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喻林卷二十三     明。 徐元太 撰人事門二十一
3
逐勢
4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吿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徧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孟子,離婁下。
5
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獨不見夫朝趨市者乎?明旦,側肩爭門而入,日暮之後,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非好朝而惡暮所期,物忘其中《史記孟嘗君傳》。
6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順風激靡草,富貴者稱賢。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伊優北堂上,骯髒倚門邉。《後漢書文苑列傳》。
7
埶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懐金玉蘭,蕙化為芻。《後漢書文苑列傳》。
8
于時名勢赫奕,若火猛風疾,當塗之士,莫不枝附葉連魏志》管輅傳註》
9
握權則赴者鱗集,失寵則散者瓦解,求利則託刎頸之懽,爭路則構刻骨之隙。於是浮偽波騰,曲辯雲沸,寒暑殊聲,朝夕異價,駑蹇希奔放之跡,鈆刀競一割之用。《晉書潘尼傳》。
10
東野丈人觀時以居,隱耕汙腴之墟,有冰氏之子者,出自沍寒之谷,過而問塗丈人曰:「子奚自?」曰:「自涸隂之鄉」。「奚適?」曰:「欲適煌煌之堂」。丈人曰:「入煌煌之堂者,必有赫赫之光。今子困於寒而欲求諸熱,無得熱之方」。冰子瞿然曰:「胡為其然也?」丈人曰:「融融者,皆趣熱之士,其得罏冶之門者,惟挾炭之子」。晉書王沉傳。
11
䑛痔兼車,鳴鳶吞腐《晉書光逸傳》託身權戚,憑勢假力,擇棲芳林,飛不待翼《晉書》束晳傳》。攀其鱗翼,丏其餘論。附騏驥之髦端,軼歸鴻於碣石《梁書任昉傳》
12
冀宵燭之末光,邀潤物之微澤,魚貫鳬踊,颯㳫鱗萃,分鴈騖之稻粱,沾玉斚之餘瀝。《梁書任昉傳》。
13
若其寵鈞董石,權壓梁竇,雕刻百工,鑪錘萬物,吐潄興雲雨,呼吸下霜露,九域聳其風塵,四海疊其燻灼,靡不望影星奔,藉響川騖,雞人始唱,鶴蓋成隂,髙門旦開,流水接軫。《梁書任昉傳》
14
馳騖之俗,澆薄之倫,無不操權衡,秉纖纊,衡所以揣其輕重,纊所以屬其鼻息。若衡不能舉,纊不能飛,雖顔冉龍翰,鳳雛曾史,蘭薰雪白,舒向金玉泉海,卿雲黼黻江漢,視若遊塵,遇同土梗,莫肯費其半菽,罕有落其一毛。若衡重錙銖,纊微彯撇,雖共工之蒐慝,驩兜之掩義,南荊之跋扈,東陵之巨猾,皆為匍匐委蛇,折枝䑛痔,金膏翠羽將其意,脂韋便辟𨗳其誠。《梁書任昉傳》。
15
投烈風之門,趣炎火之室,《北齊書》、《魏收傳》。貴人之家,雲行於塗,轂擊於道,鹽鐡,論刺權。以毀譽為蠶織,以威福代稼穡。抱朴子外篇》,吳失。若夫操隋珠以彈雀,䑛瘡痔以屬車,登朽緡以探巢,泳呂梁以求魚,旦為稱孤之客,夕為狐鳥之餘,棟橈餗覆,傾溺不振,蓋世人之所為載,馳企及而達者之所為寒心而慘愴者也。抱朴子內篇》:暢𤣥。
16
所論薦則蹇驢蒙龍駿之價,所中傷則孝,已受商臣之談,故小人之赴也。若決積水於萬仞之髙隄,而放烈火乎雲夢之枯草焉,欲望肅雍濟濟,後生有式,是猶炙冰使燥,積灰令熾矣。《抱朴子外篇》刺驕。
