不去,且為之贊畫一切。或問其故,張曰:「吾夜觀天象,知清運已衰,太平天國當起而代興。千載一時,機不可失。吾嘗推算命理,行年五十當貴,意即在此乎?」張嘗為粵寇籌餉,邑中富室按名勒派,不允,則拘而敲扑之,故皆銜之刺骨,粵寇亂平,遂為怨家告發。張大恐,傾家營謀之,乃免。後有人問以太平天國天象如何者,張輒搖首太息曰:「氣數,氣數!」

徐式如為潘兆芙推命》

1
松江徐式如孝廉良鈺精青烏家言,尤長於推算之學,顧多作隱語,不欲明以示人。其里人潘兆芙方以明經應秋試,踵門求推命造。式如不語,惟書「和」字示之,人皆不解所謂。後潘落第,始恍然曰:「此所謂名利兩不成也。」自是遂屏棄帖括,壹意為善,以終其身。

瞽者推算如神》

1
光緒時,淮安鄉間來一瞽者,推人年命如神。有李氏子就之推算,瞽決其一生足衣食,無刑禍,有子女各六,然當有兩妻。李笑曰:「吾農家子,不鰥足矣,焉有兩妻。」瞽曰:「不然,命如是也。」又有陳叟者延之至家,悉以其家人年命使推之,一一不爽。至其女,則曰:「偏房,命也。」叟怒曰:「老朽薄有田產,何至以女為人妾。」瞽曰:「不然,命如是也。即不作妾,亦非正妻。」已而李氏子娶于趙,甫六月,生一子,鄉里姍笑之。李之父懼為門戶羞,歸之於母家。趙女固貞淑,母家知其無他,然六月生子,無以自明。請反,不可,乃留之,仍撫養其子。而李氏子所續娶者,叟女也,甫六月,亦生一子。於是趙女之父母兄弟,咸譁於李氏之門曰:「爾謂吾女不貞,故六月而生子。今陳女亦六月生子,何也?留則俱留,逐則俱逐。一留一逐,行且興訟。」李父子無以為計,其宗族姻戚咸謂其父曰:「若子兩娶,皆六月而生子。趙、陳兩姓,清白舊家,兩女亦皆端好,必無他故,是無可疑者也。宜迎趙女以歸,使與陳女以姊妹稱。」而陳女顧長趙女一歲,趙猶忿爭,乃議不以長幼為次,而以先後為次,姊趙而妹陳,事乃定。兩女皆婉娩,頗相安。俄各受孕,逾期不育,至十二月始生,則皆女也。嗣後男女相間而生,生男皆六月,生女皆十二月,群疑盡釋。兩女各生三男三女。李氏子果有兩妻,子女各六,叟之女果亦如偏房矣。

四庚辰》

1
年月日時干支俱同者,六十年中,惟甲戌歲有甲戌月、甲戌日、甲戌時,乙酉歲有乙酉月、乙酉日、乙酉時,丙申歲有丙申月、丙申日、丙申時,丁未歲有丁未月、丁未日、丁未時,戊午歲有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時,己巳歲有己巳月、己巳日、己巳時,庚辰歲有庚辰月、庚辰日、庚辰時,辛卯歲有辛卯月、辛卯日、辛卯時,壬寅歲有壬寅月、壬寅日、壬寅時,癸亥歲有癸亥月、癸亥日、癸亥時。然甲戌之歲必有甲戌月,甲戌之日必有甲戌時,而甲戌之月不能必有甲戌日,其餘皆然。故遇此,難也。光緒庚辰三月十三日日加辰,是為庚辰歲庚辰月庚辰日庚辰時。杭有楊翁者,精於叢辰之學,死後營葬,有術者為擇此年此月此日此時,取四庚辰也。他術者以為不可用,議改用初六日癸酉。其家以翁素精此術,乃就其靈前拈鬮決之,竟拈得四庚辰者,遂用以葬。丁松生與執紼焉,還過俞樓,為俞曲園言之。

趙展如信星命》

1
趙展如尚書舒翹生平以服膺宋學著稱,而酷信星命家言。其以鳳陽守舉卓異入都引見也,四川司舊同僚觴之陶然亭。酒次,趙暢論董氏正誼明道之說,且曰:「諸君今日皆候補主事也,然須存一終身此官之意,非惟不冀得京察,簡道府,且並不冀題升郎員,甚且併補缺之希望而亦斷絕之。必如此,乃可謂正誼不謀利,明道不計功。董子一生,得力如此。宋、明諸儒,得力亦不外此。諸君能身體力行,庶可合名儒名臣而一之矣。」趙語未畢,忽某編修至,編修故深通星命家言,趙自謂弗及者也。甫就坐,趙即呼某曰:「君於吾造已細推否?吾究以何時可升道員?實告君,果命中三年內不得升缺者,吾即由此歸秦,不復出矣。」因屈指自計一麾出守,已歷六年,尚不獲遷一秩,言之憤然,若有餘憾。座中人皆匿笑,趙弗覺也。

陳石遺為楊惺吾推命》

1
宜都楊守敬,字惺吾,治地理學甚精。生平敝精力,為《水經注疏》一書,舉全、趙、戴諸家繆誤,摧陷廓清,無所於讓。方年六十餘時,常汲汲顧日影,慮不得上壽,不及成書,請其友人陳石遺以子平法算之。石遺謂可至耄耋,且曰:「君軀幹修偉,豐髯,聲如洪鐘,神似畫像毛西河、冒巢民,於相法亦享高壽。」則大喜。後十餘年,與石遺相見於京師,則急出《水經注疏》稿本相質曰:「吾書幸已成,泰半為弟子能生助屬稿。山東刻工廉,已半付寫定矣。」
2
日者為袁忠節、樊雲門談命
3
光緒庚子三四月間,袁忠節公昶與樊雲門布政增祥至京師琉璃廠,就日者談命。日者謂樊驛馬星發動,樊問何方,曰:「在西。」忠節曰:「我何如?」曰:「君後未可量。」以死事言之,未可量者,廋辭也。

