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六

《卷六》[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喻林卷六       明。 徐元太 撰人事門》
3
避害
4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易屯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徃《易遯》
5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莫赤,匪狐莫黑,匪烏惠而好我,攜手同車《詩國風》、《北風》
6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音慣女,莫我肻顧叶,果五反,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詩,國風、碩鼠》
7
黃鳥黄鳥,無集于榖,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肻榖,言旋言歸,復我邦族」。 黃鳥:黄鳥無集于桑,無啄我梁。黃鳥黃鳥無集于栩音許無啄我黍詩小雅黃鳥
8
匪鶉匪鳶,翰飛戾,天匪鱣音氊。匪鮪,濳逃于淵。詩小雅四月。匹夫無罪,懐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左傳》:桓公十年賔孟適郊,見雄雞,自斷其尾,問之。侍者曰:「自憚其犧也」。遽歸告王,且曰:「雞其憚為人用乎?人異於是。犧者實用人人。犧實難已,犧何害!」左傳》昭公二十二年。
9
刳胎殺夭,則麒麟不至其郊。竭澤而漁,則蛟龍不處其淵。覆巢破卵,則鳳凰不翔其邑,鳥獸之於不義,尚知避之,況于人乎《孔子家語》《困誓》
10
不觀高崖,何以知隕墜之患,不臨深泉,何以知沒溺之患!不觀巨海,何以知風波之患失之者,其不在此乎!士愼此三者,則無累於身矣」。《孔子家語》、《困誓》。
11
流者曰:川川不可防,而口又甚。川之潰決害于人也,民之敗亂害於上也。《國語》解周上厲王虐。
12
臣聞饑人所以饑而不食烏喙者,為其愈充腹而與餓死同患也。《史記蘇秦傳》。
13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柰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史記留侯世家》
14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紀》
15
鳳凰翔於千仞之上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德之險微兮,遙増翮逝而去之。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吞舟之魚。橫江湖之鱣鱏兮,固將制於螻蟻。《史記賈生傳》
16
䳒鵲遭害,則仁鳥増逝,愚者蒙戮,則知士深退。《前漢書梅福傳。欲談者宛舌而固聲,欲行者擬足而投迹。前漢書揚雄傳下。當君子困賤之時,跼高天,蹐厚地,猶恐有鎭厭之禍也。《後漢書仲長統列傳。
17
