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第六

《卷第六》[View] [Edit] [History]

治胸痛方第一》

1 《病源論》云:胸脅痛者,由膽都敢反與肝及腎時忍反之支脈虛,為寒氣所乘故也。此胸脅相引《葛氏方》:治胸痺之病,令人心中堅痞急痛,肌中苦痺,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殺人橘皮一升 枳實四枚 生姜半斤
2 水四升,煮取二升,分為再服。今按:《小品方》:枳實三兩,水五升。
3 又云:若已瘥複更發者:取韭根五斤,搗絞取汁,飲之立愈。
4 《千金方》云:胸痺之病,令人心中堅滿痞急痛,肌中苦痺,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中短氣枳實四枚 濃樸三兩 薤白一斤 栝蔞子一枚 桂心一兩
5 五味,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再服。
6 《錄驗方》治胸痛達背不得臥方:大栝蔞實一枚,搗 薤白三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生姜六兩,切凡四物,切,以清白漿一斗,煮取四升,一服一升。
7 《極要方》療胸滿氣築心腹中冷方:半夏〔一升〕 桂心八兩 生姜一斤
8 上,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七合,日三服。
9 《醫門方》療冷氣胸中妨害也滿或痛方:半夏四兩 生姜五兩 濃樸四兩,炙
10 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二服,服相去八九里,頓服二三劑。
11 治脅痛方第二
12 《病源論》云:邪氣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
13 《葛氏方》治脅卒痛如得打方:以繩橫度兩乳中間,屈繩從乳橫度,以起痛脅下灸繩下屈處三十壯。
14 《小品方》治脅下偏痛,發熱,其脈弦,此寒也。當以溫藥下其寒。大黃附子湯方:大黃三兩 附子三枚 細辛二兩
15 凡三物,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16 《千金方》治冷氣脅下往來,衝胸膈古核反,胸內也,痛引脅背悶當歸湯方:當歸二兩 吳茱萸二兩 茯苓一兩 桂心二兩 乾姜三兩 枳實一兩 人參十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一服八合,日三。治尸注亦佳。(今按:《極要方》有乾地又云:治兩脅下痛方:熱湯漬兩足,冷則易。
17 治心痛方第三
18 《病源論》云:心痛者,風冷邪氣乘於心也。其病發,有死者,有不死成疹者。心為諸髒主其《葛氏方》治卒心痛方:當力以自坐。若男子病者,令婦人以一杯水與飲之。若婦人病者,令男子以一杯水與飲之。
19 又方:吳茱萸五合,桂一兩,酒二升,煮取一升,分二服。
20 又方:吳茱萸二升,生姜四兩,豉一升,酒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21 又方:切生姜,若乾姜切半升,以水二升,煮得一升,去滓,頓服之。
22 又方:取灶中熱灰,篩去炭芥,燔熨心上,冷複易。
23 《錄驗方》治卒心痛方:蒸大豆若煮之,以囊盛更燔,以熨心上,冷複易之。已熨之豆不可令畜生犬等食之,即死。
24 又云:治人心痛懊(於報反 於報反,惱也於緣反,憂也莫困反
25 築築音竹,桂心半兩 茱萸二升 夕藥三兩 當歸二兩 生姜半斤
26 凡五物,切,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服一升,日三夜一。有驗。無生姜用乾姜五兩代。
27 《備急方》治心痛方:極咸作鹽湯,飲三升,吐則即瘥。