星士為易實甫推數》

1
光緒朝,易實甫觀察順鼎游宦河南,遇一星士,推為鐵板神數,言其以前經歷,無一不驗,推至五十七八歲時,有兩句云:「賴有吉人扶,當今復用吾。」

揣骨聽聲摸笏》

1
唐時有瞽者龍復,以揣骨、聽聲、摸笏,判人休咎,定人祿命。久之而摸笏之法失傳,瞽者僅能以摸骨、聽聲為事矣。

相名》

1
相名之說,謂就人名所取之字,相其體之欹正疏密,音之陰陽清濁,義之吉凶向背,可以定其人之窮通貴賤,然實與摸骨、聽聲、摸笏等術,同其荒誕也。

術士相梁谿父》

1
錢塘梁谿父,為文莊公詩正之尊人,少為名諸生,與同輩詣一術士,問曰:「得一第乎?」答曰:「不僅是,更向上。」問曰:「官翰林乎?」答如前。又問為京堂耶?卿貳耶?俱如前。問曰:「然則作相矣?」曰:「真者不能,假者可致。」同輩曰:「蓋協辦耳。」後終老明經,而以文莊貴,受大學士封。

范文園工相術》

1
海寧范騋,字文園,善相。嘗謂武進周清原、吳江徐釚皆當不由科甲入翰林。至康熙己未,周、吳果皆以宏博及第,授檢討。
2
海寧邑城有隙地,或塑太歲像以祠之。范以為威儀具足,應享巍峨。未幾,遂成巨剎。又謂嘉興千佛閣之肖型,其貌慘戚,當厄於火。已而果然。

陳文勤有乞丐相》

1
海寧陳文勤公世倌秉賦甚薄,每日飯不過一甌,或啜蓮實少許,即可度一日,而年躋大耋。京師嘗有一瞽者善揣骨相,文勤與史文靖相國屏車騎往訪之。瞽者揣文靖未半,即跪而呼曰中堂。洎揣文勤,則曰:「此乞丐也。」文靖呵之曰:「此陳中堂也。」瞽者揣之良久,又抱其身搖之,愕曰:「真乞丐也,烏得欺我!」文勤笑曰:「豈以我無食祿之故耶?」

僧為羊山朱氏看三世相》

1
國初羊山朱氏,蘇州申衙前富人也,素豪侈。一僧叩門請見,朱出迎,貌甚古,延坐,問何來,僧曰:「吾與君同坐空山修行,君忘本來面目,特來點化耳。」命取三盆水來,曰:「請看前生。」朱視水中,一老僧也。次看今生,宛然朱形容也。再看來生,一瘋丐也。朱大詫。僧曰:「若再不悟,暴殄天物,雖欲為瘋丐亦不可得矣。」遂去。朱遣人尾其後,至市,忽不見。

吳三桂看相》

1
吳三桂久蓄異志,居常鬱鬱不樂。羽士某相術為滇中冠,嘗至省,三桂使人召之,不至,迺微服詣之。某熟視良久,謂之曰:「君狀貴不可言,然頰下有紋,主後不昌,殆無嗣乎?」三桂大恚。既而使覘某,將殺之,則行矣。自是,三桂每日必攬鏡視紋,深自怨憤。或慰之,且力言某之妄,三桂始釋然,而異謀日亟矣。

相王樓村》

1
寶應王樓村修撰式丹生而頂有異香,經月不散。稍長,耳白過面。相者曰:「當以文名天下。」

相李寅伯》

1
李寅伯上舍暾,鄞人,杲堂子也。杲堂艱於嗣,年四十後,始舉寅伯。初墮地,面部有如小耳者數十,為去之。稍長,左頰有瘢,作鴉青色。有相者見之曰:「此海外阿羅漢化身也。」

相陳其年》

1
陳其年檢討維崧年四十餘,猶困於諸生。一日,過京口,有術者謂之曰:「君年過五十,必入翰林。」梅杓司因贈以詩曰:「朝來日者橋邊過,為許功名似馬周。」康熙己未,其年以諸生應博學宏詞,薦授翰林院檢討,時年五十六矣。