羣車方奔乎險路,安能與之齊軌《後漢書》、蔡邕《列傳》龍不隱鱗,鳳不藏羽,網羅高懸,去將安所《後漢書逸民列傳》?劍㦸在門,何暇有讓?百弩環舍,何可彊復《後漢書馮衍傳》?黃龍不反于涸澤,鳳皇不離其罻羅。故刳胎焚林,則麒麟不臻。覆巢破卵,則鳳皇不翔。竭澤而漁,則龜龍不見。鳥獸之於不仁,猶知避之況丘乎!故虎嘯而谷風起,龍興而景雲見。擊庭鍾于外,而黃鍾應於內。夫物類之相感,精神之相應,若響之應聲,影之象形,故君子違傷其類者《魏志》《劉廙傳》註
18
夫猛獸當途,麒麟恐懼,況臣脆弱,敢不悚懼!《晉書王濬傳》。常恐洪濤蕩嶽,餘波見漂,況可臨尾閭而闚沃焦哉!」《晉書韋忠傳》。
19
窮猿投林,豈暇擇木!《晉書李充傳》。賢人之處亂世也,知道之不可行,則沉抑以辟罰,靜黙以侔免,辟之也,猶夏之就清,冬之就溫,焉可以無及於寒暑之菑矣」。管子宙合。
20
氣之害人者謂之不適,味之害人者謂之毒鶡冠子環流。且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鑿之患,而曾二蟲之無知莊子,應帝王
21
鷙鳥逐雀,有襲人之懐,入人之室者,非出生也,後有憚也。尉繚,子武議。
22
譬之若瞽師之避柱也,避柱而疾觸𣏾也,狐狸水泉,姦邪盜賊冦亂之患,此𣏾之大者也,慈親孝子避之者,得葬之情矣!呂氏春秋節喪。
23
義小為之則小有福,大為之則大有福,於禍則不然,小有之不若其亡也,射招者欲其中小也,射獸者欲其中大也,物固不必,安可推也《呂氏春秋》別類
24
夫鳥飛千仞之上,獸走叢薄之中,禍猶及之,又況編戸齊民乎!淮南子,俶、貞訓
25
未嘗灼而不敢握火者,見其有所燒也。未嘗傷而不敢握刃者,見其有所害也《淮南子汜論訓》下
26
嫁女於病消者,夫死則後難復處也。故沮舍之下,不可以坐。倚牆之傍,不可以立《淮南子》說《山訓》
27
兇虎在於後,隋矦之珠在於前,弗及掇者,先避患而後就利《淮南子》、說林訓》
28
狂馬不觸木猘,狗不自投於河,雖聾蟲而不自陷,又況人乎《淮南子》說《林訓》
29
人性便絲衣帛,或射之,則被鎧甲,為其所不便,以得所便《淮南子》《說林訓》
30
夫行者先全,已而後求名仕者先辟害而後求祿。夫香餌非不美也,龜龍聞而深藏,鸞鳳見而高逝者,知其害身也。夫為鳥鵲魚鼈食香餌,而後狂飛奔走,遜身屈遰,無益於死《鹽鐵論》褒賢
31
鴻飛戾天,避害紫淵,雖有逢門,不能危身,焦氏《易》林,益之小畜。次八羡,其足濟于溝瀆。面貞測曰:「羨其足避凶事也!」《太𤣥經》第一羨。
32
次五見鷕音杳踤于林,獺入于淵。《征測》曰:「見鷕及獺,深居逃凶也《太𤣥經》第四逃
33
言鸞鳳飛於千仞,蛟龍藏於旋淵,故矰繳不能逮,羅㒺不能加,賢者亦宜高舉隱藏,法令不能拘也。王逸注楚辭哀時命。塗有狂夫投刃而候澤,有猛虎厲牙而望知,見之者不敢前進,如不知見,則遭狂夫之刃,犯猛虎之牙矣。王充論衡知實篇。
34
神龜實可樂,明戒在刳腸嵇中散集》,阮德如荅。夫人受形於造化,與萬物並存,有生之最靈者也,異於草木草木,不能避風雨,辭斤斧殊於鳥獸,鳥獸不能遠,網羅而逃寒暑嵇中散集,向子期《難養生論》」。
35
慮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抱朴子》,外篇嘉遯。瘕疾塡胸而不敢鈹,蠆尾螫附而不敢斫,非好疾而愛毒以鈹斫之患,甚疾螫也。酖酒盈巵,渴者弗飲。非不渇也,飲之立死。銷金在爐,盜者不掬,非不欲也,掬而灼爛。虓虎在前,地有隋珠,雖貪如盜蹠,則手不暇拾。懸彀向心,路有西施,雖婬如景陽,則目不暇視。非不愛寶而悅色而不顧者,利緩而害急也。劉子利害。
36