28 《耆婆方》治卒心痛欲死方:吳茱萸三兩 夕藥三兩 桂心三兩
29 上,以淳酒大一升生煮之,令有半升在,頓服。
30 《僧深方》治卒心痛方:當歸二兩 夕藥一兩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 梔子二十一枚
31 五物, 弗禹反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服五服。
32 又云:治三十年心痛附子丸方:人參二兩 桂心二兩 乾姜二兩 蜀附子二兩 巴豆二兩
33 凡五物,下篩,蜜丸如大豆,先食服三丸,日一。神良。
34 《新錄方》治心痛方:飲井花水二升。
35 又方:以熱湯漬手足,以瘥為度。
36 又方:燒秤錘令赤,投二升酒中,分二服。
37 又方:水服米粉一匙。
38 《集驗方》治卒心痛方:桂心八兩
39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40 《鑒真方》治心痛方:大驗酢半升,切,蔥白一莖,和煎頓服,立愈。
41 《範汪方》治卒心痛一物桂心散方:桂心一兩
42 為散,溫酒服方寸匕,日三,不飲酒,以米飲服之。
43 又云:備急丸方:巴豆一分 大黃二分 乾姜二分
44 搗篩,共冶巴豆合丸如大豆。有急,取二三丸,以水服之。
45 《如意方》治卒心痛術:畫地作五字,撮中央,以水一升,攪飲之。
46 《小品方》解急蜀椒湯主寒疝心痛如刺,繞臍絞痛,腹中盡痛,白汗自出欲絕方:蜀椒〔三百枚一方二百枚〕 附子一枚 粳米半升 乾姜半兩 大棗三十枚 半夏凡七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湯成熱服一升,不瘥複服一升。數用,治心痛最良。
47 《千金方》云:九痛丸主九種心痛:一、蟲心痛;二、注心痛;三、風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飲心痛;七、冷心痛;八、熱心痛;九、生來心痛。此方悉主之,並治附子二兩 巴豆仁一兩 生野狼毒一兩,炙令極香,稱 人參一兩 乾姜一兩 吳六味,蜜和,空腹服如梧子三丸。卒中惡腹痛,口不能言者,二日一服。連年積冷,流注心又方:桃白皮煮汁,空腹服之。
48 又云,凡暴心痛,面無色欲死方:以布裹鹽如彈丸,燒令赤,置酒中消,服之。
49 又云:灸心痛方:心懊 惱也,徹痛煩逆,灸心俞百壯。
50 心痛如刀,刺氣結:灸膈俞七壯。
51 心痛胸痺:灸膻中百壯。
52 心痛冷氣上:灸龍頭百壯,在心鳩尾頭上行一十半。
53 心痛惡氣上,脅急痛:灸通谷五十壯,在乳十二寸。
54 心痛暴絞急絕欲死:灸神府百壯,附心鳩尾,正心有忌。
55 心痛暴惡風:灸巨厥百壯。
56 心痛胸脅滿:灸期門有年壯。
57 心痛堅煩氣結:灸太倉百壯。以上《小品方》同之。
58 《救急單驗方》冷心痛方:吳茱萸一升 桂心三兩 當歸三兩
59 搗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再,漸加三十丸,以知為度。
60 又云:蛔心痛方:取蛐音曲 是演反糞,燒令赤,末之,酒服驗。
61 又云:一切心痛方:生油半合,溫服立愈。
62 又方:服當歸末方寸匕,和酒服瘥。
63 《孟詵食經》治心痛方:酢研青木香服之。
64 治腹痛方第四
65 《病源論》云:腹痛者,由腑髒虛,冷熱之氣客於腸胃募原之間,結聚不散,正氣與邪氣交《葛氏方》治卒腹痛方:書舌上作「風」字。
66 又方:搗桂下篩,服三方寸匕。苦參亦佳,乾姜亦佳。
67 又方:食鹽一大握,多飲水送之,當吐即瘥。
68 又方:掘土作小坎,以水滿坎中,熟攪取汁飲之。
69 又方:令人騎其腹,尿臍中之。
70 又方:米粉一升,水二升,和飲之。
71 《如意方》治卒腹痛術:書紙作兩蜈蚣相交,吞之。今按:《葛氏方》同之。
72 《醫門方》治腹痛方:桂心三兩,切,以水一升八合,煮得八合,去滓,頓服。無桂心,煮乾姜亦佳。
73 《範汪方》云:當歸湯主寒腹痛方:當歸三兩 桂心三兩 甘草二兩 乾姜三兩
