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五十三

《卷五十三》[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類說卷五十三      宋 曾慥 編談藪》
3
庾詵算數:
4
齊庾詵算數妙絶,獻武公蕭頴胄疾篤,問詵曰:「當無害」否?曰:「鎭星在襄陽,荊州自少福、明府,歸終亂代,齊名伊、霍,有何恨哉!」公曰:「昏主狂虐,人思堯、舜,恨不見清廓,天下息馬華山也!」歔欷而終。
5
樓鼓
6
齊李崇為兖州刺史,州有刼盜崇乃村,置一樓樓,懸一鼔,盜發之處,搥鼔亂,擊諸村,始聞者撾鼔一通次,聞者復撾以為節,俄頃之間,聲布百里,伏其險要,無不擒獲,諸州置鼓,自此始也。時號臥虎奕賭宣城太守。
7
宋文帝善奕,與羊𤣥保賭宣城太守,當日勅除,人以為虛度。
8
丁公藤酒。
9
齊解叔讓母病,風空中語,云「得丁公藤為酒,便瘥。後求至冝都郡,見山中人伐木,云此丁公藤療風尤驗,乃以四段與之,并示以漬酒法,母病果安,別後䦨干。
10
王元景使梁州,孝綽送之泣下,元景無淚謝曰:「卿無恠我別後䦨干!」
11
《談苑
12
長主衣貼綉鋪翠𥜗,魏國長主常衣貼綉鋪翠𥜗,太祖曰:「自今勿復為餙」。主笑曰:「所用翠羽幾何?」帝曰:「主家服此,宮闈戚里相效,翠羽價高,小民逐利傷生,實汝之由!汝生長冨貴,當念惜福」。主曰:「官家豈不能用黃金裝肩舁?」太祖曰:「我以四海之冨,宮殿悉以金銀為餙,亦可辦,我為天子守財耳,豈可妄用?」
13
賜劉鋹酒。
14
劉鋹性巧,自結珍珠鞍勒為戱龍之狀。太祖曰:「移此心,勤民政,不亦善乎?」鋹在國中,多置酖以毒臣下。太祖幸講武池,從官未集,鋹先至,召賜巵酒,鋹疑之,捧盃泣曰:「臣違拒朝廷,罪在不赦。陛下旣待臣以不死,願為大梁布衣,觀太平之盛」。太祖曰:「朕推赤心於人腹中,安有此事!」取酒自飲,別酌賜鋹。後陳洪進自漳、泉歸闕,錢俶於吳越來朝。江南後主於衆同列。鋹因侍宴,自言:「臣於數人中率先歸朝,願得持梃,為諸國降王之長」。太祖大笑。
15
江南遺後主銀五萬兩。開寳中,趙普尤秉政,江南,後主以銀五萬兩遺普,普辭,太祖曰:「大國之體,不可自弱,當使之勿測,不可不受」。旣而後主遣弟從善入貢,常賜外宻齎白金如遺普之數,江南君臣始震駭服上,之偉度內酒坊火。
16
太祖時,內酒坊火,悉以監官而下數十人棄市遺火,卒縳投火中。自是諸司莫不整肅。
17
永昌陵
18
太祖生洛陽夾馬營,樂其風土,國初營繕宮室,有遷都之志。九年,四幸郊祀,而宫殿宿衛多不安處,或見恠異,遂東歸,嘆曰:「我生不得居此,死當葬於此」。登闕發鳴鏑,指其所曰:「後當葬此」。永昌陵即其地也。五岳祈雨。
19
至道二年夏,旱,遣中使詣五岳祈雨,學士草祝,上自書隨其方設香,再拜遣之。王禹偁上言:「五岳視三公,御署祝板已踰禮典,固無親書之理」。上曰:「成湯剪爪斷髮以禱桑林之社,尚無所愛,矧為百姓請命,豈於筆札有惜哉!」
20
海東青。
21
登州海岸林中有鶻自高麗,一夕飛過海岸,號「海東青。淳化中,趙保忠以獻,上曰:「朕乆罷畋遊,盡放鷹犬,無所事此,今以賜卿」。
22
一佛出世。
23
太宗尤重內外制之任,甞曰:「朕聞朝廷命一舍人親姻相賀,諺以謂一佛出世,豈容易哉!」又曰:「學士之職,清切貴重,朕嘗恨不得為之」。
24
飛白
25
太宗善飛白字,大者方數尺,小草特工,甞曰:「朕君臨天下,亦何事筆硯,但心好之,不能捨耳」。奕棋三勢。
26
太宗嘗作奕、棊三勢:一曰獨飛天鵝勢,二曰對面千里勢,三曰大海取明珠,勢皆上所製。
27
《棊圖十九字
28