孫武曰:避其銳氣,謂鋭氣之利甚于鋒刃也李善注《文選》、《魏都賦》匪擇木以棲集,尠林焚而鳥存《文選西征賦》
37
鸞鳳翔於蒼雲兮,故矰繳而不能加。蛟龍濳於旋淵兮,身不挂於網羅。知貪餌而近死兮,不如下遊乎清波。補《文選》莊,忌哀時命。
38
鴛雛遠害,不羞卑栖,靈虯避難,不恥汚泥。《廣文選》,曹子建、《矯志詩》。鵷雛翔,窮冥,蒲且不能視。鸛鷺遵臯渚,數為矰所繫。《廣文選》、《張孟陽《招隱詩》。
39
騰猨疑矯箭,驚雁避虛弓,《文苑:英華,梁庾肩吾應制六詩。鑠金為洪爐,盜𨽻不探,鴆肉在俎,餓徒不食。《太平御覽》:飲食部食下。
40
譬如有人,常畏怨家,捨棄父母妻子,產業服具,而遠逃避《元陽妙經》卷一。
41
譬如有人,畏於債主,遠適邊國,不為債主,及於他人之所陵奪,何以故由路遠險絕債主家人不能達彼大寶積經二十
42
譬如孤寡恐懼之人,畏對家便徃,至城中卽安對家人無那之何,所以者何?是人已離於對人得安隱處,故《佛國經》卷下。
43
如鴈將羣,避羅高翔,法句,經世俗品。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養食,瞻視臥起,摩洗其身,若令一虵生瞋恚者,我當准法戮之都市爾!時其人聞王切令,心生惶怖,捨篋逃走。王時復遣五旃陁羅拔刀隨後,其人迴顧,見後五人,遂自捨去。是時五人以惡方便藏所持刀,密遣一人詐為親善而語之,言汝可還來,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隱匿。既入聚中闚看諸舍,都不見人,執持缸器,悉空無物,既不見人求物不得,即便坐地,聞空中聲咄哉?男子此聚空曠,無有居民,今夜當有六大賊來,汝設遇者命終,今汝當云何而得免之?爾時其人恐怖,遂增復捨而去。路値一河,其水漂急,無有船筏以恐畏故,即取種種草木為筏,復更思惟我設住,此當為毒蛇五旃陁羅一詐親者,及六大賊之所危害,若度此河筏不可依,當沒水死,寧沒水死,終不為彼虵賊所害,即推草筏,置之水中,身倚其上,手把腳踏,截流而去,即達彼㟁,安隱無患,心意泰然,怖懼消除。法苑珠林巻六十六。
44
除害:
45
豕牙橫猾剛㬥難制之物,二剛而進,能豶其牙。柔能制健,禁㬥抑盛王弼注《易》,大畜》
46
天惟喪亾殷國者,若稼穡之夫務去草也。天意既然,我何敢不終我壠畆也!言穢草盡須除去殷,餘皆當殄滅《尚書正義》、《大誥》
47
伐除蒺藜與棘自古之人,何乃勤苦為此事乎?我將得黍稷焉」。鄭氏箋《詩楚茨》。
48
柞棫之所以茂盛者,乃人愾燎除,其旁草養治之,使無害也鄭氏箋《詩》旱麓」。
49
吳在蔡、蔡,必速飛去,吳所以翦其翼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左傳》哀公元年
50
使醫除疾,而曰必遺類焉者,未之有也《左傳》哀公十一年是豢吳也。夫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於我。夫其柔服求濟其欲也,不如早從事焉。得志於齊,猶獲石田也,無所用之,越不為沼,吳其泯矣《左傳》哀公十一年。庭氏掌射國中之夭鳥,若不見其鳥獸,則以救日之弓與救月之矢射之。若神也,則以大陰之弓與枉矢射之《周禮》秋官庭氏
51
赤犮氏掌除牆屋,以蜃炭攻之,以灰灑毒之《周禮》「秋官赤犮氏」。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滅。禍不自其,基必復亂《國語》晉
52
本根猶樹,枝葉益長,本根益茂,是以難已也。今若大其柯,去其枝葉,絕其本根,可以少閒。《國語》晉