74 凡四物,水八升,煮得三升,服一升,日三。
75 又云:當歸丸治寒腹痛如刀刺方:當歸三分 夕藥三分 黃芩四分 桂心一分
76 凡四物冶篩,和蜜丸如梧子,服十丸,先食,日三。
77 《千金方》溫脾俾移反湯治腹痛臍下繞結繞臍不止方:當歸五兩 乾姜五兩 附子三兩 甘草二兩 大黃五兩 人參三兩 芒硝三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78 又云:灸腹痛方:灸巨闕穴,在鳩尾下一寸。
79 又方:灸水分穴,在臍上一寸。
80 又方:灸中極穴,在臍下四寸。

治心腹痛方第五》

1 《病源論》云:心腹痛者,由腑髒虛弱,風寒客於其間故也。邪氣發作,與正氣相擊。
2 上衝於心則心痛,下攻於腹則腹痛,上下相攻。故心腹絞痛,氣不得息。
3 《葛氏方》云:凡心腹痛,若非中惡霍亂,則皆是宿結冷熱所為也。治心腹俱脹痛,短氣欲桂(三兩,切以水一升八合,煮得八合,去滓,頓服。無桂者,乾姜亦佳。
4 又云:若心腹痛急似中惡者方:搗生菖蒲根汁,少少令下咽,即瘥。
5 《千金方》治心腹卒絞痛如刺,兩脅支滿,煩悶不可堪忍高良姜湯方:高良姜五兩 原樸二兩,炙 當歸三兩 桂心二兩
6 四味,切,以水八升八合,煮取一升八合,分為三服,一服六合,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小品方》治寒疝心腹痛方:夫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疼痛,灸刺諸藥所不治者,桂枝湯加烏頭湯主之:桂肉三兩 生姜三兩 甘草二兩 夕藥三兩 大棗十二枚 烏頭五枚,破之,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納蜜煎,分服五合,日三。
7 《極要方》療心腹久寒,卒發,絞如鬼刺,欲死。湯方:吳茱萸(二升 香豉三合 生姜四兩
8 上,以好酒五升,煮取二升,分服。服下喉,杯未去口,病便止。勿令咽水。
9 又云:療在心腹病不可忍方:上,取桃東引枝,削去蒼皮,取白皮一握,以水二升,煮取半升服之。
10 《醫門方》療卒心腹痛方:濃樸三兩 桂心二兩
11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服之。若卒痛如刺者,但煮桂汁飲之佳。
12 《僧深方》治惡氣心腹痛欲死方:夕藥一兩 甘草二兩 桂心一兩 當歸二兩
13 凡四物,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14 《耆婆方》治人心腹絞痛不止方:生姜十兩 桂心三兩 甘草三兩 人參二兩
15 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分三服。
16 治心腹脹滿方第六
17 《病源論》云:心腹脹者,脾虛而邪氣客之,乘於心脾故也。
18 《葛氏方》治卒苦心腹煩滿,又胸脅痛欲死方:以熱湯令的的爾,漬手足,冷複易。秘方。
19 又方:灸乳下一寸七壯。
20 又方:搗香 汁,服一二升。
21 又方:銼薏苡根,煮取汁,服三升。
22 《極要方》備急丸,療忽然心腹脹滿,急痛,氣絕,大小便不通方:大黃五兩 乾姜二兩 巴豆三兩,去心,熬 芒硝三兩
23 上,蜜丸,平曉飲服四丸,不利更加一二丸。取得四五度利,利如不止取醋飯止之。
24 《新錄方》治心腹煩滿方:桃仁去皮,搗如泥,熱酒服如棗二枚,日三。
25 又云:煩滿吐逆方:生姜一斤
26 合皮切搗取汁,溫服之。
27 又方:生蓼搗取汁,服一合二合。
28 《醫門方》云:凡患脹滿,頻以利藥下之,心腹中痛,妨害也不去氣。又築心者,緣胃中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炙 橘皮二兩三十顆
29 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溫三服。若心忪織容反,心動也加茯苓三兩。
