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数据维基
简体字版
-> 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ctext:244793

关系对象文献依据
typework
name通鉴纪事本末
authority-wikidataQ15900783
link-wikipedia_zh通鉴纪事本末
ctext-workctp:work:wb530778
creatorperson:袁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49 史部·纪事本末类》:宋袁枢撰。
indexed-inwork:宋史宋史·志第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 (史类一)}}》: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
    juan-size 42宋史·志第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 (史类一)}}》: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
indexed-inwork: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49 史部·纪事本末类》:《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通行本}}
    juan-size 42
    stated-category 纪事本末
indexed-inwork:直斋书录解题直斋书录解题·卷四》:《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
    juan-size 42
indexed-inwork:文献通考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经籍考二十》:《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
    juan-size 42
indexed-inwork: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九》:《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宋刊本}}
    juan-size 42
indexed-inwork: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五》:《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
    juan-size 42
    stated-category 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南宋袁枢所撰,凡四十二卷。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徵淮南〉,共1300多年。文字全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只是撰写方式改易。取《通鉴》所记之事,区别门目,分类编排。专以记事为主,每一事详书始末,并自为标题,共记239事,另附录66事。开「纪事本末体」之先河。为了方便阅读,分为战国至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部分。

袁枢本无著书之意,惟读《通鉴》时,感到每件史事分散开,首尾难以稽考,为方便研读,便「因司马光《资治通鉴》,区别门目,以类排纂,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因此,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成书于严州郡学。

此书与《通鉴》一样,具有强烈的正统立场。虽主要是抄录原文,但他所加的239个标题,采用了「平」、「据」、「灭」、「叛」、「乱」、「篡」等各式的褒贬词汇,充分表现他抱持著浓厚的正统观念。如两汉时,以刘氏为正统,褒扬汉室,力贬对汉室不利的事。

他只希望重整《通鉴》的结构,及方便读者检索和阅读,并不打算改动原文。因此,此书的内容都是抄录《通鉴》原文,他只是加上标题,不擅加一字。

由于《通鉴》记「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史事,而此书与其为本,所以内容也自然以政治和军事为主,其它事一概不录。在239个主题中,绝大部分是关于政治和军事,关于经济的则只有唐的《奸臣聚敛》和《两税之弊》,文化方面更是完全欠缺。

此书重视乱世历史,如两汉时只有43个标题,但魏晋时竟有103个标题,几乎占全书标题数量的一半,可见袁枢侧重分裂时期历史的意向。而以朝代论,则注意「兴」、「衰」史。因此,此书中各朝代的份量都是「两头大,中间小」,与《通鉴》「穷探治乱之迹」的宗旨一致。

朱熹另据《资治通鉴》编《通鉴纲目》,以蜀汉为正统。

显示更多...: 评价   主题   参考书目  

以上介绍摘自维基百科;若有错漏,敬请在维基百科上修改来源条目

文献资料引用次数
清史稿1
钦定续文献通考1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3
文献通考1
直斋书录解题2
皇朝通志1
居易录1
宋史1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244793 [RDF]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