53
國家將敗,必用奸人而嗜其疾味,其子之謂乎?夫誰無疾眚?能者早除之舊怨,滅宗國之疾眚也,為之闗籥藩籬而遠備閒之,猶恐其至也。國語楚。
54
譬越之在吳也,猶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夫齊、魯譬諸疾疥癬也。《國語》吳
55
夫飛鳥在青雲之上,尚欲繳音灼微矢以射之,而況近臥於華池,集於庭廡乎?今越王放于南山之中,游於不可存之地,幸來渉我壤土,入吾梐梱,此乃㕑宰之成事食也,豈可失之乎吳越春秋勾踐人臣外傳!」
56
人之所以善扁鵲者,為有臃腫也,使善扁鵲而無臃腫也,則人莫之為之也《戰國策》:韓釐王
57
詩云:樹德莫如滋,除害,莫如盡,吳不㤀越,越故亡」。呉齊不㤀燕,燕故亡齊。齊亡於燕,呉亡於越,此除疾不盡也。戰國䇿》:秦昭襄王。
58
夫戰者,萬乗之存亡也,且臣聞之曰:削株掘根,無與禍鄰,禍乃不存。《戰國策》:秦昭襄王。
59
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史記項羽紀》。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史記》齊悼世家。蝮螫手則斬手,螫足則斬足,何者?為害於身也!今田假田、角田間於楚、趙,非直手足戚也,何故不殺!且秦復得志於天下,則齮齕用事者墳墓矣。《史記田儋傳》。
60
河南天下㗋咽,二周餘斃,莠盛苗穢,何可不鉏也《前漢書酷吏傳》
61
疾其末者絕其本《前漢書貢禹傳》。故穆張理天網,補綴漏目,羅取殘禍,以塞天意《後漢書》朱暉孫穆傳》
62
誅惡及本本誅則惡消振。裘持領領正則毛理《後漢書儒林列傳》
63
臣聞農夫去草,嘉榖必茂。忠臣除姦,王道以清《後漢書范滂傳》燎其餘燼,有若秋原《晉書明帝紀》
64
夫除惡人,猶農夫之去草,令絕其本,勿使能滋,晉書張軌傳。桂蠧必除,人邪必翦」。宋書:文五王桂陽傳。
65
絶其心根,勿使能植,銜索之枯,幾何不蠧《宋書袁淑傳》?養魚者,除其徧獺育禽者去其豺狼《宋書索虜傳》。庶亂羊永除,害馬長息《梁書賀琛傳》
66
問豺狼:其何者?訪虺蝪之為誰《梁書朱异傳》?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雖翦枝竭流,終不可絶矣《魏書高閭傳》
67
若苗穢害田,隨風烈火,芝艾俱焚,安能白別乎!《魏志》、《公孫度傳註。
68
鋤彼草茅,逐兹鳥雀。《北史》魏長賢傳》草茅弗去則害禾榖,盜賊弗誅則傷良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則是利姦邪而長暴亂也管子《明法解》
69
桓公曰:「魯,梁之於齊也。干,榖也,蠭螫也,齒之有脣也。今吾欲王魯、梁,何行而可管子輕重戊!」
70
削跡無遺,根無與禍鄰,禍乃不存《韓非子》:初見秦。豺狼在牢,其羊不繁韓非子,揚權
71
放此類者,鳥獸之儕徒,狐狸之醜類也。生之為患,殺之無咎賈子耳痺
72
治國者,若耨田,去害苗者而已。今沐者墮髮而猶為之不止,以所去者少,所利者多《淮南子》說《山訓》
73
治疽不擇善惡,醜肉而并割之,農夫不察苗莠而并耘之,豈不虛哉《淮南子說山訓》
74
鳥不干防者,雖近弗射,其當道雖遠弗釋《淮南子》說林訓》。且天之欲利人非宜,其欲利榖也,除穢不待時,況穢人乎《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75