30 又云:腹脹滿,不能服藥,導之方:取獨頭蒜,燒令熟,去皮,及熱以薄綿裹納下部,佳。冷易之。
31 又方:暖生姜,削,綿裹納下部中,冷易之,佳。
32 《耆婆方》治人腹脹痛方:濃樸三兩 高良姜三兩
33 切,以水三升煮,分取一升半,少少熱飲之,乃止。
34 《僧深方》云:濃樸湯,治腹滿發數十日,脈浮數,食飲如故方:濃樸半斤 枳實五枚 大黃四兩
35 凡三物,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納大黃;微火煎令得三升,先食服一升,日三。
36 《本草》云:訶黎勒水摩或散,水服之。
37 《蘇敬本草注》云:檳榔子搗末,服之。
38 《孟詵食經》云:薤可作宿菹,空腹食之。
39 治卒腰痛方第七
40 《病源論》云:腎主腰,腎經虛損,風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腰痛傷腰《養生方》云:飲食勿即臥,久作氣病,令腰痛疼。
41 又云:笑多則腎轉腰痛。
42 《千金方》杜仲酒方治五種腰痛方:桑寄生 杜仲 鹿茸 桂心四味分等,末,服方寸匕,日三。
43 又方:治腰脊疼不隨方:鹿角去上皮取白者,熬黃,末,酒服方寸匕,日三。特禁生魚,餘不禁。新者良,陳者不任《錄驗方》治腰腳疼,不可忍,不能立。胡麻散方:取胡麻熬令香,於臼內搗碎,即以紗羅篩之數之,篩之若不數篩,即脂出,不可篩,令皮日及飲。蜜湯、羹汁等並得服,亦無禁。
44 《小品方》云:灸腰痛法:令病患正踦立,以竹杖注地,度至臍,以度注地,背正灸脊骨上,隨年壯。灸竟,藏竹,勿帶又,俠兩旁各一寸,複灸之,為橫三穴,間一寸也。
45 又,灸腰目小邪,在尻上左右陷處是也。
46 《葛氏方》治卒腰痛不得俯仰方:正倚於義反立,竹以度其人足下至臍,斷竹,反以度之背後,當脊中。灸竹上頭處,追年又方:去窮骨上一寸,灸七壯。其左右各一寸,灸七壯。
47 《範汪方》治腰卒痛,拘急不得喘息,若醉飽,得之欲死,大豆紫湯方:大豆一斗,熬令焦 好酒二斗
48 二物,合煮令熱沸,隨人多少,服令醉。
49 《醫門方》療卒腰痛不得轉側方:鹿角一枚,長五六寸,截之。燒鹿角令赤,納酒中浸之。須臾又燥,還納酒中。如此數度破
50 治概腰痛方第八
51 《病源論》云:概腰者,謂卒然損傷於腰而致病也。此由損血搏於腰脊所為,久不已,令人《葛氏方》云:概腰者,是反腰忽動轉,而挽之。治概腰痛欲死方:生葛根削之,嚼咽其汁,多多益佳。
52 又方:生地黃搗絞取三升,煎得二升,納白蜜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53 又云:治反腰有血痛方:搗桂,下篩三升許,以苦酒和以塗痛上,幹複塗。
54 又方:灸足踵白肉際三壯。
55 《範汪方》治概腰方:寄生桑上者、鹿茸、桂心、牡丹分等為散,服方寸匕,日三。
56 又方:灸足跟白肉際三丸。
57 又方:灸腰目十丸。
58 治腎著腰痛方第九
59 《病源論》云:腎經虛則受風冷,內有積水,風水相搏,漬於腎,腎氣內著,不能宣通,故食如故。久變為水病。
60 《千金方》云:腎著之為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所以如水洗狀,又不渴,小便自利,食腎著湯主之:甘草一兩 乾姜二兩 茯苓四兩四兩
61 四味,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腰中即溫。今按:《集驗方》無術。
62 《僧深方》茯苓湯,治腎著之為病,從腰以下冷痛而重如五千錢腹腫方:飴膠八兩 白術四兩 茯苓四兩 乾姜二兩 甘草二兩
63 凡五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納飴,令烊,分四服。
64 治肝病方第十