史瞎子揣骨聽聲》

1
順、康間,浙東有史瞎子者,遇男子則揣骨,遇女子則聽聲,言休咎,多奇中。
2
年遐齡有二子,曰希堯、羹堯。希堯,嫡出也。某歲,遐齡以內擢都統入覲,聞史適在都,因召之入邸,令相希堯。曰:「一品官也。」時羹堯方就撫於遐齡之僕,已為史所見,即告遐齡曰:「頃在門房相一兒,他日當位極人臣也。」遐齡大詫,即呼閽人入,詰之,以某僕之養子對。立召之至,詢何來,僕乃備述始末。蓋遐齡之夫人妒而無子,希堯未生時,遐齡通於婢而生。夫人覺,逐婢棄兒,兒遂為僕所養。至是,遐齡見其狀甚雄偉,乃告之夫人,撫為子。其後果掌大將軍印,如史言。
3
徐文定公元夢撫浙時,其孫舒文襄公赫德方丱角,而休寧汪文端公由敦以諸生為之師。文定令史相師弟二人,史曰:「皆大位也。」舒為世家貴公子,其顯達固意中事。文端則寒諸生,念不到此,意謂史特因弟以及師,聊作周旋語耳。是夕,史獨悵悵,至書塾,謂文端曰:「君勉之,將來官職聲名在主人之上。」文端益惶恐不敢當。史曰:「非讕語也。君寒士,諛君,何所利?正以我之命,某年當有厄,某年當得脫。計君是時已登顯仕,我之厄或由君而解,故鄭重相託,君是時幸勿忘今日言,當力拯之。」
4
已而或進史於世宗,奏對後,忽奉旨發遼左為民。至高宗御極之十年,詔軍流以下皆減等發落。時文端果為刑部尚書,乃檢史舊案,則係特旨發往,不載犯罪之由,同列多難之。文端以其罪不過軍流,正與恩詔相符,乃奏釋焉。既入京,仍客文端第,則益自韜晦,不肯言禍福矣。
5
乾隆庚午,文端長子承沆方應舉,文端夫人望之甚切,請史決之。史曰:「即當得六品官。」六品者,惟翰林修撰及部主事。時文端方直禁近,子弟若登科第,必不至分部,其為修撰無疑也。母夫人方竊喜。無何,文端為是科主考官,承沆迴避不得試,群以史言為妄矣。其冬,特旨賜文端蔭一子,承沆果得主事,官正六品。
6
相蔣文恪、陳畬堂
7
雍正初,陳畬堂在京,寓其舅氏汪某半截衚衕邸中。蔣文恪,舅之婿也。乙巳孟夏,蔣自內城出,曰:「聞琉璃廠有河南僧善相,曷同往試之。」時陳年二十三,蔣年十八。既至,僧目蔣曰:「好門第,讀書家兒也,當然中舉,中進士,點翰林,主文柄,登大位,一路功名到白頭。」次相陳曰:「二人門第不相上下,但彼安享富貴,君則困頓拂逆,雖極臥薪嘗膽之苦,不過得一小功名而已。惟神凝氣歛,筋骨堅定,大壽可期。」酬以相金,曰:「本不應受,越二日,當迴首,買柴作荼毗資耳。」陳異之。至第三日,遣僕往覘,僧果圓寂矣。久之,追憶其言,皆驗。

相莊培因》

1
莊培因,名存與。嘗偕某上舍自裘文達公曰修齋中飲歸,同詣千佛寺,訪江西某相士。某即與莊互易帽,同車行,時已有人報知相士矣。及至廟,莊謂易帽恐涉輕薄,仍各冠自冠以進。相士遂言上舍為狀元,歷巡撫、尚書,而詆莊為貧賤,不列於仕籍。即日聲名大損。

顧禮琥相人》

1
乾隆時顧禮琥以舉業雄吳中,從游者常百人。善相士,嘗貽書京師故人,謂其所授業二生,為吳門雙璧,後起之雋。後兩人先後通籍,均以第一人及第,蓋即潘文恭公世恩及吳廷琛也。

嵇文恭善風鑑》

1
嵇文恭公璜善風鑑,百不失一。嘗主乾隆乙未會試,揭曉,中式者初見,即鑒別無爽。分兩日讌之,前一日皆丹毫簡用者,內有二人不符,由途即選。次日所延,則盡歸班矣。嘗言乙未一榜無宰輔,惟許紫垣、孫寄圃,一內一外,祿位崇厚,後果然。又嘗言金蘭溪必為臬司,後果由臬司官大司寇。曹顧崖城病右手,慮大考不能作字,欲乞假,文恭曰:「不出三年,當至二品,豈能去耶?」曹後以學士督學山左,洊擢少宰。

楊柏溪精相術》

1
臨川楊柏溪中丞頀精相術,乾隆甲辰,成進士。臚唱前一日,新進士會集乾清門外,乃徧相諸同年,謂友人曰:「今科榜眼、探花,當是南北二邵。謂餘姚邵瑛、天津邵玉清。第一人未見,何歟?」嗣見一人脫帽箕踞,獨坐金缸旁,乃拱手賀之曰:「龍頭在是矣。」亟詢姓名,則會稽茹棻古香也。少頃,傳前十卷引見,以次唱名,鼎甲皆如其言。柏溪既通籍,旋告歸。嘗自言十年不甚佳,遂家居十年。既出,即補郎中,旋擢道員至開府。
2
柏溪甲辰之捷,出紀文達公門,曾語文達曰:「師入閣愈遲愈佳。」文達年八十二,始拜協揆之命,僅十七日,即捐館矣。
3
錢塘許文恪公乃普少時謁柏溪,柏溪曰:「爾一甲一品相也。」文恪憂不壽,柏溪曰:「若骨法蒼老,必享大年。」後文恪果一甲第二人,仕至吏部尚書、太子太保。

相王述庵》

1
王述庵侍郎頎而長,玉樓齊聳。微時,相者指為窮相。及後告假歸里,則市人又驚相告曰:「王公為鶴形,所以貴也。」

顧鶴鳴因相人斃命》

1
顧鶴鳴,常州人,善相人術。在吳越間,所至傾動,久著聲稱。嘉慶乙亥客滬,下榻豫園,言人禍福,率多奇中。有無賴子陶奇山者,一日亦往相。顧言其面某部位隱起殺紋,直透眉際,將遭獄訟之厄,且云不出三日,若不驗,此後亦不再相人矣。其言過切直,觸陶怒,突起揮一拳,不意適中要害,隨擊而斃。鄰人繫陶送縣,獄成,果擬抵。

相戴文節家人》

1
印梅大師,楚人,年六十餘,廣顙長髯,住杭州報先寺。嘗自言入定,頓悟相地、相人諸術。徧相戴文節公家人,咸驗,非世俗相法也。文節時方四歲,出見,師曰:「此非常兒,宜為吾弟子。」遂度為沙彌,題名妙元。八歲,六月,冒暑訪文節之尊人,語之曰:「翼日乞詣寺,然不可攜吾弟子來。」再四屬,卒不言何事。詣,則已沐浴更衣坐化矣。眾檀越悉在。蓋豫知時至,約送入龕,又不欲小弟子見自相也。