夫三折肱為良,毉梁丘子遇虺毒而獲療,猶有與之同疾者,必問所以己之之方焉《孔叢子》嘉言
76
田䑕野雞,意常欲逃,拘制籠檻,不得動揺。焦氏易林需之隨。逐兎驅狼,避去不祥。焦氏易林隨之訟。
77
虜豹擒虎,為王得福焦氏《易》林中孚之㢲次五礥下研切而閒而㧞,我姦而非石,如石。厲測曰:「礥閒如石,其敵堅也《太𤣥經》第一閑
78
上九豨毅,其牙,發以張弧,測曰:「豨毅其牙,吏所獵也」。太𤣥經第三毅。
79
次八𢛅堅禍,惟用解蝝之貞。測曰:「𢛅堅,禍用直方也」。太𤣥,經第六堅。
80
次三闗,其門戸用止狂蟲,測曰:「闗其門戸,禦不當也!」太𤣥經,第六止。
81
痛不著身,言忍之錢,不出家言與之,假使公卿子弟有被羌禍,朝夕切急如邊民者,則競言當誅羌矣!濳夫論救邊。今有妖狐成羣游於大苑之中,憇於金宛之內,其容足以媚太陽之光,其氛足以侵雷霆之聲。貪如鼫鼠,矯若雄鷹,狀如狒狒,巧若猩猩,其突如羝,其蟲如麋,倐忽萬態,莫知厥機。足蟠乎魑魅之域,跡]乎魍魎之墟,飾之以冶容,粲之以文皮,能禮北辰而弗惠乎?黔黎何以為黨?其名曰狸,此皆獸苑之所不畜者也。今肆然而馳,據以要路,使麒麟不遊於郊,騶虞不躡于囿,羣䝈憑威以噬人,肉而入苑者不可勝數,肝腦積丘,陵膏脂,致淵藪,誠欲彎弓而射狐,設網而驅䝈,以廓清其苑囿,豢畜其騶虞,若此者,果何術以制哉!晉王曰:狐也!養禍于苑,藏富于穴,何忍肆也!欲亟制之,子其問諸虞人,天祿閣外史三難。梁冀之誅徵君,謂袁閎曰:「甫聞去惡木者易去,惡根者難」。袁閎曰:子何不效斧斤之力而去其根乎天禄閣外,史去惡!治人猶如養苗,先去其穢,武矦,十六䇿治人
82
雖埋輪之志,無屈權石,而狐鼠㣲物,亦蠧大猷《文選》沈約彈王源
83
養雞者不畜貍,牧獸者不育,豺樹木者憂其蠧,保民者除其賊《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
84
暫擾以制敵,愈於放敵而常擾也。夫四體者,人之所甚愛,茍宜伐病,則削肌刮骨矣補《文選》、王鑒勸親征疏》
85
蔓草猶不可長,況狼兕之冦乎!補文選,王鑒勸親征疏。封人有能以輕鑿修鉤去樹之蝎者,樹得以茂繁。中舍人曰:「不識天下者亦有蝎者乎?」寡人告之曰:「昔三苗共工鯀、驩兠非堯之蝎與。問曰:諸侯之國亦有蝎乎!寡人告之曰:齊之諸田,晉之六卿,魯之三桓,非諸侯之蝎與,然三國無輕鑿修鉤之任,終于齊簒魯弱,晉國以分,不亦痛乎?曰:不識為君子者亦有蝎乎!寡人告之曰:固有之也,富而慢,貴而驕,殘仁賊義,甘財悅色,此亦君子之蝎也。補文選曹植籍田說。
86
陳繩,則木之枉者有罪。措凖則地之廢險者有罪。審名分則羣臣不安者有罪。農之耨去害苗者,賢者之治,去害義者意林,尸子
87
今鷹隼始擊,當從天氣取姦惡,以成嚴霜之誅《藝文類聚》、《歲時部秋》
88
馬援擊尋陽山賊,上書曰:「除其竹木,譬如嬰兒頭,多蟣蝨而剃之蕩,蕩然蟣蝨,無所復依」。事文類聚蝨東觀漢記》。
89
戮巨海之奔鯨,殱中原之封豕。文苑英華,徐陵勸諭上書。夫剽悍禍賊,始從事於干戈,宼賊姦宄,始容心於兵革,非智術有以過之,勇力有以勝之,决未可以挫其威虐也。玉皇本行集經。
90
善拔衆毒箭,故稱大醫王《海空智藏經》,平等《品偈》有如毒蛇,放毒螫人,雖有良咒,世之草藥,無如之何,唯有聖人,甘露妙藥,能消其毒」。《元陽妙經》卷一
91
如有良藥,名曰「離箭」,隨所著處衆箭,皆除毒藥於中,無得住者。此藥威力所逼遣故。波羅蜜多經五百九十三。
92