65 《病源論》云:肝氣盛,為血有餘,則病目赤,兩脅下痛引小腹,善怒。氣逆則頭眩,耳聾得太《千金方》治肝虛寒,脅下痛,脹滿氣急;眼昏濁,視物不明,檳榔湯方:母姜七兩 附子七兩 檳榔二十四枚 茯苓三兩 桔梗四兩 橘皮三兩 白術九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66 又云:治肝實熱,目痛,胸滿氣急塞,瀉肝前胡湯方:前胡三兩 秦皮三兩 細辛三兩 梔子仁三分 黃芩三兩 蜀升麻三兩 蕤核升) 芒硝三兩
67 十一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二服。
68 《錄驗方》補肝湯,治肝氣不足,脅下滿,筋急,不得太息,厥疝搶心,腳中痛,兩目不明牛黃一兩 烏頭四兩 柏子四兩 大棗二十枚 龍膽四兩
69 凡五物,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一服令盡。
70 《僧深方》瀉肝湯,治肝氣實,目赤若黃,脅下急,小便難方:人參三兩 生姜五兩 黃芩二兩 半夏一升,洗 甘草二兩 大棗十四枚
71 凡六物,切,水五升,煮半夏令三四沸,納藥,後納姜,煎取二升,去滓,分二服,羸人三
72 治心病方第十一
73 《病源論》云:心氣盛,為神有餘,則病胸內痛,脅支滿。膺、背、 髀間痛,兩臂內痛,恍惚,《千金方》治心虛寒,心中滿脹,悲憂,或夢山丘平澤半夏補心湯方:
74 半夏六兩,洗 宿姜三兩 茯苓三兩 白術四兩 防風二兩 桂心三兩 遠志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75 《錄驗方》治心上虛熱,胸中時痛,口生瘡,四大羸乏少氣方:
76 茈胡四兩 升麻三兩 黃芩三兩 生地黃八兩 夕藥四兩 地骨白皮五兩 枳凡九物,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
77 《耆婆方》治人心中熱風,見鬼來親合陰陽,旦便力乏,黃瘦不能食,日日轉羸方:龍膽三分 苦參三分
78 上二味,為散,以白米飲一服一錢,日二服,忌豬肉酒面。
79 治脾病方第十二
80 《病源論》云:脾氣盛,為形有餘,則病腹脹,溲不利;身重口苦飢,足痿不收,行善摯,腸鳴。是為脾氣之虛也,則宜補之。
81 《刪繁方》療脾虛寒,勞損氣脹,噫滿,食不下通,噫消食方:豬膏三升 宿姜汁五升 吳茱萸一升 白術一升
82 搗茱萸等二物為散,納姜汁膏中,煎取六升,溫酒進方寸匕,日再服。
83 《千金方》治脾實熱,舌本強直,或夢歌樂而體重不能行,瀉熱湯方:茈胡三分 茯苓三分 玄參二分 大青二分 龍膽三兩 細辛三分 杏仁四九味,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84 《極要方》療脾熱,內熱唇燥渴,多腫身重方:以生地黃五兩,搗之以水,絞取汁漬梅,蜜和服之。
85 又方:取芹菜汁一升,一服。
86 又方:麥門冬汁服之。
87 《廣濟方》主脾胃中熱,渴欲得飲冷水,不下食方:
88 茯苓(四兩 甘草二兩 石膏五兩 地骨白皮三兩 茅根切,一升
89 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忌熱面、熱肉、海藻、豬、蒜。
90 《僧深方》溫脾湯,治脾氣不足,虛弱下利,上入下出方:乾姜三兩 人參二兩 附子二兩 甘草三兩 大黃三兩
91 凡五物,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應得下去毒實,甚良。
92 治肺病方第十三
93 《病源論》云:肺氣盛,為氣有餘,則病喘咳上氣, 背痛,汗出。尻、陰、股、膝、報息《千金方》治肺虛寒乏氣,小腹拘急,腰痛,羸瘠(瘦也百病,小建中湯方:大棗二十枚 乾姜三兩 夕藥二兩 甘草三兩 桂心三兩
94 五味,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納飴八兩,煮三沸,分三服。
95 又云:治肺實熱則胸𠗦仰息,洩氣除熱方:枸杞根皮二升,切 白前三兩 石膏八兩 杏仁三兩 橘皮五兩 白術五兩
96 六味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蜜,煎兩三沸,分三服。