17
贄幣濃者瓦石成珪,璋請託薄者龍駿。棄林垌,黨援多者偕驚飈以凌雲交結,狹者侶跛鼈以沉泳。《抱朴子外篇》安貧。至於顧眄,增其倍價,翦拂使其長鳴。彯組雲臺者摩肩,趨走丹墀者疊跡。《文選》,劉峻《廣絶交論》。
18
凡希世茍合之士,蘧蒢戚施之人,俛仰尊貴之顔,逶迆勢利之間,意無是非,讚之如流,言無可否,應之如響《文選》、陸士衡《辨亡論》
19
勢之所集,從之如歸,市勢之所去,棄之如脫遺。《文選》:李康《運命論》
20
夫官人有跖之惡,結駟過市,士以謂榮,况實有益乎?處子有顔閔之賢,被褐造門,人以謂辱,況實有損乎?故富貴易為容,貧賤難得通。意林潜夫論
21
萎葉愛榮條涸流好河、廣。《藝文類聚》:人部、友悌詩。林中多疾風,富貴多諛言,《太平御覽》:天部九風。猶如春華敷時,羣蜂盡至,色香細味,不知厭足,及其飛落,羣蜂盡去。三十六部,尊經仙人經。
22
如風吹絶炎,空中而去,炎則依止於風。大智度論卷九十。昔有一比丘被擯,懊惱悲嘆,啼泣而行,道逢一鬼,此鬼犯法,亦為毗沙門天王所擯。時鬼問比丘言:汝有何事?啼泣而行。比丘答言:犯僧事,衆僧所擯,一切檀越,供養失盡,又惡名聲,流布逺近,是故愁嘆啼泣耳。鬼語比丘言:我能令汝滅惡名聲,大得供養,汝便可立我左肩,上我當擔汝虛,空中行人,但見汝而不見我身。汝若大得供養,當先與我。彼鬼即時擔比丘於先,被擯聚落,上虛空中,行時聚落,人見皆驚,恠謂其得道,轉相謂言衆僧無狀,枉擯得道人。時聚落人皆詣此寺,訶責衆僧即送此。比丘住於寺內,遂大得供養。此比丘隨所得衣食諸物,輙先與鬼不違,本要此鬼異日復擔此比丘,遊行空中,正值毗沙門天王官屬,鬼見伺官,甚大驚怖,擲棄比丘,絶力而走。此比丘遂墮地而死,身首碎爛。此喻行者宜應自修,所向無疑,恃託豪勢,一旦傾覆,與彼無異也。衆經撰,襍譬喻經。
23
勢然
24
人以牆防,禁一家之非常。今上有蒺藜之草,不可掃而去之,欲掃去之,反傷牆而毀家,以興國君,以禮防制一國之非法。今宮中有淫昏之行,不可滅而除之,欲除滅之,反違禮而害國《毛詩正義》:牆有茨」。
25
埶得容姦,伯夷可疑。茍曰無猜,盜跖可信《後漢書馮緄傳》。諺言貧不學儉,卑不學恭,非人性分也,勢使然耳《魏志》:任城,陳蕭王傳評註
26
膏粱方丈,沈疾弗顧。瑤碧盈尺,阽危弗存。《宋書》顧覬之傳秋葉辭條,不假風飊之力。太陽躋景,無俟螢爝之暉。《南齊書王儉傳》
27
百仞之臺,不挺陵霜之木,盈尺之泉,時降夜光之寶。故理有大而乖權,物有微而至道《南齊書劉祥傳》
28
習數之功,假物可㝷,探索之明,循時則缺,故班匠日往,繩墨之伎不衰,大道常存,機神之智永絶《南齊書劉祥傳》。故仰遊雲以觀日,月常動而雲不移,乘船以渉水,水去而船不徙矣《隋書天文上志》
29
夫置器廣庭,則函牛之鼎如釡,堂崇十仞,則八尺之人猶短,物有陵之,非形異也。《隋書天文上志》。
30
與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惡相助,同好相趨《太公六韜》:武韜》。縵密不能蔍苴,學者詘身《晏子春秋問》上
31
質的張而矢射集,林木茂而斧斤入,非或召之也,形勢之所致文子,上德
32
子獨不見夫閉關乎?立而倚之,則婦人揭之,仆而措之,則不擇性而能舉其中。若操其端,則雖選士不能絶地關,尚一身而輕重異之者,埶使之然也鶡冠子兵政》
33
目能見物而不見,堅則堅蔵矣。手能知物而不知,白則白蔵矣」。公孫龍子堅,白論註》。
34
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公孫龍子堅白論