如阿伽陁一丸之藥,能破大毒。大方等大集經》卷九。譬如蘧麥妨麥,稗莠根莖,枝葉與麥相似,若未秀出,時不可分。別穟旣出,已田畯農士并根俱棄,何以故壞淨麥故!大方廣十輪經卷三。
93
天下禾中生草草,敗禾實,人當誅,拔草去之,禾乃成好實《佛般泥洹經卷》上
94
譬如毒蛇入人室,不急除之,害必至三昧法門經卷上。譬如良毉能破病,不問甘苦,以能究竟,除病安穏故。大智度論卷七十一。
95
譬如種榖,其苗雖好穢草多故,不能增長。大智度論卷八十二。如樹根不㧞,其樹猶生,貪根不拔,苦樹常在」。法苑珠林卷九十七。慮患。
96
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易,既濟》」。謂此上天蓋實高矣,而有雷霆擊,人不敢不曲其脊,以敬之以喻,已恐觸王之忌諱也。謂此下地葢實厚矣,而有陷溺殺人,不敢不累其足。以畏之以喻己,恐陷在位之羅網也《毛詩正義》正月
97
水若遠於民,則人不沒溺。但由水近人,則人得用之沐浴,而日日狎習,不復畏懼。或泳之或游之,無有誡忌,至於洪波浪起,亦猶習以為常,故致覆溺也《禮記正義》緇衣。鄧矦曰:「人將不食吾餘」。對曰:「若不從三臣,抑社稷實不血食,而君焉取餘《左傳》莊公六年」。
98
蠭蠆有毒,而况國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左傳》宣公四年!」
99
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鬭,況國相乎!《左傳》宣公十二年。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彼美余懼其生龍蛇以禍女」。《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100
彼其髮短而心甚長,其或寢處我矣。《左傳》昭公三年雞以毛羽牲具,恐其被養為犧,故自斷其尾,殘毁其形。《春秋正義》:昭公二十二年。
101
吾觀君夫人也。若為亂,其猶隷農也,雖獲田沃而勤易之,將弗克饗,為人而已《國語》晉」。
102
大夫種勇而善謀,將還,玩吳國於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國語》呉
103
蜹蛾、蜂蠆,皆能害人,況君相乎!國語,晉文公逐麋而失之,問農夫老古曰:「吾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往!」公曰:「寡人問子以足指,何也?」老古振衣而起曰:亦不意人君如此也!虎,豹之居也,厭閒而近人,故得魚鼈之居也,厭深而之淺,故得諸矦厭衆而亾其國。詩云: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君故不歸,人將居之。於是文公恐歸。晉文春秋失麋。
104
越在我猶心,腹有積聚不發則無傷動,作者有死亾」。越絶,請糴內傳。
105
夫鼠㤀壁壁不㤀鼠,今越人不㤀吳矣。越絕,請糴內傳。臣聞狼子有野心,仇讐之人不可親,夫虎不可餧,以食蝮蛇,不恣其意。今大王捐國家之福,以饒無益之讐,棄忠臣之言而順敵人之欲,臣必見越之破吳豸,疑,當作「豕」。鹿游于姑胥之臺,荊榛蔓於宮闕,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
106