97 治腎病方第十四
98 《病源論》云:腎氣盛,為志有餘,則病腹脹,飧洩,體腫,喘咳,汗出目黑,小便黃。
99 是也《千金方》治腎氣虛寒,陰痿,腰脊痛,身重緩弱,言音混濁,陽氣頓絕方:生地黃五斤,乾 蓯蓉八兩 白術八兩 巴戟天八兩 麥門冬八兩
100 茯苓八兩
101 兩) 乾姜五兩
102 十二味,為散,食後酒服方寸匕,日三。
103 又云:治腎實熱,小腹脹滿,四肢正黑,耳聾,夢腰脊離解,夢伏水等氣急,瀉腎湯方:大黃三兩,以水一升,密器中宿漬,碎如雀頭大 生地黃五兩 甘草二兩 茯苓三硝(三兩
104 十味,以水九升,煮取七味,取二升五合,去滓。別漬大黃,納藥汁中,更取二升三合,去《耆婆方》治腎氣虛,則夢使人見舟船溺人。冬時夢見伏水中,及在水行,若有恐畏,惡人秦膠 石斛 澤瀉 防風 人參各一分 茯苓 黃芩 干地黃 遠志各八分
105 十味,切,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二。
106 治大腸病方第十五
107 《病源論》云:大腸氣盛則為有餘,則病腸內切痛,如錐刀刺,無休息,腰背寒痺,攣力大腸《千金方》治大腸虛寒,利下青白,腸虛雷鳴相逐黃連補湯方:黃連(四兩 茯苓三兩三兩 酸石榴皮五具 地榆五兩 伏龍肝雞子大一六味,切,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下伏龍肝屑,攪撓調,分三服。
108 又云:治大腸實熱,腹脹不通,口生瘡,生姜洩腸湯方:宿姜(三兩 橘皮三兩 大棗十四枚 青竹茹三兩 生地黃十兩 桂心一兩 黃十一味,切,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109 治小腸病方第十六
110 《病源論》云:小腸氣盛為有餘,則病小腸熱,焦竭乾澀,小腹 脹,是為小腸之氣實也,則《千金方》治小腸虛寒,痛下赤白,腸滑,腹中懊 ,補陽方:乾姜三兩 當歸四兩 黃柏四兩 地榆皮四兩 黃連三兩 阿膠三兩 石榴皮七味,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下膠煮烊,分三服。
111 又云:治小腸實,熱脹口瘡紫胡瀉陽方:紫胡三兩 橘皮三兩 黃芩三兩 澤瀉三兩 枳實三兩 旋複花三兩 升麻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112 治膽病方第十七
113 《病源論》云:膽氣盛為有餘,則病腹內冒冒(幹也,突也,莫報反不安,身軀去迂反,宿汁,心膽氣之虛也《千金方》治膽腑實熱,精神不守,瀉熱,半夏千里水湯方:半夏(三兩 酸棗仁五合 黃芩一兩 遠志二兩 茯苓二兩 宿姜三兩 秫米凡八物,細切,取長流水五斗,先煮秫米,令蟹目沸,揚之三千過,澄清,取六升煮藥,取
114 治胃病方第十八
115 《病源論》云:胃氣盛為有餘,則病腹 脹,氣滿,是為胃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胃氣飢而《千金方》治胃虛冷,少氣口苦,身體無澤,補胃湯方:防風(二兩 柏子仁二兩 吳茱萸三兩 細辛二兩 甘草一兩 桂心二兩 橘皮凡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116 又云:治胃實瀉胃熱湯方:梔子仁三兩 夕藥四兩 白術五兩 茯苓二兩 生地黃汁一升 夜干三兩 升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地黃汁,煮兩沸;次下蜜,煎取三升,分三
117 治膀胱病方第十九
118 《病源論》云:五穀五味之津液,悉歸於膀胱,氣化分入血脈,以成骨髓也;而津之餘者,瀉之。
119 《千金方》云:膀胱病者;少腹滿,腫而痛,以手按則欲小便而不得。