古棊圖之法,以平上去入分四隅為記,交雜難辨。徐鉉改為十九字,一天二位,三才、四時五行,六宫,七斗八方,九州十日、十一,冬十二月、十三閏、十四雉、十五望、十六相、十七笙、十八松、十九客,甚為簡便。待詔賈𤣥。
29
太宗棊品第一。待詔賈𤣥時,比王積薪𤣥嗜酒,病死,上痛惜之。潘愼修亦善棊,獻詩曰:「如今總得仙翁術,也怯君王四路饒」。
30
馮道奉使
31
晉天福中,奏寳䇿、戎衣之號,輔相中當一人為使,趙瑩、桑維翰、李崧咸懼,將命馮道索紙書云:「道去,遣人語妻子,不復歸家」,不數日北行,契丹以道有重名,畱之,賜牛頭牙笏為殊禮,道作詩曰:「牛頭偏得賜象笏」,更容持道凡得賜,悉市薪炭云:「北地苦寒,老年所不堪,當為之備」。遼人頗感其意,乃遣歸,道三上表,乞畱固遣,始去,更住月餘,旣行,所至畱駐,凡兩月出境,即馳歸,左右曰:「得生還,恨無羽翼,公獨宿畱何也?」道曰:「遼人多詐,總急還,以彼筯腳,一夕即追及,亦何可脫?但徐緩即不能測矣!」道歸作詩云:「去年今日奉皇華,只為朝廷不為家,殿上一盃天子泣,門前雙節國人嗟龍荒冬住時時雪,兔苑春歸處處花,上下一行如骨肉,幾人身死掩風沙,道在契丹有詩云:「朝披四襖專藏手,夜葢三衾怯露頭」。其苦寒如此,盧多遜攻趙普之短。
32
竇儀,開寳中為翰林學士,時趙普專政,帝欲聞其過,一日,召儀語及普所為不法,且譽儀負才望之意,儀盛言普間關舊臣,公忠亮直,帝不悅,儀歸,置酒曰:「我必不作宰相,亦不謫朱崖,吾門可保矣!」既而召學士盧多遜,遂攻普之短,普罷,出鎭河陽,多遜遂參知政事,作相後,普復入相,多遜有崖州之行,其言驗也,隣里侵舊居。
33
楊玠仕蜀至顯官,隨王衍歸唐後,以致仕歸長安舊居,多為隣里侵占,子弟欲詣府訴玠批狀尾云:「四隣侵我我從伊,畢竟須思未有時,試上含元殿基處,秋風秋草正離離」,子弟不敢復言。
34
臥榻側,他人鼾睡。
35
開寳中,王師圍金陵,李後主遣徐鉉入朝,對於便殿,懇述江南事大之禮甚恭,徒以被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太祖曰:「不須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可許?他人鼾睡」。鉉復命,未幾城䧟,隨後主歸朝。鉉性質直,見士大夫寒日,多被褐曰:「中朝自五胡猾亂,其風未改,荷氊被毳,實煩有徒」。一日,見其婿,亦被毛裘,責曰:「吳郎上流,安得效此」。淑曰:「晨興苦寒,朝中服者甚衆」。鉉曰:「士君子有操者,亦未嘗服」。蓋自謂也。
36
漁陽摻。
37
徐諧仕江左,至中書舍人,校秘書時,吳淑為校理,古樂府中有「摻」字,淑多改為操,蓋《章草》之變。諧曰:「非可以一例。若《漁陽摻》者,音《七鑒》反,三撾鼔也」。禰衡作《漁陽摻撾鼓歌云:「邊城晏開漁陽摻,黃塵蕭蕭白日暗」。淑笑伏之。又嘗至清暑閣閣前地,經雨,草生磚縫中,薙去復生。諧曰:「《呂氏春秋》,桂枝》之下無雜木味,辛螫故也」。後主令取桂屑數斗,勻布縫中,經宿草盡死。其博識如此。
38
赤烏白兔
39
錢昭序知通利軍,至道初,獲赤烏白兔表,獻曰:「烏乃陽精,兔惟隂類,若火德蕃昌之盛,示金方馴服之徴,祝詞」。
40
太宗自作祝詞不成,命翰林學士錢若水草云:「上帝洪休,雖眇躬,是荷下民之命,乃明神所司」。上喜曰:「朕思之乆矣,不能措詞」。
41
杖記。
42
党進,朔州人,國初為騎帥,不識文字,上忽問軍中人數,先是,軍校皆以所掌兵甲之數細書著所持梃,謂之杖記,如笏記焉,進但引梃,對曰:「盡在是矣!」京師市井間有畜鷹鷂者,進必解,縱之,罵曰:「不能買肉供父母,反以餉禽獸乎?」太宗在藩邸有鷹鷂,進忽見詰責,欲解放,圉人曰:「晉王令養進。遽與錢令市肉」。曰:「汝當謹視無」。使為猫豬所傷。嘗病瘡,賔佐入視,進方擁錦衾一,從事,竊語曰:「錦衾爛兮,進聞爛兮」。二字疑其誚已,遂大怒,命左右急捉從事,批其頰,罵曰:「腳患小瘡,那至於爛!」過市,見縛闌者,問汝何言?」優者說韓信,進怒曰:「汝對我說韓信見韓信,即當說我,此三頭兩面之人」。即命杖之,進名進,常稱暉,或以為言,曰:「吾自從其便耳」。