伍舉進諫曰:「有一大鳥集楚國之庭,三年不飛,亦不鳴,此何鳥也?」於是莊王曰:「此鳥不飛,飛則沖,天不鳴鳴則驚」。人伍舉曰:「不飛不鳴,將為射者所圖。弦矢卒音猝發,豈得沖天而驚人乎!《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
107
蘇子謂李兌曰:「今日臣之來也,暮後郭門藉席無所得,寄宿人田中,傍有大叢,夜半土梗,與木梗鬬,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風,淋雨壞沮,乃復歸土。今汝非木之根,則木之枝耳。汝逢疾風淋雨,漂入漳河,東流至海氾,濫無所止。臣竊以為土梗勝也。今君殺主父而族之,君之立於天下,危於累卵《戰國策》:趙恵文王。
108
范睢曰:秦、韓之地形相錯如繡,秦之有韓,若木之有蠧人之病,心腹天下有變,為秦害者莫大於韓。《戰國策》,秦昭襄王。夫秦王之㬥而積怨于燕,足為寒心,又況聞樊將軍之在乎!是謂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戰國策》:燕王喜。齊王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史記》齊悼世家。
109
里語有之,「䑛、糠及米,吳與膠西,知名諸侯也。一時見察,恐不得安肆矣。《史記吳王濞傳》。
110
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害也。《史記項羽紀》。脛脛者,未必全也。我不能自保,眞人所謂鼠不容穴,銜窶數」者也」。《前漢書楊惲傳》。
111
困獸猶鬭,蜂蠆有毒,况大衆乎!《後漢書》《皇甫嵩列傳》。懼煙炎之毀熸,何光芒之敢揚哉!《後漢書蔡邕傳》。而不見聽,必窮鹿抵虎!《華陽國志》。
112
進無威鳳來儀之美,退無鷹鸇,摶擊之用。徘徊湘川,將為怪鳥《晉書孫盛傳》
113
雖處高臺之上,逍遙重仞之墉,及其危亡之憂,過於頻翟之慮《晉書齊王冏傳》
114
風塵之變,出於非常《晉書陶璜傳》。蔓草猶不可長,況虎兕之冦乎!《晉書王鑒傳》。譬猶蚤虱疥癬,雖為小疴,令人終歲不安。《宋書索虜傳》。古諺有之,敵不可縱。夫以一酌之水,或為不測之淵,如不時滅,恐同原草,《魏書郭祚傳。
115
螳螂之志,何能自息《魏書邢巒傳》?諸君不見毒蛇乎?斷其頭猶能為害,況除腹心疾而曰必遺其類,其可乎《魏書陸侯傳》
116
門有倚禍,事不可不宻,墻有伏冦,言不可而失《北齊書魏收傳,類傷鳥之驚弦等,窮獸之謀觸陳書畱異傳》
117
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蜃盛溺,適有蚉䖟,僕縁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亾,可不愼邪!」莊子人間世。
118
狡兎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亾大,夫何不釋吳而患越乎!《韓非子內儲說下。
119
夫吳、越之勢不兩立,越之於吳也,譬若心腹之疾也,雖無作,其傷深而在內也。夫齊之與吳也,疥癬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無傷也。今釋越而伐齊,譬之猶懼虎而刺猏,雖勝之,其後患未央《呂氏春秋》知化
120
本細末大,弛必至心。賈子大都
121
蠧衆則木折,隙大則牆壞,懸垂之類,有時而隧,枝格之屬,有時而弛《淮南子》《說林訓》
122