35
勢不能為姦,雖跖可信也。勢得為姦,雖伯夷可疑也」。商子畫䇿》。
36
夫物至則目不得不見,言薄則耳不得不聞,故物至則變,言至則論商子禁使
37
資衰、苴杖者不聽樂,非耳不能聞也,服使然也。黼衣黻裳者,不茹葷,非口不能味也。服,使然也資,齊同。公荀子哀」。惠子曰:「羿執鞅持扞,操弓關機,越人爭為持的,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閉戶,故曰可必則越人不疑,羿不可必,則慈母逃弱子《韓非子說林》
38
人無毛羽,不衣則不犯寒,上不屬天而下不著,地以腸胃為根本,不食則不能活,是以不免於欲利之心、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憂也《韓非子《解》。老
39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故饑歲之春,幼弟不饟穰,歲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愛客過也,多少之實異也韓非子五蠧
40
登髙而望臨深,則窺人之性,非窺且望也,勢使然也」。賈子《新書》:審微。
41
登髙使人,欲望臨深,使人欲窺處使然也。射者使人端釣者,使人恭事使然也。淮南子說山訓。
42
泰山之容,巍巍然髙,去之千里,不見埵堁,逺之故也。秋毫之末,淪於不測,是故小不可以為內者,大不可以為外矣!淮南子說山訓。
43
躄者見虎而不走,非勇勢不便也《淮南子》說《林訓》。聾者不謌,無以自樂,盲者不觀,無以接物《淮南子》說林訓》。酤酒而酸,買肉而臭。然酤酒買肉,不離屠沽之家,故求物必於近之者《淮南子》說《林訓》
44
戰兵死之,鬼憎神巫,盜賊之醜吠狗《淮南子》說《林訓》設鼠者機動,釣魚者泛杭,任動者車鳴也《淮南子》說林訓》、髙阜所在,隂氣不淋焦氏《易》「林剥之夬」
45
獨宿憎夜,嫫母畏晝。焦氏易林渙之蠱。夫近水則寒近,火則溫,逺之纔微,何則?氣之所加,逺近有差也」。王充論衡寒溫篇。
46
人坐樓臺之上,察地之螻蟻,尚不見其體,安能聞其聲,何也?螻蟻之體,細不若人,形大聲音,孔氣不能達也王充《論衡變虛篇》
47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共雷王充論衡》、《雷虛篇》。漁者不死於山,獵者不溺於淵王充論衡》遭《虎篇》。從門應庭,聽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闚室,百不失一王充論衡》佚文篇」。
48
日刻徑重千里,人不謂之廣者,逺也。望夜甚雨,月灮不暗,人不睹曜者,隱也」王充《論衡佚文篇》
49
夫髙下相受,不可逆之流也。小大相羣,不得已之勢也。郭子註:莊大宗師。
50
不行則易。欲行而不踐,地不可能也,無為則易,欲為而不傷,性不可得也」。郭子註:莊人間世。
51
鏡形如盃,以照西施鏡,縱則面長鏡,橫則面廣,非西施貌,易所照變也劉子正賞
52
登峭嶺者,則欲望逺,臨峻谷者,必欲窺墟墟墓之間,使情哀清廟之中,使心敬此處,無心而情偽之發者,地勢使之然也。劉子激通
53
益風從于雷趾●,平表,切丞也。于髀。補,爾切。《傳》曰:風從于雷,獲其所也。趾●于髀,得其宜也。元包孟隂。
54
水中視魚,必先見水,灮中視物,必先見灮。《莊子》音義天下。言水之激疾則去,盡不能浸潤,矢之激發則去逺。《前漢書註賈誼傳》。
55
門戶孔空,風善從之李善註《文選風賦》。垣草易雕,階露易隕李善註《文選》,何敬祖雜詩》?清源不能行,運吞舟之魚以喻塵俗,不足容乎仙者李善註《文選》,郭景純《遊仙詩》