43
論食魚
44
劉吉䕶治京東河決,時張去華為轉運使,巡視㑹食,設鱠,鯉為饌去,華曰:「南以魚為食,殊不厭其腥也,意輕鄙。南士吉對曰:「運使舉進士狀,元曾不讀書。尚書:禹決九川有魚鱉,使人鮮食。易姤之九二包有魚,羲氏以畋以漁。周禮䱷人掌以時䱷為梁,詩載嘉魚小雅,炰鱉鱠鯉。國風云:必河之魴。戴記云:水潦降不獻,魚鱉魚鱉不中殺,不鬻於市。居山者,不以魚鱉為禮。三月,天子乘舟薦鮪於寢廟。孟秋,天子食稻與魚。又食魚者去乙孔子,魯人云:魚餒不食。趙盾,晉人魚。飡田文,齊人,其上客皆食,有魚子,産鄭人而人獻魚子,公亦鄭人,解黿染指於鼎,大舜漁於雷澤,呂望釣於渭濵,又何必皆南州之人去?華色沮,不能答。丁晉公遇呂洞賔。
45
丁謂通判饒州日,呂洞賔見之曰:「君狀貌頗似李德裕,他日冨貴皆如之」。又謁張洎,畱詩云:「功成當在破𤓰年」,俗以破𤓰為二八。洎年六十四卒,洞賔有自咏云:「朝辭百越暮,三吳䄂有青蛇膽,氣粗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又有「飲海龜,兒人不識,燒山符子鬼難看,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鐺內煮山川」之句。
46
千字文。
47
千字文題云:勅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次韻勑字,乃梁字,傳冩誤耳。時命令尚未稱勑。至唐顯慶中,始云:「不經鳳閣鸞臺,不得稱勑。
48
吳綾汗衫寫詔
49
唐末有朱書御札,徴兵方鎮,蓋危難中,以此示信。昭宗以吳綾汗衫寫詔,間道與錢鏐,告以國難六帖》。
50
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數千,各題門目,作七層架列齋中,命諸生采集事類投瓶中,倒取抄録成書,故所記時代無次。
51
獺,祭魚。
52
舊說李商隱為文,多檢閱書冊,鱗次堆積,時號「獺祭魚」。
53
李商隱用灰釘事。
54
劉錯欲註,李商隱《樊南集》有代王元茂檄劉稹書》云:「䘮具躋陵,飛走之期旣絶,投戈散地,灰釘之望,斯窮獨恨。不知灰釘」,事乃漢杜。篤《論都賦》云:「焚康居灰珎,竒雅鳴鏑釘。鹿蠡商隱之雕篆如此」。
55
鴨,能人言。
56
唐陸龜蒙,狡猾多智,居笠澤,有內養。自長安使杭州,舟出舍下,彈一緑,頭雄鴨折頸,龜蒙大呼曰:「此鴨善人言,將貢天子,今持死,鴨詣官自言耳」。內養驚駭,厚遺金帛乃止,問曰:「此鴨何言?」龜蒙曰:「常自呼其名題翠㣲詩」。
57
翠㣲寺,在驪山絶頂,舊離宫也,唐太宗避暑於此,後有人題詩云:「翠㣲寺本翠㣲宮,樓閣亭臺幾十重,天子不來僧又去,樵夫時倒一枝松」。
58
赦日樹金雞。
59
宋孝王問司天膺之後魏、北齊赦日樹金雞事,膺之曰:「按海中星占云:天雞星動,為有赦。北齊赦日,令武庫設金雞於闕門右,撾鼓千聲,宣赦建金雞,或云起於西涼。呂光究其㫖,蓋西方主兊兊為澤,雞者㢲之神,㢲為號令,故合二物,制其形,掲長竿,使衆人覩之,上坡下坡。
60
李文正令言呼諌議為坡拜,蓋唐舊語,自外入為諌議,班在給舍上,歳滿遷給事中,又歳滿遷舍人,故或有嘲諫議,云:「君今上坡,後當復下坡矣」。《劉君佳話》載:初拜諫議者,給舍戯曰:「何人驟居我上?彼曰:以我不才,何不拽下?」著乃遷也?