相村夫牧豎》

1
道、咸間,長沙某甲研究麻衣柳莊之法,垂十餘稔。一日,忽語人曰:「比年以來,所見村夫牧豎,多文武大吏狀貌,安得如許官職位置若輩?」遂疑其術,舉所有書籍,付之一炬。未幾,粵寇亂起,楚軍、湘軍興,薦剡纍纍,三湘子弟居其十九,人始知其術之不盡謬也。

凌厚堂以相人術自負》

1
凌厚堂廣文堃頗以相人術自負,謂一望即可決其貴賤壽夭。何桂清撫浙時,凌以教職考驗。何語凌曰:「君昔相我之言,今已皆驗,請再視異日如何?」凌曰:「公今留下部髯,於法當斬首。」何怒,揮之出。越六年,何果以失守罪伏法。

曾文正好相術》

1
曾文正公國藩好相術,嘗云昔年求觀人之法,作一口訣云:「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脣。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又云:「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2
文正官京師時,郭筠仙侍郎嵩燾主其家,亦喜談相。文正誚之曰:「君好談相,相人乎?自相乎?」捻寇初平,淮軍駐徐州,文正往閱操,諸將入謁,中一人形貌魁梧,衣冠整潔,注視良久,入謂幕客曰:「某弁體氣充實,無夭折之理。時方承平,無戰事,何其神氣若將死之人乎?」後不十日,某弁果以墜馬殞命。

相官文恭》

1
大興汪星槎司獄瑾善風鑑,嘗相官文恭公文,謂其前生為苦行僧,今世當享厚祿。及被曾忠襄所劾,朝廷遣使往勘,或以此詰之,則曰:「無傷也,行入相矣。」已而果然。

騰雲龍論相》

1
騰雲龍,相士也,不詳其姓氏里居。工翰墨,善風鑑,語言嫻雅,有儒者風。壯年從粵寇洪秀全遊,才識邁眾,頗倚之。洪敗,家室遇害,遂隱於相以終老。浪跡江湖,自號曰騰雲龍,蓋自喻也。
2
騰初至沔溪,日賣技鄉村間,所言吉凶禍福,多不期而中,名噪於時。有富商某就之相,或語之曰:「某,封翁也,性慳吝,非面諛不能獲厚報。」相士笑頷之。及某入座,猝然曰:「君壽不踰顏子,能捨家之半行慈善事,或可中壽。」某怏怏去。論者責其贛直,則曰:「相形不如論心,非古語乎?相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相善而心術惡,終必為小人。君子之謂吉,小人之謂凶,荀卿之至論也。吾矯某之吝,而使之捨私濟公,相其心耳,流俗人烏足以語此!」時知名士王鑑林耳其言,不類江湖客,揖而叩其術,謙遜不遽答。既而曰:「相人術,古無有也,學者所不道也。世俗稱妖祥休咎,乃誑語欺人耳。以吾粗讀詩書,藉以戒人則可,假以欺人則不可。」王曰:「然則言必有中,何歟?」騰笑曰:「仲尼面如蒙倛,周公身如斷菑,禹跳湯偏,堯舜參牟子,不以貌陋減其志意,而名垂萬古矣。彼桀紂長巨姣美,為天下之傑,卒至身死國亡,遺臭後世,豈相形者所可以妍媸論耶?」王唯唯,知其為屈於遇而託於相者。間且造其室,訪問家世,則顧而之他,絕不一言。旋亦去沔溪而他適。越十載,復來,已祝髮為浮屠,駐錫於杜浦寺。未幾,適有喪親而強之招魂者,固辭不許,鄉人怒而敺之,遂雲遊不知所終。

劉壯肅喜談相》

1
光緒丙戌,劉壯肅撫臺灣,其奏議公牘,雖有幕僚,時亦自為之。性最輕武人,畜視之。既為疆吏,則又輕疆吏。獨重京曹官,禮知名士,而喜談相。一日,有相士諛之,謂當秉國鈞。壯肅唶嚄曰:「余,武人也。為督撫,已破格,安有為相理!」相士力言法當爾。壯肅曰:「果爾,天下事亦殆矣。」麾之去,命賞五十銀圓,顧曰:「他日果驗,再賞五百圓也。」壯肅嘗自言五十六歲又當革職,六十歲當死,已而果然。

以相術擇人》

1
相士鄭某為提督紹宗子,當粵寇亂時,粵有兩人起家軍籍,皆為大將,一方曜,一即鄭也。鄭有幕友精相術,兼擅一切望氣及奇門六壬之學。當時遊諸將間,即相鄭提督之面,謂可與終始,因久依之,鄭果傾心相待。其任用偏將,往往聽相者暗中抉擇之言,而所向有功,蓋用徐中山語命將必得有福之人,可倚其福命以相與有成也。鄭子奇其術,因奉為師。幕友亦盡心教導。既習二三年,茫無頭緒,其師恆令隨目之所見以意斷之,而後由師指授。久之始覺別有門路,越八年,乃盡其奧。

李若農精相法》

1
李若農侍郎文田以精相法聞,嘗相許仙屏中丞振褘,決其官位當撫而不督。時許方任寧,藩旋授河督。許戲云:「我自督而不撫,若農將謂我何?」後調任廣東巡撫,開缺而終。

相同學》

1
光緒庚子,粵中某塾受業者數百人,一生徧相同學曰:「數百人中,不乏科名之士,然今秋獲雋者,竟無一人,何耶?」尋奉諭旨,以拳亂停試。

趙展如知相》

1
趙展如撫蘇時,元和陸鳳石相國潤庠以祭酒丁艱回里,服闋入都,趙餞行於署。酒酣,趙頻顧陸而歎息。陸疑趙心有不愉,堅叩其故,趙慨然曰:「某所以不樂者,以君為末代宰相耳。」陸憤然曰:「君既知相,自視如何?」趙曰:「此無他,某終不得善終。」及趙內用,任樞要,光緒庚子拳匪之亂,竟列罪魁,恩賜自盡。