56
蓋如飛鶴馬,似遊魚,李善註《文選》,劉孝標《廣絶交論》。登髙使人,意遐臨深,使人意清,《文選》:張景陽《雜詩註。近河之地濕,近山之木,長山出雲而邱阜生氣。四瀆東流而百川無西。意林,陸賈《新書》。
57
經漸,車之水歴,繞輪之沙趾,跡髙下不可論意林《士緯》。釣者之恭,非為魚也,餌鼠以肉,非愛之也《藝文類聚》産業部釣。堯遭洪水而貴,陸湯遭大旱而重水《太平御覽》地部陸,取狼皮以當空戶,則羊畏不敢出矣《太平御覽》,獸部狼鬻棺者欲民之死,蓄榖者欲民之饑,船漏水入囊洞內虛也《太平御覽》:百穀部穀
58
猛虎不處,卑勢鷙鳥不立垂枝也《太平御覽》:獸部虎上枯桑葉,易落疲,客心易驚《初學記》歲時部秋」
59
空桑穢飲,醖以稷麥,以成醇醪。酒之始也,烏梅、女䴷胡板反甜醹,九投澄清,百品酒之終也《初學記》服食部酒
60
響應聲還,誠如妙說。若深山邃谷,林障重疊,如此之處,發一小聲,響還極大。若小屋小器如此之處,發一大聲,響還猶小,以何因縁?聲俱不異,而應有差?又如空地,雖發音聲而無響應,云何此處?徒發巨聲,了無應者?海空智《蔵經序品。
61
譬如陶師,埏埴瓦器,若大若小,終歸破壞,大寶積經四十二。猶如乾地,灑水之時,即便易燥」。《大寶積經》卷五十六。
62
猶如潤地水灑之時,即便難燥。大寶積經》卷五十六。如轉輪王入城邑時,一切悉知。如薄德之人入城邑時,乃至親厚,猶不覺知」。大方等大集經十八。
63
譬如鐡丸,雖擲空中,終不暫住,速疾投地。大方廣十輪,經卷三。如是五大,和合成身,如世倉篅,終歸敗散,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一。譬如迦葉,天無雲者,雨不可得」。摩訶衍寶,嚴經推七。
64
譬如天上,天下共治,一水精㑹,不能得摩尼珠也佛遺日摩尼寳,經推六
65
譬如有人,上向瞻空,其目所覩,不能別知,何所是空,何所非空!」阿差末菩薩經》卷一。
66
譬如有人,見其父母多有財産,珍寶豐盈,便於財物不生,希有難遭之想」。金灮明冣勝,王經卷一。
67
譬如日出,霧露皆盡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悲九,如或有人手執強弓於樹林中,向上射葉,其箭徹徃,曾無所礙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
68
譬如兩手和合,能出音聲為從左手,生為從右手,生若從左手生,常應有聲,右手亦然。何以故二手常有故,一手無聲,合故有聲文殊師《利問經卷》下
69
如闇射人,或中不中,菩薩善戒經卷八。復如寒霜,日曜即消,蘇婆呼,童子經卷下。猶如力士以大重石擲淖泥中泥為受,不答,曰:「受也,所以者何?泥淖石重,是故必受」。中阿含經卷二十。
70
譬如雞毛幷筋,入火便縮,皺不得伸,《長阿,含十報法經》卷上。亦如酥缾在水中壞。是時瓦石便沉在下酥,便浮在上。増壹阿含經》卷三十五。
71
譬如脂膏之汁,著大火中,即無烟矣。樓灰,經災變品。譬如羣宿鳥,夜聚旦隨飛,佛說無常,《經》當九。
72
天下人心如流水,中有草木,各自流去,不相顧望,前者亦不顧,後後者亦不顧前,草木流行,各自如故佛說阿含正行經敬六
73
猶如旱時,諸草木等必令焦滅,猶如春時,酥置日下,自然融消」。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八。
74