120 又云:治膀胱虛冷,飢不欲食,面黑如炭,腰脅疼痛方:磁石六兩三兩 杜仲四兩 白石英五兩 五味四兩 茯苓三兩五七味,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121 又云:治膀胱實熱方:梔子仁(三兩 石膏八兩 茯苓三兩 淡竹葉切,一升 生地黃切,一升一七味,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蜜,煮兩沸,分三服。須痢加芒硝三兩。

治三焦病方第二十》

1 《病源論》云:三焦盛為有餘,則脹,氣滿於皮膚內,輕輕然而不牢。或小便澀,或大便難或胸《千金方》云:三焦病者,腹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為水,留則為腹脹又云:治上焦虛寒,短氣不續,語聲不出,黃 理中湯方:黃 (二兩 桂心二兩 丹參四兩 桔梗三兩 乾姜三兩 五味子三兩 茯苓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2 又云:治上焦實熱,腹滿而不欲食,或食先吐而後下,肘後脅攣痛,麥門冬理中湯方:
3 生麥門冬(一升 生姜四兩 甘草二兩 人參三兩 茯苓二兩 橘皮三兩 竹茹一升 生蘆根切,一升 蓴心五合 廩米一升 白術一兩 葳蕤三兩十二味,切,水一斗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4 又云:治中焦實熱閉塞,上下不通,隔絕關格關,閉也;格,相拒也,上吐不下,腹彭彭蜀大黃三兩,切,水一升,五合別漬 黃芩三兩 澤瀉三兩 升麻三兩
5 羚羊角九味,以水七升,煮八物,取二升三合,下大黃,更煎數沸,絞去黃滓,下芒硝,分三服。
6 又云:治中焦虛寒,洞洩下利,或因霍亂後瀉黃白無度,腹中虛痛,黃連煎方:金色黃連(四兩 黃柏三兩 當歸三兩 濃樸三兩 乾姜三兩 酸石榴皮四具
7 八味,以水九升,煮七物取一升,去滓,下阿膠,更煎取烊,分三服。
8 又云:治下焦虛寒損,或先便轉後見血,此為遠血。或利下,或不利,好因勞冷而發,續斷續斷三兩 當歸三兩 乾姜四兩 甘草一兩 干地黃四兩 桂心三兩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八物,取三升五合,去滓,下阿膠,更烊,取膠烊盡,下蒲黃,分三又云:治下焦熱,大小便利不通,紫胡通塞湯方:紫胡三兩 黃芩三兩 橘皮三兩 澤瀉三兩 梔子仁四兩 石膏六兩,碎 羚兩)
9 十味,以水一斗,煮九物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10 治氣病方第二十一
11 《千金方》治氣極虛寒,皮毛焦,津液不通,虛勞百病,氣力損乏,黃 湯方:黃 四兩 人參二兩 乾棗十枚,去核 生姜八分 白術二兩 桂心二兩
12 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13 又云:理氣丸治氣不足方:杏仁一兩 益智子二兩 廉姜二兩 桂心一兩
14 四味,丸如梧子,未食服三丸,以知為度。
15 治脈病方第二十二
16 《千金方》治脈虛,驚跳不定,乍來乍去,主小腸腑寒補虛調中防風丸方:防風十二分 桂心十二分 通草十二分 茯神十二分 遠志十二分
17 甘草十二九味,搗篩為散,白蜜和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日再,加至二十為劑限也。
18 又云:治脈實洪滿,主心熱病升麻湯方:蜀升麻(三兩 梔子仁三兩 生地黃切,一升 子芩三兩 澤瀉三兩
19 淡竹葉三七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20 治筋病方第二十三
21 《刪繁方》治筋虛實,暴損絕極,或因霍亂轉動腹滿並轉痛。或因服藥吐利過瘥,腳手虛轉人參(二兩 濃樸二兩,炙 蔥白一虎口,切 白術四兩一把長三寸五物,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
22 又云:治轉筋霍亂後因而筋轉方:取絮巾若綿,炙暖以縛筋上。