相恩藝棠》

1
恩藝棠中丞銘之撫安徽也,陛辭出京時,於正陽門外遇一相士,使相之,則曰:「氣色大佳,然宜防意外之禍。皖中控扼南北,為江防孔道,必引用識時之士以自輔。」恩謂其不阿,以重金酬之,曰:「世方多難,疆吏盡職,端在練兵。欲練兵,尤在識拔奇才。此去,吾知所以報朝廷矣。」至皖,徐錫麟方以道員待次,每見必獻策,並獻倭刀。恩大器之,命教練新兵,總辦督練公所,卒以巡警學堂畢業日發難,為徐之手槍轟死。

李半仙相喇嘛》

1
術士游行四方,其能燭幽洞顯者,大抵暗中有人指點,其切口曰忖點,蓋忖度其人之大概而指點之也。然為之忖點者,須為土著,始無不中。保定李半仙以相術鳴,宣統時,設硯於京師之東安市場。一日,來一中年人,氣宇軒昂,倩李談相。李極意獻諛,決之為部員,其人微笑不語。俄而忖點至,急以切口遞消息與李,李不得已而更諛之曰:「以君相言,官品何僅至此,某年當進位督撫,某年當入閣拜相。」既而驟以手摘其冠曰:「大和尚,爾誑我,我亦誑爾,此所謂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言已,大噱,觀者為之譁然。蓋來相者,乃雍和宮之喇嘛也。而李半仙之名乃益著。

看陽宅陰宅》

1
許叔重之釋堪輿二字也,以堪為天道,輿為地道,而後世乃稱相地者曰堪輿家,是專就地言之也。且以其相廬舍為看陽宅,相墳墓為看陰宅。

大將軍》

1
俗以太歲所在之方,與所食之地,依地支十二字,每年挨移。凡於所在之地,起土興工,則所食之地必有死者。例如太歲在子,歲食於酉,子地興工,則在酉之家必遭其殃。欲免其殃,須用厭勝之法。又所在之地有遷徙者,犯之必遘災,術家謂之大將軍。

世祖知堪輿》

1
世祖嘗校獵遵化,至後為孝陵之地,停轡四顧,曰:「此山王氣鬱蔥非常,可為朕壽宮。」因自取佩韘擲之,諭侍臣曰:「韘落處定為穴,即可因以起工。」後有善青烏者視之,相驚以為吉壤也。

張曼胥謂王氣在遼左》

1
南昌張曼胥,名儲,明大學士位之弟。醫卜、堪輿、風鑑之術,靡不通曉。明萬曆時,遊遼東歸,語人云:「吾觀王氣在遼左。又觀人家葬地,三十年後皆當大富貴,閭巷兒童走卒往往多王侯將相,天下其多事乎?」人以為狂。既而世祖入關,從龍勳佐,果皆遼左產也。

廖應國精堪輿術》

1
廖應國,興國人,精堪輿術。從其叔覺先徵君北上,依遠祖金精山人之術,覓山水,得密雲一穴,覺先喜曰:「葬此,初出三品世襲,後當開府,且有登甲第而司台衡者。」遂以葬郎永清之先人。復命應國尋龍口外,至紅羅山,應國寫其山圖返報覺先,以再得吉兆頓首稱賀。既而應國又出藩王祖墳圖,覺先曰:「此冰山也,十年內立見其敗。」已而果然。

閔崑岡通堪輿術》

1
廣濟閔德裕,字崑岡,通堪輿術。嘗衣短後之衣,戴茅蒲之笠,躡芒織之屨,徧走山川原隰,相其陰陽,察其泉脈,而準以龍砂八六之說。其合者,歸而圖其形,識其區,以俟求者,不待指畫口授而可按籍索也。

董華星相宅》

1
董華星,名達存,乾隆壬申進士,精六壬奇門。初,壬申將會試,須僦宅貢院前,趙甌北與約同寓。時趙客汪文端公第,文端為其賃一宅,趙不敢卻,乃囑妻弟劉敬輿與董偕,董所親擇者也,符天藻亦與焉。二場後,趙詣董,私詢以寓內當中幾人,答曰:「三人俱雋,恐符或失之。蓋夜臥須各按本命定方位,而符懷疑,不我從也。」出榜,董、劉果成進士,趙與符落第。
2
江蘇巡撫莊有恭嘗延董相衙署,董為改葺數處。既落成,莊將出堂視事,董止之,為擇一吉日時而出。屆期,坐甫定,轅門外忽傳鼓報喜,則加宮保之信適至。康方伯基田令昭文時,以家有子弟應秋試,預叩董。董詢其先塋何向,教以塋之某方立一燈竿,子弟之某年生者當發解。已而果然。

長蛇注穴》

1
堪輿家之看地也,輒以某形某像定吉凶。吳門汪廉訪圻少孤露,年二十餘,課徒自給,在陽山教授數年。以父母未葬,出二金,買一瓜山絕頂之地,峻險異常。葬後,遊京師,冒宛平籍,入泮,連捷中進士。不二十年,官至雲南按察使。因思父母墓在山頂,不易祭掃,乃託所親就山下築石路一,蟠曲而上,費至二千金,甚堅固。一日,有形家過其墓曰:「此穴如燕巢梁間,今築甬道,則如長蛇注穴,禍不旋踵矣。」未幾,果以虧空事謫戍,家產入官。此乾隆庚子事也。

周八瘋子為梁構亭營度居宅》

1
錢塘梁構亭尚書肯堂,初以咸安宮教習得官,揀發直隸,由邑令洊歷至總督,高宗眷禮優渥,錫賚便蕃,為同時疆吏之冠。嘉慶丙辰正月與千叟宴,有御製、御書之賜,鄉里榮之。後守護裕陵二年,家人意惴惴。有周八瘋子者,精壬遁厭勝之術,故為構亭所敬禮。至是,為營度其里中居宅,曰:「吾必使尚書生入此室也。」未幾,果以原品回籍,至家七日而卒,年八十有五。