61
辜負口眼。
62
諺曰:不到長安,辜負眼不到兩浙辜負口,太平興國
63
太宗改元太平興國,識者謂太平字一「人」,六「十」也。太宗夀六十九,中間歳內改元,亦叶其數《靈棊經》
64
《靈棊經》乃黃石公法。南齊江謐嘗以棊占得金,益玉盃之卦。《唐經籍志》五行部有《十三靈棊經卜》一卷,蓋所傳舊矣。凡一事再卜,卒不驗。
65
臍裂
66
殿中丞王全嗜酒,忽臍裂有聲,以盎承之,得清酒斗餘而卒。
67
周世宗作詩。
68
周世宗嘗作詩以示學士竇儼曰:「此可宣布否?」儼曰:「《詩》專門之學,今若勵精叩練,有妨幾務。茍切磋未至,又不盡善」。世宗解其意,遂不作詩。
69
地獄受苦
70
人或疑釋經所述地獄受苦之期,太長公曰:「律文有流三千里,地甚逺,徒三年,日甚長,造罪之初,止一念頃耳」。
71
不欺神明。
72
江南處士朱真曰:「世云不欺神明,但不欺心,即不欺神明也」。
73
三多
74
學者當取三多看讀,多持論,多著述,多三多之中,持論為難。
75
《天雞弄《和風詩》
76
江南張佖知舉試《天雞弄和風詩》,佖但以《文選》中詩句為題,未嘗究其所出。進士張某白主司,言「《爾雅》鶾天雞螒天雞,未知孰是」。佖不能對,亟取《爾雅》檢以語之。
77
比試制誥:
78
張去華任拾遺,上言:「今制誥張澹不才,願得比試」。詔令中書引試,澹果不勝去。華遷補闕,澹罷知制誥。去華負時名雖勝,遂為清議所鄙,而澹亦當引退,豈宜與新進士爭鋒,其亦失也。
79
兩制作詩賦。
80
晉開運中,詔兩制各作詩賦一篇,付禮部為考試之目。李懌獨曰:「懌識字有數,因人成事,使令衣白袍入貢部下第必矣。胡能作文章,為世模楷,終不肯作重戴。
81
重戴者,大裁帽也。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為之。後魏孝文帝自雲中徙代,以賜百僚。五代以來,惟御史服之。淳化初,宰相、學士、臺省官皆令服之。盧延譲詩。
82
唐盧延譲為詩,淺近惟吳融獨重其作,云「必垂名宿」東林云:「兩三條電欲為雨,七八個星猶在天」,言懐云:「名紙毛生五門下,家僮骨立六街中」,𤣥上人曰:「高僧解語牙無水,老鶴能飛骨有風」,八月十六日夜云:光只訛些子」,縁應耗没多」,寄人云:「吟安一個字,撚折」數莖鬚。又有樹上,詰諏批頰,鳥窓間壁,駁叩頭蟲五禽以客名。
83
李昉為詩慕白居易園,林畜五禽,皆以客名白鷴曰「佳客,鷺鶿曰「白雪客,鶴曰「仙客」,孔雀曰「南客鸚鵡、曰「隴客」。又慕居易七老之會,得宋琪等八人為九老㑹記詩。
84
自雍熈至今三十年,其能詩者,今畧記之,楊徽之《會望》云:杳杳烟蕪何處盡,搖揺風桞不勝垂。江行云:「新霜染楓葉,皓月借蘆花」。《嘉陽川》云:「青帝已教春不老,素娥何惜月長圓元夜云:「雲歸萬年樹,月滿九重城」。徐鉉病中》云:「向空咄咄煩書字,舉世滔滔莫問津」。《梁周翰山居》云:「宿雨一番蔬甲拆,春山幾處茗旗香」。《鄭文寳春郊》云:「百草千花路,斜風細雨天」。《送别云:「杜曲花光濃似酒,灞陵春色老於人」。