非其事者勿仞也,非其名者勿就也。無故有顯名者勿處也,無功而富貴者勿居也。夫就人之名者廢仞,人之事者敗,無功而大利者,後將為害,譬猶縁高木而望四方也,雖愉樂哉然而疾風至,未嘗不恐也。患及身然後憂之,六驥追之,弗能及也《淮南子人間訓》
123
虎兕相據而螻蟻得志,兩敵相機而匹夫乘間,鹽鐵,論擊之。燕雀離巢宇而有鷹隼之憂,坎井之蛙離其居而有蛇鼠之患,況翺翔千仞而游四海乎!其禍必大矣。此李斯之所以折翼而趙高沒淵也。鹽鐵論復古。
124
行者比於鳥上,畏鷹鸇下畏網羅。夫人為善者少,為讒者多,若身不死,安知禍罪不施!」說苑,敬愼。
125
且夫吳若蜂蠆,然不棄毒於人則不靜,余恐棄毒於我也」說苑,權謀。
126
臣之來也,過於淄水,上見一土偶人,方與木梗人語。木偶謂土偶人曰:子先土也。持子以為耦,遇天大雨,水潦並至,子必沮壞。應曰:我沮乃反吾眞耳!今子東園之桃也。刻子以梗,遇天大雨,水潦並至,必浮子汎汎乎,不知所止。今秦四塞之國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說苑》正諫
127
堅氷黄鳥,啼哀悲愁,數驚鷙鷂,飄為我憂焦氏《易》林小畜之否東方孟春,乘氷載盆焦氏《易》林,晉之《兌》
128
雞雉失雛,常畏狐狸。焦氏《易林解》之益。鳥嚕夜中以戒災凶焦氏易林大過之渙。上九㩣,其角維用,抵族測曰:㩣其角,殄厥類也。太𤣥經第五翕。臣恐秦將取其脣而䕶其齒」。天祿閣外史傷時。
129
言南方有高山深林,其路險阨,又多虎豹,匍匐蛇蜒,以候伺人也。王逸註《楚辭大招》。
130
船漏則水入,囊穿則內空。武矦十六策,隂察,牆壊屋傾,堤決水流,武矦十六策陰察。譬猶𤣥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水火之原,於是在焉。然節而宣之,則以養生立功,用之失適,則焚溺而死,豈可恃懸象之在天,而謂水火不殺人哉!」《抱朴子外篇》:《酒誡》。
131
至若蘭茝傾頓,桂林移植,根萌未樹,牙淺絃急,常恐風波潛駭,危機宻發。《文選》:呂安與嵇茂《齊書》。
132
是賊踰我垣墻之內,闚我室家之好,黷武之衆易動,驚弓之鳥難安。補《文選》,王鑒勸親征疏。
133
大嚼者咋斷其舌,右手執斧,左手執鉞,傷夷一身之中,尚有不可信,況於人乎!雖無深瑕潛釁,隱過匿愆,乃可以為人《廣文選》,曹子建,《黃初五年令》
134
和鸞未調而身在轅側,庭宇未踐而棟折榱覆廣《文選》:郤令先釋《譏》
135
夫據圖揮刃,愚夫弗為,臨淵登峭,莫不惴慄。何則?害交故慮篤,患切而懼深」。《廣文選》,𫝊季友演愼論》。
136
魯城門朽頓,欲頽孔子疾行而過之,左右曰:「如此久矣!」孔子曰:「吾惡其久也,脫遇壞則不幸《意林論衡》
137
葢聞磨礪脣吻,脂膏齒牙,陵風扇毒,向影吹沙,是以敬而遠之,豺有五子,吁!可畏也。鬼有一車,《文苑》:英華,庾信連珠。經云:寶者,衆之所利也。茍利其利,害必存焉。《太平御覽》:珍寶部寶。魚縣獸檻,天下一契。何氏《語林言志。
138
憂患日夜長,莚如蔓草生,法句經,愛欲品。如截葱薤,後則復生。修行道地,經行空品。我今頼君破壊牢獄,斷絕繫縛,汝今復欲還我牢獄,繫縛我耶?」本縁,經持王子品。
139
又如服藥藥,能破病,病已得破,藥亦應出。若藥不出,則復是病」。《大智度論》三十一。
140
如與師子,虎狼共住,常懐憂畏」。《大智度論》卷五十四。
141
喻林卷六
URN: ctp:ws286413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