王伯舒好青烏家言》

1
仁和王伯舒廣文遲,道光時人。規行矩步,歷為郡邑記室,無絲毫干請,長吏皆賢之。家在杭州一畝田,背郭面河,門多野趣。歲晚歸來,蕭然一室,人罕接其面。獨好青烏家言,尋山問水,樂而忘倦。

談風水者謂弓去靶》

1
京師賢良門外有河,河有橋,式如弓背。道光時,宣宗閱射,箭鵠設於橋西河邊,射者立橋北,北向而射。每發矢,宣宗右顧,以視中否。歲己亥,橋拆平,鵠於橋南,對寶座設焉。射者立橋北,面西向而射,以免右顧之煩也。談風水者謂此橋架河上,如弓之有靶,今拆平,則弓去靶矣,恐我武不揚也。至明年,遂有英人之擾。

董晉卿治陰陽五行家言》

1
董晉卿副貢士錫好治陰陽五行家言,殫心者數十載,嘗曰:「世之言奇門、六壬、相墓者,皆各自為學,吾獨求其原於《易》以貫之。然求之愈深,聞者且駭,恐世之卒莫予知也。」

尹和白喜談堪輿》

1
湘潭尹和白,名金陽。喜談堪輿,謂古所傳疑龍、撼龍之經,確有是理。每春秋佳日,輒與友人徒步走數百里,不以為勞。

塔忠武墓犯鄰墳煞》

1
忠武公塔齊布墓,在薊州街迤北。萬壽寺西。墓左一碑,鐫御製文;墓右一碑,為湘紳建立。御製碑文應立墓左,時有堪輿家言,此墓右犯鄰墳煞,碑立其右,即於鄰墳不利;若立左,則於己墳不利。忠武之弟倭什布曰:「利己傷人之心,素為吾兄所鄙,安能希我利而嫁禍於人,況御碑應立墓左,不可易也。」忠武無子,倭以己子嗣之。未幾,嗣子故,倭亦故,嗣子之孫亦故,祚遂絕。

陳虞耽堪輿術》

1
豫有陳虞者,富人也。生平耽堪輿術,凡精斯道者,無遠近,必延之於家,錦衣而肉食之。且慮僮僕不潔,親滌溺器以奉,門下食客以故恆濟濟焉。
2
一日,有操南音者,踵門求謁,自稱蘇人許姓,世精斯術,且謂曾文正、李文忠之祖穴皆父所審定。陳聞之喜,以三千金為壽。居三月,為擇地於嵩山之陰,云:「葬此,子孫必位極三公。惟地脈少寒,瘞枯骨無效,倘得生人埋之,則妙難言喻。」陳韙之。越日,集家人而告以故,並執帶自縊。猛憶自經與病死,同一不得溫氣,復命工人速穿穴,及成,陳衣冠臥穴內,呼人畚土掩之。其子不忍,工人莫敢先動,陳怒曰:「從父命,孝也;違吾教,即非吾子,何逡巡為!」其子不得已,號泣從之。須臾墓成,陳死於穴中矣。

挽回杭州府學風水》

1
杭州之科第,甲於他郡。嘉、道而後,漸不如紹;咸、同之際,復不如寧。錢塘丁松生大令丙謂為府學風水不佳所致;因於光緒乙亥科之前期,請於大府,將門向稍為修改,又將五魁亭飾而新之。八月初八士子入場之日,適工竣,大令於亭前燃雙響礮三十枚,謂以振文氣也。洎榜發,杭人中式正副榜者恰三十人,松生之姪修甫中翰立誠得亞元。

王莘鋤不信堪輿家言》

1
無錫王莘鋤吏部縡自典閩試還,遭母喪,閉門讀《禮》,急欲營葬。堪輿家言是年風水不利,毅然斥之,謂遲葬非禮也。堪輿家亦侃侃爭論,謂苟葬者,不出兩月,君必不可為諱。家人大懼,潛書「葬」「不葬」二紙,至其母靈几前拈鬮,三鬮皆「不葬」。群阻之,王一笑置之,剋日興工,自督役。舉窆時,王忽躓地傷足,不良於行,輿歸城中,遂患寒疾,竟不及兩月而卒。

堪輿家顛倒灶之方向》

1
鄞有堪輿家設肆於市,一日,有男子在肆中大罵,將用武。眾人環集問故,其人曰:「夏間因人口不安,就彼問卜,彼問灶何向,我對曰南向,彼曰宜改西南,我謹如其言。乃至秋而仍多疾病,又來問卜,彼仍問灶何向,我曰西南,彼曰宜改正西,我亦如其言。今已入冬,病者未愈,加以貿易折耗,無聊之至,姑再卜之。彼問如前,及我告之,則曰宜改南向,是仍復其初矣。自夏徂冬,我奉彼為蓍龜,乃顛倒如此乎?」眾大笑,為解勸之而去。

高錫麒相門灶》

1
寶應朱曼伯方伯壽鏞自幼至老,虔奉財祿壽三星,每晨焚香叩頭各八十,凡二百四十。令其孫乳名一虎者,在旁記數,行之數十年。光緒時,開藩汴中,知縣高錫麒以精堪輿家言自薦。朱嘗召之,為相門灶,雖安一牀、設一几之細,必令高指示方向也。