如擊空缾,易為破壞。尼拘陀梵志經上。譬如以土為佛,若敬禮者但作佛,想不作土想。阿育王經卷八。譬如果物未熟,不強熟也已熟,亦無所復待。那先比丘經卷上。那先問王言,前車行有轍後?車行當從何所行?王言:後車當從前車轍中行,那先言前車輪寜語後輪言:汝當隨我處從後來」。後輪車寜語前輪:「我當隨汝處行,寜相語言爾,不王言俱不相語也」。那先比丘經卷中。
75
那先言:譬如大城都有一門,其中有一人欲出,當從,何向王言?當從門出耳。那先言後復有一人欲出,當復從何向出?王言:故當從前一人門出耳。那先言王前出人寜語,後人言汝當隨我後出,後人寜語前人,言我當隨卿所從門出,兩人寜相語言爾,不王言前人,後人俱不相語也」。那先比丘經卷中。
76
如數疾輪,無有端緒出曜經六念品,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壞,人命亦然。法句經無常品。。譬如有人多諸子,息愛無偏黨,然於病者,心則偏重」。本縁經鹿品。
77
如四衢、道頭、華果之樹,常為多人之所抖擻,本縁經毗羅摩品譬如殺賊,㧞刀注箭,常求殺人,無憐愍心三昧法門經卷上譬如少薪無燄,火不得風,吹便自滅三昧,法門經卷下。譬如大火大風吹,大水來,澆無不滅三昧法門經卷下,如惡風摧折大樹若無樹者,則無所壞。禪法要解經卷下榮十。譬如入稠林採木,直者易出,曲者難出禪法要解經卷下榮十。譬如人被鎻,初脫時,行猶不便。《大智度論》卷二
78
譬如須彌山,凡人口吹不能令動,大智度論卷五。如小兒,仰視青天,謂有實色,有人飛上極逺而無所見以逺視,故謂為青色。大智度論卷六。
79
譬如覆缾,水不得入。《大智度論》卷十三。又如麞鹿,為虎搏逐,追之不捨,雖得好草,美水飲食,心無染著。《大智度論》卷十四。
80
譬如樹常東向曲,若有斫者,必當東倒。《大智度論》卷十八。如一斗蜜,投之大河,則失氣味。《大智度論》卷十九
81
譬如羊,近於虎,雖得好草美水而不能肥,《大智度論》卷十九。譬如父母,雖常愛子,若得病急,是時愛心轉重」。《大智度論》卷二十。
82
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大智度論》卷二十。
83
譬如大河水中著少毒,不能令水異。大智度論卷二十三。譬如鐡器中空,故在水能浮,中實則沒。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譬如上山,既得到頂,則不畏墮,未到之間,傾危畏墮」。大智度論卷四十一。
84
譬如小草加功,易除大樹,功重難除。大智度論卷四十二。又如雨墮,不住山頂,必歸下處。大智度論卷四十九。如人著衰,常有不吉。大智度論卷五十四。
85
譬如射地,無不著時,若射餘物,或著或不著《大智度論》卷六十一。譬如新擘乾毳,隨風東西,濕毳緤緻,則不可動《大智度論》卷六十六
86
譬如山上投縷丸,縷盡自止。《大智度論》卷七十。譬如車分壞,故車相亦滅。又如輪分壞,故輪相亦滅」。《大智度論》卷八十六。
87
譬如雲霧,逺視則見,近之則無所見,《大智度論》卷八十八。如草木有生,故必可焚燒。若當不生,雖有猛火大風,無所燒害」。《大智度論》卷九十。
88
以杖置日中,豎臥俱無影,執杖倚亞者,其影則修長《大莊嚴經論》卷二《偈》
89
譬如鎔真金注,水則發聲《大莊嚴經論》卷四偈,譬如鑽火,燸為前相攝大乘,論釋卷六,譬如瘂人求覓諸塵,不能說塵攝大乘論釋卷十二。如鎔鐡鋋,其鋋一頭先與火合,餘頭雖復不與火合,由體一,故亦漸鎔銷《廣百論》卷三
90
譬如火不至不能燒刀,不至不能斫如實論華二。譬如菴羅子生芽之時,必破其皮,然後得出《佛性論》卷四譬如岸崩,不更還本十八,空論守七
91
