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七十

《卷七十》[View] [Edit] [History]

1
德宗光緒二十九年冬十二月,因日本與俄羅斯開戰,宣告局外中立。甲午之役,俄復遼東於日人之手,名為還我中國,實則擴張勢力,視滿州為屬地。李鴻章赴俄賀加冕,俄皇𩚩之以恩,於是中俄密約成,斷送滿人祖宗發祥之地,且以啟各國覬覦紛爭之漸。拳匪既起,俄人一面與各國聯軍攻京津,一面進兵佔據黑龍江,遂自鐵道南下,分據三省城寨,部署官屬,建築城堡,政府莫能問也。和議開,俄人藉口中俄有有特別關係,堅持東三省事歸兩國另議,與都中事別為一談。列國和約既定,俄乃脅中國駐俄公使楊儒議另訂交還東三省條約,要索甚苛,鴻章將許之,於是關東各地全置俄國勢力範圍之下,而東南疆吏劉坤一、張之洞及各省士紳力爭,日本亦以前隙怨俄,乃會英美兩國力阻。另約遂不成,與立公約。其東三省撤兵期限,約定畫押六個月後,先撤盛京西南段至遼河兵,再六個月撤盛京其餘各段並吉林省兵,再六個月,撤黑龍江省兵。約既定,兩宮均回京,各國皆按約撤兵。而俄兵之據遼東者,獨不撤,反增兵重佔奉天等處。政府不敢出一言以相責問,雖外省督撫軍師有請戰之事,在下士論有義勇隊對俄同志會之舉,皆嚴旨謝絕之,而維倚賴日本與俄之協商。俄則借地方未靖,馬賊猶多,奉天增兵乃保衛鐵軌為辭,以相支吾。乃交涉決裂,兩國公使遂俱下旗歸國,刻期決戰。其戰線在中國及朝鮮界內,朝鮮介於兩大之間,於兩國戰事既不敢過問。中國新受大創,亦不敢問境內主權。門庭之內,聽人鬨爭,遂守局外之倒,宣告中立。
2
三十年春正月,日本兵敗俄兵於鴨綠江,佔九連城、鳳凰城。當日俄未開戰之先,俄皇尼古拉士第二命其臣阿力喀塞克夫為遠東總督、海軍提督,詔曰:『繼自今,遠東責任悉歸阿,外部不必問也。』阿既履新,則一主佔據遼、韓之謀,告俄皇曰:『日本易與耳,雖外示憤張,必無戰事。』故是役以前,俄京無人策日本出於戰者。至決裂之前數日,俄皇猶告人曰:一切幸平善,日本怒氣終歸消滅,朕之朝代固太平之朝代也。諸親藩大公,(凡俄皇父行、大父行皆列爵大公)亦謂必無戰事,所領庫帑,名整軍,實大抵自肥,故在滿洲之俄軍,兵備不整,糧食缺乏,及知日本將出戰,何乃令駐京雷薩公使遊說當軸,翼令英、美、法各國公使當調停之任。英、美兩使皆拒絕之,遂至開戰。是西伯利亞東清兩鐵道因構造不甚完全,其輸送能力甚之,加之馬賊隨在與俄為難,運輸尤難其得力。然阿難狼狽不堪,外表鎮靜,一若不以日本為意者。迨至仁川一敗,旅順再攻,日人以魚雷入旅,薄具舟師。阿與諸將方張樂高會,而俄皇於其夕亦御樂部,於枼名園。及歸,得阿電,知所破壞皆新艦,始如夢境。俄后聞幾利親王受傷,慟甚而暈。是役也,俄之臺艦履沒,統帥淪亡,擊沉之驅逐艦將士無一生者,其第一等戰艦彼得阿怕羅司克中人,陣亡尤慘。除太平洋艦隊司令長官馬克羅甫提督外,計參謀長米拉司,副提督一,兵官二十三,教士一,副管駕一,兵丁等六百餘。又陸軍大佐一,同時陸軍亦挫於定州,具後鴨綠渡、安東下、九連剋。鳳凰破,日麾所指,俄兵皆望風潛逃矣。夏四月,日本兵於奉天之大孤山上陸,佔金州以困旅順。俄自出兵以來,將士皆不用命,無事時飲博滛凶,遇戰則督亂而不相救。自馬克羅甫戰役,俄皇以阿力喀塞克夫督師無功,特簡陸軍大將苦魯巴金代阿為海軍提督,並以黑海艦隊司令長官廓理羅甫繼馬克羅甫為太平洋艦隊司令長官。時皆至軍中視事,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平八郎乃乘其防備未至,督軍節節前進。第一軍攻佔岫岩之大孤山,全師上陸,專向北進,名城要隘以次佔守,以絕旅順之援,所謂拊其背也。又分軍艦守港口,以杜俄兵之出而扼其吭云。六月,日本兵佔大石橋、營口、牛莊及析木城、海城等處。上月,日本第二軍攻佔熊岳城,進陷藍平。是月,日軍進攻大石橋,俄人以第一、第二、第九、第三十五各師圍,及西伯利亞預備兵一師圍來拒。