23 又云:胞膀胱轉筋急方:白術四兩 香豉一升,熬 梔子仁二兩 榆白皮三兩 子芩三兩 通草二兩
24 七物,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25 又云:治轉筋陰囊卵縮入腹,腹中絞痛以交接極損所為方:取豚子一頭,杖撞三十六下,放於戶中逐之,使喘極,刺脅下,取血一升,以酒一升,共和飲之,若無酒,單血亦好,勿令冷凝也。
26 又云:治交接損縮,卵筋攣方:燒婦人月經衣,服方寸匕。以上《千金方》同之。
27 又云:治轉筋十指筋攣呂員反,拘也,又縮也急,不得屈伸別法:灸手踝上七炷,大良。
28 又云:治轉筋,脛骨痛,不可忍方:灸屈膝下廉橫筋上三炷。
29 又云:轉筋方:灸湧泉,湧泉在腳心下,當拇指大筋是,灸七壯。
30 又方:灸大都,大都在足母指大節內側,白肉際七壯。
31 又云:腹腸轉筋方:灸臍上一寸十四壯。
32 又云:治筋絕方:蟹腦足髓熬,納瘡中,筋即續矣。
33 《千金方》治筋實極,手足爪甲或青,或黃,或黑,烏黯,四肢筋急,煩滿。地黃煎方:地黃汁三升 生葛汁一升 生玄參一升 大黃二兩 梔子三兩 升麻三兩 石十味,水七升,煮七物取二升,去滓,下地黃汁,煎兩沸;次下葛汁等,煎取三升,分三服
34 治骨病方第二十四
35 《刪繁方》云:凡骨虛實之應,主於腎,膀胱。若其腑髒有病,從骨生,熱則應髒,寒則又云:治骨實苦煩熱雞子白煎方通四時用:雞子七枚,扣開取白 生地黃汁一升 麥門冬三合 赤蜜一升
36 凡四汁,相和攪調,微火上煎之三沸,分三服。
37 《極要方》療骨虛勞冷,骨節疼痛無力方:豉二升 地黃八兩
38 再遍蒸曝乾,以食後以酒一升服之。並治虛熱。

治髓病方第二十五》

1 《刪繁方》云:凡髓虛實之應,主於肝,膽。若其腑髒有病,從髓生,熱則應髒,寒則應腑又云:治髓實,勇●缺字:⿰𠦝夸驚熱,主肝熱紫胡發洩湯方:紫胡三兩 升麻三兩 黃芩三兩 澤瀉四兩 細辛三兩 枳實三兩 淡竹葉凡十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2 《千金方》治髓虛, (惱不安,膽腑中寒,羌活補髓丸方:羌活三兩 桂心三兩三兩 當歸三兩 人參四兩 棗肉一升,研為脂
3 大麻子仁二升,熬,研為脂 羊髓一升一升 牛髓一升
4 十味,先搗五種干藥為散,下棗膏,麻仁更搗,相濡為一家,下二髓納銅缽中,湯中煎之,
5 治皮病方第二十六
6 《刪繁方》云:皮虛實之應,主於肺、大腸。其病發於皮毛,熱則應髒,寒則應腑。凡皮虛又云:治皮虛,主大腸病,寒氣關格閉困也,拒也蒴 蒸陽方:蒴 根莖切,三升 桃枝菜銼,三升 細糠一斗 秫米五升 菖蒲根葉銼,二升
7 凡五物,水一石五斗,煮取米熟為度,大盆器貯。盆上作少竹床子,置盆人身坐床中,四面可作兩法,是又云:治皮實,主肺病,熱氣所加,梔子煎方:梔子仁三兩 生地黃切,一升 枳實三兩 石膏八兩 大青三兩 杏仁三兩
8 凡十物,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平旦分三服。以上《千金方》同之。

治肉病方第二十七》

1 《刪繁方》云:凡肉虛實之應,主脾胃。若其腑髒有病,從內生,熱則應髒,寒則應腑。
2 凡肉虛者,坐不平席,身卮動。肉實者,坐平不動,喘氣。
3 又云:治肉虛坐不平席,好動,主胃病寒氣所加,五茄酒方通四時用:
4 五茄皮二升 枸杞皮二升 干地黃八兩 丹參八兩 杜仲一斤 乾姜四兩 附凡八物, 咀,橙子貯之。清酒二斗,漬之三宿,一服七合,日再服。
5 又云:治肉實,坐平席,不動喘氣,主脾病熱氣格,半夏湯除喘方通四時用:
6 半夏八兩,洗 宿姜八兩 細辛三兩 杏仁五兩 橘皮四兩 麻黃三兩 石膏凡八物,切,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須利下,加芒硝三兩。
URN: ctp:ws98824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