陰陽生批殃榜》

1
人死有回煞之說,北方謂之出殃。道光時,有常某者,客京師,曾言地安門外,其家有新死者,延陰陽生批殃榜,乃檢查,告以期,且曰:「此殃大異於常,必為厲,合家徙避,仍恐不免於祟。惟有某鴉番烏克神,即看街兵也。膽大能敵,當邀至家以禦之。」其家甚恐,至日,訪某,邀之酒食。食畢,告以故。某亦素負其膽,不肯辭。至夜,聞棺蓋作聲,視之,則蓋已離開,棺中人欲起矣。急躍棺上,力按之,相持竟夜。聞雞鳴,棺中始寂然,某仍合其棺。及其家人至,問夜來情景,某不言,但以無事答之而歸。其家乃以無事告陰陽生,生愕然曰:「吾前檢日,誤矣。其實殃之歸,正在今日耳,然其厲不可言狀矣。欲禦之,仍非某不可。」其家復至某處,求其再來。某欲卻,而恐失膽大名;欲去,恐力不敵,姑應之,而心自疑慮。偶至街前,適一拆字者卒然問曰:「爾有何心事,當告我,可為籌之。」某怪其無因而先知,乃告之故。拆字者曰:「鬼甚厲,爾將不敵,我有爆竹三枚相贈,但至事急時,燃放之。三放,可無事矣。然不可在屋中,當登屋以俟。」某至,如拆字者所指。及夜半,棺蓋裂,聲甚猛,果異於前夜。蓋方裂而尸已出,見無人,即出院,四望,見某在屋上,躍而登。將及矣,某放一礮,應聲而倒。少頃,復起,如是者三,礮盡而雞鳴,尸不復起矣。其家人至,備悉其狀,舁尸復殯,往告陰陽生。而某已暴死,身若火燃者,硝磺氣猶未散也。後詢知此生素恨某,欲因此殺之,且以神其術也。

方士代人飲食》

1
順治時,新城王李木吏部家中有一方士,能代人飲食,其人自飽,亦往往令人代食,即溲溺亦如之。

異僧幻術》

1
鄭成功據臺灣時,有粵東異僧泛海至,技擊絕精,袒臂端坐,斫以刃,如中鐵石。又兼通壬遁風角,與論兵,亦娓娓有條理。成功方招延豪傑,甚敬禮之。稍久,漸驕蹇,成功不能堪,且疑為間諜,欲殺之而懼不克。其大將劉國軒語成功曰:「必欲除之,事在我。」乃詣僧款洽,忽請曰:「師固佛地位人,不知遇摩登迦,還受攝否?」僧曰:「參寥和尚,久心似沾泥絮矣。」劉因戲曰:「欲以劉王大體雙一驗道力,堅我信心,可乎?」乃選孌童、倡女姣麗善淫者十許人,布茵施枕,恣為媟狎於其側,柔情曼態,極天下之妖惑。僧談笑自若,似無見聞。久忽閉目不視,國軒拔劍一揮,首已歘然落矣。成功詢其故,國軒曰:「此術非有鬼神,特鍊氣自固耳。心定則氣聚,心一動,則氣散矣。此僧心初不動,故敢縱觀。至閉目不窺,余知其心已動而強制,故刃一下而不能禦也。」

朱先生精異術》

1
朱先生者,不知何許人,或曰明宗室也。康熙時,隱於浙,精異術。嘗架箸於几,捕鼠置其中,鼠不得出,貓不得入,名曰諸葛八陣圖。又嘗剪紙為魚,置之盆中,即遊泳矣。

某術士試幻術》

1
某術士手撮棋子布於几,中間橫斜縈帶,不甚可辨,外為八門,則井然可數。投一小鼠,從生門入,則曲折尋隙而出;從死門入,則盤旋終日不得出。

張菊人習雜技》

1
嘉興張菊人初營舉子業,繼而改習雜技。嘗應某室之召,為營窀穸。既定山向,眾地師乃謂宜改他方,主人惑之。菊人曰:「姑如我言,開穴五尺,如無異物,改向亦可。」乃勼工掘土,果得兩龜。眾地師議欲再開,菊人力爭不得。又尺許,得松脂二,具人形矣。主人大悔,菊人曰:「是殆有命,不可強也。如向葬之,亦保平安,第得福須在百年後耳。」同時又有延請者,其葬日同,菊人弗及兼顧,令其徒代往相度。問擇何時,曰:「視樹頭生魚,即大吉時也。」屆期,工匠畢集,經營甫定,適有村人上市買雙魚歸,會有葬事,懸魚於樹而來觀。其徒見之,遂召工下窆。
2
菊人為人占課決休咎,輒奇中。某撫軍聞其名,以幣招之。時方修葺官廨,為之定方位。撫軍以其略偏,欲改正向,曰:「是亦無傷,惟不及百年,恐燬於火耳。」撫軍令占課問事,並射覆,均無不驗。一日晨起,令占今日有事否,曰:「今夕有添丁之喜。」問男乎女乎,曰:「男也。」撫軍笑曰:「室中惟老妻,年將花甲,尚得生男乎?」忽閽者入白,公子夫婦同歸,撫軍異之。蓋公子率婦歸寧,因婦翁遠調他省,挈眷言旋,風順潮平,自金陵四晝夜遂抵杭。是夕,果舉男。時有杭人招菊人夜酌者,菊人躊躇至再,乃雇肩輿往。入座,席未終,佯醉,潛至室隅,褫其上下衣褲,赤身登輿而歸,主人以其醉矣。他客歡飲如故。二更後,鄰居不戒於火,延及之,倉卒無有免者。或以問菊人,曰:「我亦數中人也,以衣服代之,乃得幸免於厄耳。」後兩耳皆聾,問答以筆,遂不復為人占課,菊人自謂為洩漏天機太多之故也。