苦魯巴金親臨督戰,受重傷,軍士死者二千餘,餘遁去,為日軍追擊,極形狼狽,日軍遂佔領大石橋及附近一帶。是日,營口俄官聞大石橋受攻甚急,立率師往援,無效分道遁,營口同為日軍所佔據,進簿牛莊、析木城、海城,皆克之,俄軍死又五千餘。俄軍自出發以來,軍士皆嫉視政府,無鬬志,瓦房店之戰,俄軍甚為得勢,領將司他克堡大將以有利之可乘,令勿退,且以必勝勗之。眾曰:『必求勝者,若自取之,其退如故。』司他以手銃擊其顏行,而以末凡自轟其首以死。敗聞,俄皇憂憤,至廢寢食,其國內革命黨勢益猖獗,波蘭亦謀獨立。而新造兩巡洋艦竟有人欲謀炸毀。秋八月,日本兵敗俄兵於遼陽城外,遂佔遼陽,又敗俄兵於沙河。日本第一軍既佔細河沿,分三隊進攻,連敗俄軍於湯河、紅沙嶺、大西溝、孫家砦、弓張嶺、雙廟子、石嘴子、大西蠻嶺、香山子、益友溪、孟家坊。第二軍敗俄軍於雷家堡、黑牛屯、余家臺、曹方屯、壞尾溝、新立屯、徐上堡,俄軍遂不支,向遼陽退。日兵亟追之,毀遼陽車站,迫壓俄軍至太子河右岸。俄軍擠入河內,死者甚眾,至是佔領遼陽全部。是役也,前後戰至十日之久,兩軍死傷以數萬計,為開戰以來之一大戰。冬十一月,以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東來,飭沿海各省戒嚴,日俄之戰已歷一年。自俄師清出遼陽,中國日望日俄之議和,俾歸我東三省。即各國公論,亦望日俄之將出於和,而俄人於遼陽戰敗之後,其於喪師失地之辱,若不甚措意,惟日夕籌備波艦東行之事,思大逞志於日本以雪恥。於是各國相顧失色,中國政府亦飭東南各省官吏戒嚴。十二月,俄國旅順守將乞降於日本。日本海陸軍圍攻旅順,苦戰經年未下,始而仰攻,繼而堵塞,終而決鬬,大小數十戰皆無效。日軍於是年九月十八日大起總攻,預備在二十六日將其陷落,以作日皇誕辰之酧禮,然總不能滿望。至上月二十六日,俄力不支,自將礮臺及兵艦等悉數炸毀,於傍晚九時遣使齎書,詣日營投降。翌日,日軍乃木希典大將答書許之,訂期二十九日受俘。至是月初二日,收受始畢,共計武弁八百七十八,兵士二萬三千四百九十一。方五六月間,日軍之猛擊旅順也,守將司多塞爾將軍已欲降,為其下士官二百二十九人所逼,又勉守半年。至是,司多塞爾定於是月初七日,由青泥窪歸國。
3
三十一年春二月,日本兵敗俄兵,佔領奉天省城。是役,自正月十六日開始鏖戰,迄是月初五日終,凡二十一日。日軍佔領奉天,於是俄軍咸向北退,據守鐵嶺為防禦地。計俄軍之與於是役者,共步兵三十萬零八百,騎兵二萬六千七百,大礮千五百六十八,為日俘虜約四萬數千,死傷者十一萬六千五百。日人死傷亦四萬二千二百餘。日本兵連敗俄兵,佔鐵嶺及開原。鐵嶺位哈爾濱、遼陽間,時俄帥苦魯巴金已褫去滿洲軍司令長官之職,降為滿洲第一軍司令官。而代之以陸軍大將尼維趨。頗善戰,然新敗之師終不敵累勝之卒。方日軍之自奉天而北也,沿途敗殘俄兵,紛紛乞降,於是日軍長驅而進。是月十二日,佔鐵嶺,俄軍北退開原,日人分兵進攻,中途無一抵抗。十四夜,直入開原。翌晨,俄軍來襲開原,復為日軍擊退。夏四月,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為日本海軍殲滅於日本海對馬島海峽。先是,俄人自波羅的海合三艦隊與一切運船,共計不下百艘,自上年七月鼓輪而東,異與日本為海上之角逐。日本東鄉大將聞之,時已為迎戰之準備,揚言:「第一期海戰事畢,於十一月下旬回國,而陰率所部聯合艦隊向西往接波羅的海艦隊。惟若邀擊太驟,則俄雖戰敗,不難入中立之地以求庇,不能使之全歸覆滅。或不然而邀擊太緩,則俄艡瞬已北進,將與其海參崴根據地相近,擊之亦未易有功。必俟其進退失據之地,主客互異之交,猝起擊之,然後可以一鼓而殲也。」故俄艦隊自歐洲出發以來,留于馬達加斯加者半年,游弋於安南者兩月,然後直北,過臺灣海峽,經中國洋面,而至對馬島海峽。而日艦則始終潛伏,其來南洋也聽之,共過臺灣海峽也聽之,其過中國洋面也亦聽之。