如疊,與著為因,如席與障、為因,如車與載為因十二門論守六若有長必有短,有高必有下,有空必有實百論卷下守九譬如炎熾、琉璃、蚊蚋等蟲,樂昇其上而不能住。如人履放熱,地以熱觸,故不能停足法勝《阿毗曇心論》卷三
92
然體無毛羽,不可袒而無衣,腹非匏瓜,不可繫而不食。《𢎞明集釋駮論》。
93
所謂重病,加於毒藥,宜令刳腹洗腸,深罪約以嚴刑,必須誅宗滅嗣」。《辯正論》卷六。
94
小方易擬,大器難像髙僧傳四淮陽支孝龍讃勢盛
95
火田為燎燎之方盛之時,炎熾熛怒,寜有能滅息之者鄭氏箋《詩正月》
96
長轂雷野,髙鋒慧雲《後漢書灮武帝紀》身當隆極,族漸河潤,視景爭暉,方山並峻《後漢書曹皇后紀》。舉動回山海,呼吸變霜露《後漢書》《宦者列傳》
97
指撝足以振風雲,叱咤可以興雷電。《後漢書》《皇甫嵩列傳》。曹子丹,汝非徒機上肉吳質吞爾不搖㗋,咀爾不搖牙,何敢恃勢驕邪!《魏志》、《王粲傳註》。
98
勝氣籠霄,飛談卷霧,並蘭芬菊耀,無絶於終古矣。《晉書王湛列傳》。
99
廻山壓卵,未足為譬。《晉書》河無忌傳》。今以蕩西域之威,擁歸師之鋭鋒,若猛火之盛於原,弗可敵也《晉書苻丕記》
100
鼔怒則冰原激電,奮發則霜野奔靁《宋書沈攸之傳》。樓艦騰川,則滄江霧咽,鋭甲赴野,則林薄摧根《宋書二凶元凶劭傳》
101
原火一燎,異物同灰《宋書》二凶,元凶劭傳。是由涸澤而漁,焚林而狩。若浚風之儛輕蘀,杲日之拂浮霜《宋書袁淑傳》
102
此即恒山不足指而傾,渤海不足飲而竭《南齊書顧歡傳》。此蓋捧海澆熒,烈火消凍耳《南齊書陳顯達傳》
103
朱旗夕建,如赤城之霞起。戈船夜動,若滄海之奔流。《梁書元帝紀》。
104
捧崑崙而壓卵,傾渤海而灌熒,如駟馬之載鴻毛,若奔牛之觸魯縞。《梁書元帝紀》。
105
孟諸焚燎,芝艾俱盡。宣房河決,玉石同沈。《梁書》《元帝紀。勢傾河以覆岱,威回天而震宇。《梁書》張緬弟纘傳。
106
握金鏡以照耀,擊玉鼔以鏗鏘。神武之所牢籠,威風之所●轢。莫不雲徹霧卷,瓦解冰消。魏書出帝紀》。
107
譬猶太陽之消微露,巨海之蕩熒燭,《魏書季平傳》金鼔振讋,若火焚毛,鋒刃縱橫,如湯沃雪。《隋書》焬三子越王侗傳忤意者嚴霜夏零,阿㫖者膏雨冬澍,榮枯由其脣吻,廢興候其指麾《隋書梁毗傳》
108
咳唾足以活枯鱗,吹噓可用飛窮羽。芬椒蘭之氣,暖布帛之詞《隋書》王孝籍《儒林傳》
109
顧眄則山岳傾頽,叱咤則風雲騰鬱。腹心攸同,爪牙斯在。《北史》、《隋本紀》下。
110
名聲足以㬥炙之威,彊足以捶笞之,拱揖指麾,而強暴之國莫不趨使譬之,是猶烏獲與焦僥搏也《荀子》,富國。應矦謂秦王曰:「王得宛、葉、藍田、陽夏,斷河內困。梁、鄭所以未王者,趙未服也。弛上黨在一而已,以臨東陽,則邯鄲口中蝨也。王拱而朝天下後者以兵中之《韓非子》內儲說上鴻聲大視,高舉神化焦氏《易》林困》之《離》
111
當此之時,雖下愚之才居之,猶能使恩同天地,威侔鬼神,暴風疾霆,不足以方其怒,陽春時雨,不足以喻其澤,周、孔數千無所復角其聖,賁、育百萬無所復奮其勇矣。《昌言理亂篇》。
112
雍門周說孟嘗君曰:「以強秦之勢伐弱韓,譬猶●蕭斧以伐朝菌也李善註《文選》、《魏都賦》」。
113
車服則灮可以鑒豐,屋則羣烏爰止,叱吒疾於雷霆,禍福速於鬼神」。《抱朴子外篇》,吳失。
114
汨若湯谷之揚濤,沛若濛汜之涌波。《文選》,《蜀都賦》。擁之者龍騰,據之者虎視麾城。若振槁,搴旗若顧指。《文選吳都賦》。
115
渙若天星之羅,浩若濤水之波《文選羽獵賦》。建衆檣以成林兮,譬無山之樹藝《廣文選》:王仲宣《浮淮賦》大晉應期,一舉,席卷猶震霆摧枯千鈞壓卵無餘類矣意林,唐子》
116
何異一毛之落牛體雙鳬之飛海濱,《藝文類聚》:雜文部檄文。譬猶翻東海以注螢,爝倒崑崙以壓螻蟻,其身縻爛,豈假多力!《藝文類聚》:雜文部檄文。