紙人為祟》

1
道光壬辰,義寧居民之育雞者,夜半,有物翦其翅,視之,無異常雞,捉而觀之,翅中必有數翎截去寸許者,亦不全翦也。比戶譁噪,不知所云。有一婦置塒床下,備穢物以待。三更,塒中作聲。擲擊之,應而寂。移燈視之,地有紙人長三寸,執紙翦刀。焚之,無他異,月餘乃安。
2
光緒丙子夏秋之交,吳中盛傳有妖人翦紙為人,夜入人房闥,絞取男婦辮髻,或壓伏臥者胸部。受壓者遂為夢魘,苦悶萬狀,氣咻咻然不得醒,醒輒大病。世俗相傳紙上附生人靈性,焚之,其生者便焦灼死。其遣紙人之法,或言令生人臥於地,以紙人置其身,一人從旁誦咒書符,則生者如睡,而真靈附紙人飛出矣。或有言須拜而遣之者。道路傳聞,其說不一。後某令獲其黨數人,嚴鞫之,亦堅不承招,而肆擾頗甚。
3
蘇垣有衣匠,晨如廁,覺頭上有黑氣一團,良久始滅。初亦不以為意,比歸,失辮。明日,有人如廁,亦如之。始猶在閶門、胥門一二處,數日而蔓延殆遍。由是相戒無敢登溷,而溷為之一空。
4
張姓子甫弱齡,髮亦被翦。母將餘髮劚去,惟留一頂,即以劚下髮置桶中,坐而溺焉。子方臥牀,語母曰:「辮還矣。」問在何所,曰:「牀下。」索之,果然。已而譁曰:「來割勢矣。」且譁且哭。母大驚,囑其以一手握腎,以一手捉之。子如母教,捉其一股,軟亦猶人。急欲遁,握愈固,窘甚,益掙扎欲去,相持間,股忽折,遂逸。眾往視子手中,乃紙翦人股耳,亦投桶中。
5
某氏有妯娌三人,方刺繡,聞叩門聲甚急。啟視之,寂無人,以為行道者之相戲也。闔而入,忽門中吱咯作叫聲,似欲掙扎未能而不堪其窘者。索之,見一紙人闔閉門隙中,蠕蠕動。三人驚譁,返身急遁,各相爭前奔,跌而入,呼其夫出視。夫取婦溺澆之,遂不動,手襯穢,布捉之,乃五寸許紙人也。頸骨上書一「出」字,兩股皆有硃書符籙,足心左書「飛」字,右書「疾」字,胸前書「藏」字,兩手心書「雷霆」二字,背脊上有「道字五百七十三號」字樣,手執紙翦。家人恐其復為害,爇火焚之,投之圊。
6
常州梅姓有二女,以守貞課讀養其母。自言某夕方於燈下治女紅,忽聞門隙微有聲,惶遽間,取案上《周易》一冊投之,有紙人飄然墮於地,急夾置書中。遲明檢視,五官四肢咸備,右手執翦刀一柄,投諸火,亦無他異。聞者信之,因譁言《周易》能辟邪。城鄉塾師爭吚唔課其徒,男婦老幼,無論識字不識字,每出,咸挾一冊以自隨,居則懸於戶,坊肆及故書攤所存新舊《周易》,搜購一空。擾攘數月乃已。
7
至丁酉、戊戌間,大江以南,又盛傳男辮婦髻及小孩陽物、雞翼被翦之事,夜半雞鳴,速傾以穢水,即得寸許白紙作持翦狀之小人,謂為白蓮教中人所為也。

郭瑞亭多幻術》

1
郭瑞亭,燕人,多幻術。善豢蛇,日輒以蛇三四條圍之腰,游行市中,人恆以長蟲郭呼之。嘗與友於深夜作葉子戲,無負,餘三人竟夜不能得一籌。眾大駭,問以故,郭微笑曰:「諸君所負之資,如數奉趙可耳。」眾愈疑。窮詰之,始悉已被其用遮掩術愚弄多時矣。蓋郭以此術博笑甚多,而從無染指。某日,與友作竟夜談,時萬籟已寂,忽曰:「君得毋思麥酒乎?」友曰:「君言觸吾嗜,然未悉君備焉否?」郭曰:「君果思飲,吾將沽之於市。」遂以數百錢及壺置於案,蔽以巾,口喃喃作數語。祝畢,縱談如故。少焉,揭巾,則酒已滿貯於壺,且有下酒物。初以為偽,飲之,無少異。視其錢,已烏有矣。
2
光緒庚子春,郭以鄰人耿紀五小有觸忤而怒,揮以拳,適傷其目。目暴腫,痛甚。耿固無賴,乃控於南城指揮署。官拘郭質訊,叱之曰:「爾何故傷彼目?」郭辨曰:「我何嘗傷其目耶?渠本一市儈,欲藉詞為敲詐資。蓋渠知我懦弱,故搆訟,奈何官亦受其欺耶?如以我言為妄,勘驗可耳。」官允其請,飭吏驗之,乃睛上敷一葡萄膜。亟去之,則黑白宛然,目無少損。官以其欺,隨叱之不理。耿出署,則又腫痛,欲再訟之,則腫痛頓止。如是者三四,不得已,乃罷訟。是年五月,京師拳匪作亂,郭入其黨,後於正陽門城下飲彈死。

苗人退蠱》

1
蠱毒甚於黔南,豢蠱者不能傷人,必自殄其身。其放蠱也,不僅於飲食中,即兩目注視,其人亦能中蠱。先事豫防之法,相傳以針置帽內,或值欲飲食,及有人注視時,默念此必放蠱以害我者,則蠱不入。有中之者,苗人亦能退之。苗人至室,揮雙刀,往來擊刺,禹步作法,語呶呶不可辨,無何,病者霍然矣。

以木換人手足》

1
木邦,一名孟邦,相傳其人多幻術,能以木換人手足。人初不覺,久之行遠,痛不能勝。有不信其說者,死之日,剖股視之,果木也。又能置汙穢於途,人觸之者,變為羊豕。以錢贖之,復變為人。有知之者,易置穢物於他方,則其人乃自變為異類。
URN: ctp:ws2814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