迨至對馬海峽附近之沖之島,日艦隊始直出攻擊。俄艦奧斯頓盤亞(戰鬬艦)先為一礮所中,毀其司令臺,俄將福格斃焉。嗣復連中數礮,傷重而沉。餘艦雪蘇完利甘(仝上)、捺氣麻夫(巡洋艦)、喇壘麻捺克(仝上),亦受重傷。入夜,復被日驅逐艦隊及魚雷艇隊追擊,機關全損。翌晨,飄至朝鮮海面,為日艦信濃丸等所見,未及拘捕而沉。其那槐林(戰鬬)一艦,亦於戰時疊中魚雷四次,登時沉沒。旋日本新高、音羽兩艦搜擊俄艦蘇維忒勒那(巡洋)於喜哥根海灣(屬朝鮮),沉之。磐手、八雲兩艦,擊沉俄艦烏式攷(海防艦)第四艦隊及第二驅逐艦隊,迫脅俄艦兌米脫蕩斯科(巡洋)駛至歐林島東南海面(屬朝鮮),觸礁而沉,其餘俄艦沉沒者,坎內士蘇槐羅敷、亞力山大第三、薄羅提諾(皆戰鬬),根娒芝加、伊魯琴斯克(皆特別差遣船)五艘,及驅逐艦三艘。為日所捕者,奧黎爾、尼古拉士第一(皆戰鬬),阿潑利尋、新加文(皆海防),渤濤完(驅逐)五艘。不知下落者,受爾墨池(巡洋)一艘。當坎內士蘇槐羅敷之將擊沉也,俄總司令官羅司諦司溫司開與其部下將士,改乘奧黎爾艦逃逸,至濱田海岸,為日艦俘獲。又第三艦隊司令長官海軍少將尼布格爾土夫,當日艦圍攻時,度不能脫,遂率軍士降。此外為日所俘者,海軍大佐納綺麻夫及士兵二千二百二十三,餘皆遏焉。計是役,俄有二十六艘之主力艦隊,至去其二十二。日艦沉沒,共魚雷艇三艘。兵士死傷,約一千四百人。說者謂此次之戰,誠為自古罕有之大海戰。六月,日本兵連敗俄兵,佔庫頁島。是月初五日,日本艦隊抵庫頁海面,行掃海事畢,聯合海軍枝隊,即時登陸,攻佔沿海地方。翌晨,日艦隊往助陸軍進攻可殺克夫城,至時,俄軍已焚城遁,其地為陸軍所佔,窮迫俄軍至達里宜異西北之陣地,攻擊一日,至初十日,俄兵不支,向摩喀而退,於是庫頁南部全為日軍所得。復追蹤俄軍,連敗之於第一愛爾科夫、第二愛爾科夫、第三愛爾科夫、尼羅科夫、波戞台、亞力山大夫斯甘城、枯衣城、魯衣科夫、維德尼哥斯克、怕利烏大、陀崙南境等地,俄軍益憊不能支。二十八日,其司令長官利波諾夫,遂率其將校七十,兵士三千二百,同降於日軍,而日軍軍政,遂得施行於庫頁全島矣。秋八月,日本與俄羅斯議和於朴子茅斯城。日俄自對馬海峽大戰後,美總統羅斯福出為調停,日俄皆允之。日外務大臣小村壽太郎、駐美使臣高平小五郎、俄國務卿式爾劉威第、駐美使臣羅善,同為議和專使,會議於美國之朴子茅斯,磋商將及一月,至是月初六日,和約始成,計共十條:
4
一、日本在朝鮮得有最大之權。
5
二、彼此撤退滿洲之兵。
6
三、將滿洲交還中國。
7
四、開放滿洲門戶。
8
五、庫頁島各得一半。
9
六、交出遼地租契。
10
七、割讓哈爾濱以南鐵路。
11
八、俄國可以經過滿洲之鐵路,改為商路。
12
九、俄國將供養俄俘之費,計日金百五十兆元,給與日本。以代賠償軍費。
13
十、日本得有在海濱捕魚之權。
14
計是役,自二十九年十二月是月,戰爭厯二十九月乃定。
15
編者曰:歐之俄,亞之中,皆自號為大國者也。列強亦震於其國土具體之龎然,擬之曰「北方之熊」「東方之獅」。乃不十年間,而皆大敗於區區島國之日本,此其失敗之原因,究何在乎?吾人試於事定後準陸士衡辨亡之例,而原中俄兩國之敗,則其間同點甚多,民族之複雜同,政體之專制同,官吏之貪墨同,軍紀之腐敗同,文牘之虛飾同,財政之紊亂同。至其甚者,國主之受制母后,官邸之鬻賣軍職,亦無不同。且開釁以前,日人惟不輕於言戰,而戰備畢具;俄與中,則宣戰之詔,已達敵廷,始著手於戰事必要之準備,亦同。開戰以後,將領之不足任,軍士之不用命,軍中公犯淫博,戰敗固不救,反陷之,一軍小挫,萬夫膽裂,聞風走避,豕突狼奔,又無一不同。然則綜是數者觀之,又不待大東溝與對馬島兩次戰爭之結果,而中日之戰,日俄之戰,其所以勝負者已見,特世之人不之察耳。
URN: ctp:ws660727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