117
按劒而叱,江水為之倒流,抽戈而揮,皎日為之還舍。《藝文類聚》:雜文部檄文
118
何慮而不成,何征而不尅?雖拔泰山,填滄海可也《藝文類聚》、《武部戰伐論》
119
若溟海之引回流,岱靈之吐行雲,《藝文類聚》:武部《戰伐論》轟轟隱隱,若轉石之墜髙崖,硍硍礚礚如激水之投深谷《藝文類聚》內典部寺碑》
120
按驪龍取其頷下之珠搦鯨魚,㧞其眼中之寶《藝文類聚》:《寶部壁檄》
121
皇恩所被,繁枯潤涸。威之所加,窮河絶漠。藝文類聚寶部壁。
ctextchar:895
欲抑則大鵬垂翅,欲抗則尺鷃沖天,文苑:英華,梁昭明太子問答一雜文。鳥遊曠澤之地,而比翮者萬。羣虎居繁林之藪而接毫者千數,太平御覽:地部林。
122
人君其尊,重矣,音聲振於金玉,咳唾甘於醴泉《太平御覽》、《人事部》唾
123
若太陽之泮積雪,似夜炬之朗重昏。窈靄消亡,層冰解散。玉清經》,通濟幽㝠品。
124
又如火大,悉能枯竭諸濕物類,波羅蜜《多經》卷五百六十七。猶如猛獸師子,遙見人來,有恐怖心乎?終無此事」。增壹阿含經卷三十。
125
猶如融銅,若有人以二十滴水著彼融銅中,彼水滴速疾滅思念如來,經縁七
126
猶如師子獸王,出於山谷而觀,四方復三鳴吼,方行而求諸有獸蟲之類,各奔所趣,莫知所如,飛逝沉伏,若復有力神象聞師子聲,各奔所趣,不能自安。所以然者,由師子獸王,極有威神須摩提女,經縁四
127
是師子吼、諸小師子,尚皆怖畏,況餘鳥獸《華手經》卷九。如師子王處深谷中,隨所住處,諸小蟲獸不能得近,以不堪受其氣響,故若有近者,聞其氣響,即皆躃地《華手經》卷」。
128
如火燒薪,盛能然濕。三昧,法門經卷下。譬如多薪熾大火,大風來吹不肯滅。三昧,法《門經》卷下。如金翅鳥投龍宮中,搏撮諸龍而食,噉之亦如。師子在獐鹿,羣威猛本縁經毗羅摩品
129
譬如惡龍放雹,殺榖如金剛杵,摧破大山,如阿脩羅王,遮捉日月,猶如暴雨漂沒,村落猛盛,大火焚燒乾草。本縁經月光王品。
130
譬如熱鐡丸,著少綿上,雖燒此綿而火熱,勢不減」。《大智度論》卷二十四。
131
譬如大龍尾,在大海頭,在虛空震電雷霆而降大雨。《大智度論》卷二十七
132
譬如白香象王在獵圍中,雖被箭射,顧視獵者,心無所畏大智度論》三十一
133
如五色近須,彌山,自失,其色皆同金色,《大智度論》卷三十五。譬如衆獸戲時,若見師子,率皆怖懾,師子戲時,自在無所畏難。《大智度論》卷四十七。
134
譬如大熱、鐡丸,以著擘起毳上直燒下,過勢熱無損,但更無可燒者」。大智度論卷五十五。
135
如人壯年力盛,腹中火熱,雖食不適,飲食不能生病。又如有好藥,雖被惡毒,不能為害」。《大智度論》卷九十六。
136
猶如大海風鼔,濤波出大音聲大莊嚴經論卷七勢均。
137
一栖不兩雄《後漢書董卓傳註
138
德均則衆者勝,寡力侔則安者制危《吳志》、陸遜子抗傳》日月不竝出,狐不二雄,神龍不匹,猛獸不羣,鷙鳥不雙《淮南子》說林訓》
139
兩髙不可重,兩大不可容。兩勢不可同,兩貴不可雙。《說苑談叢》
140
兩矛相刺,勇力鈞敵,焦氏易林,需之同人。兩火爭明,雖鬬不傷。焦氏易林比之賁虎狼竝處不可以事,焦氏易林復之謙。兩智不能相使,兩貴不能相臨,兩辨不能相屈,力均勢敵故也。意林,尹文子。
141
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勝。意,林申子。兩貴不相事,兩賤不相使意林
142
喻林卷二十三
URN: ctp:ws519138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