《送人去》云:滿㠶西日催行路,一夜東風落楚梅」。劉師道寄別云:「南浦未傷春草碧,北行仍愧曉猿驚咲。世云野馬飛牕日,醯雞舞瓮天」。《李宗諤《春郊》云:「一溪晚緑浮鸂鶒,萬樹春紅呌杜鵑。李維渚宮亭》云:「故宮芳草在,往事,暮江流送人越州云:風樵若耶路霜橘洞庭秋丁謂《送張南安》云:梅花過嶺路,桃葉渡江舡。芭蕉云緑章,封事緘初啟,青鳯求凰尾乍開蘇為湖亭詩春波何限緑,白鳥自由飛」。晏殊云東陽詩骨瘦,南浦別魂消。錢昭度村居》云:「黄蜂衙退海潮上,白蟻戰,酣山雨來。自咏云:剛腸欺竹葉,衰病怯菱花。《春晝》云:人歸漢后黄金殿,燕在盧家白玉堂,登樓云逺水净林色,㣲雲生夕陽,錢劉變詩格」。
85
近年錢惟演、劉筠首變詩格,惟演途中云:「雪意未成雲着地,秋聲不斷雁連天」。又云:「客亭厭見論長短,村酒那能辨聖賢」。《送僧》云:「宿榻孤烟起,行衣夢雨涼」二僧詩
86
楚僧惠崇思東寺林云:「鳥歸杉墮雪,僧定石沉雲送李堪云:「秋聲動群木,暮色起千山」。蜀僧希書答黃桂州云:「來書逢歳缺,去夢歴峯危」。廣南陳轉運云:「春生桂,嶺外,人在海門西」。
87
轆轤體唱和聨句。
88
自「舜」作《歌臯》《陶颺》,言載賡及栢梁聨句、顔延年和、謝監謝𤣥、暉有《和武昌登》《孫權故城》等篇,梁、何遜集中多聨句。唐元稹作《春深題》二十篇,並用《家花車》斜四韻。劉白易之亦同此四字。《令狐楚和詩》多次,韻凡聨句,或兩句四句,亦有出一句對一句者,謂之轆轤體筆法」五字。
89
錢若水言古之善書得筆法者,唐陸希聲得之,凡五字,撇押鈎格,扺用筆如鈎則㸃,晝遒勁,謂之「撥鐙筆」。希聲云:「昔二王皆傳此法」。希聲以授沙門𧦬光入長安為翰林供奉。希聲猶未達,寄詩曰:「筆下龍蛇似有神,天池雷雨變逡巡。寄言昔日不龜手,應念江頭洴澼人」。𧦬光因引薦希聲於貴倖。後至,宰相刁衍言「江南後主得此法書絶勁,復增二字,曰「導送,視虛實用藥。
90
陳昭遇善醫,絶不讀書,隨劉鋹歸朝,持藥囊日閱數百人,其風勞冷氣之候,皆黙識之,然後視其老幼虛實。按古方用湯劑,鮮不愈者,實未嘗尋脈訣也。世以為神醫,莊周所謂「懸解童過」,所謂讀書百遍義自見」是也。
91
一目失明。
92
錢鏐年老,一目失明,中朝國醫吳某曰:「可無療,此當延五七歳夀,若決膜,去內障眼即復舊,但慮損福」。鏐曰:「吾得不為一目,鬼於地下足矣!」醫為治之復,故凡賂醫金帛,計五萬緍,未幾,鏐卒。
93
築太乙宮。
94
太平興國中,方士楚芝蘭上言:「按《太乙經》,五福,太乙為天九貴神,凡行五宮,四十五年一徙,今當入吳分。五福所至,民獲其祐,宜築宫於蘇州」。太宗從之宫成。芝蘭又言:「祠太乙於吳,但福及吳民,可徙築京城南三十里蘇村」。遂改築新宮凡十殿,曰君基、太乙、臣基、太乙、民基、太乙、九氣、太乙、大游、太乙、小游、太乙十神,太乙、天太、乙地、太乙,并五,福為十八。
95
洛陽宮闕似兠率天宫。
96
西晉時,有胡僧至洛陽見宮闕,嘆曰:「此正是兠率天宮,但生人之力,營構非道,力所成耳」。將終與徒衆別曰:「山河天下皆變滅,而況人身何得長乆!但能專心清凈,屏除三毒,形數雖乖,其會必同」。
97
毀銅佛鑄錢。
98
周世宗毀銅佛像,鑄錢曰:「佛教以為頭目髓腦有利於衆生,尚無所惜,寜復以銅像為愛乎?」鎮州大悲銅像,甚有靈應,撃毀之際,以斧钁自胸,鏡破之,後世宗北征,病疽,發胸間,咸謂報應。
99
太平興國寺。
100
太平興國寺,舊龍興寺也,世宗廢為龍倉。國初,寺主僧屢撾鼓,求復為寺,上遣中使持劍令斷首,仍戒曰:「怖畏即斬之,或臨刑無懼,即未可斬」。既訊,其僧神色自若,引頸就戮。上大感嘆,復以為寺。又修舊封禪寺為開寳寺。
101
西土人不食肉。
102
大中祥符初,西域僧覺稱來云:入此國,見屠殺豬羊,懸肉市肆,甚不忍觀。見此方人心頗惡,彼西土人,全不食肉」。上召問其所欲,但求金襴袈裟,歸置金剛座而已。
103
李符知春州。
104
盧多遜貶朱崖,諫議大夫,李符適知開封府,求見趙普,言:「朱崖雖海外,而水土無他惡,流竄者多獲全,春州在內地而至者必死。望追改前命,外彰寛宥,乃置之死地。普頷之。月餘,符坐事貶宣州,上怒未已,令貶嶺外。普具述其事,即以符知春州,到郡而卒。朱處士詩。
105
江南處士朱真白善嘲咏,刺蝟詩云:「行似針氊動,臥似栗毬圓,莫欺如此大,誰敢便行拳。嘗謁一貴人不禮,㕔事有格子屏風,真白題詩曰:「道隔何曾隔,言糊又不糊,渾身總是眼還解,識人,無題棺木云。乆乆終須要,如今未要君」。咏月云:「當塗當塗,見蕪湖蕪湖見八月十五夜,一似沒柄扇」。
106
徐鉉好鬼神。
107
徐鉉不信佛,酷好鬼神之說,江南中主以楞嚴經令觀可見精理旬餘,曰:「臣讀之數,過見其談空之說,似一器中傾出,復入一器」。中都不曉其義,鉉專搜其神恠為稽神録,嘗典選選,人詭言神恠,因以私禱。布衣蒯亮好為大言,鉉館於門下稽神録中,多亮所言。亮嘗忤鉉,甚怒,不與語,亮一日忽云有異人肉翅自㕔飛出,升堂而去,鉉即喜,命記之。或謂鉉曰:「公鄙斥浮屠之教,瞿曇豈不得作黃面神人乎?」鉉笑而不答,造五鳯樓手。
108
韓浦、韓洎咸有詞學,洎嘗輕浦,語人曰:「吾兄為文,譬如繩樞草舍,聊庇風雨」,予之為文,是造五鳯樓手浦」。竊聞其言,偶得蜀牋,以詩贈洎曰:「十様蠻牋出益州,寄來新自浣溪頭,老兄得此全無用,助爾添修五鳯樓」。
109
謁金門詞
110
江南成,幼文為大理卿,好為歌詞,嘗作《謁金門曲》,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之句,後因奏牘稽滯。中主曰:「卿試與行一池,春水又何缺於卿哉!」
111
求通好書。
112
開寳中,遼涿州刺史耶律琮遺雄州刺史,求通好,書官無交於境外,言即非冝事有利於國家,專之亦可,其文采甚足觀也。
113
不動尊院。
114
李濤為布衣時,泥水關有佛舍曰:「不動尊院中,有不出院僧」。未幾,寺為火焚,僧衆他徙。濤題詩云:「走卻坐禪客,移將不動尊世間。顛倒事八萬四千門。
115
類說卷五十三
URN: ctp:ws453217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