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数据维基
简体字版
-> 刘师知

刘师知[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ctext:63047

关系对象文献依据
typeperson
name刘师知
authority-wikidataQ41699022
link-wikipedia_zh刘师知
刘师知(? - 567年),本名刘师智,为避讳梁敬帝的名字而改名,沛国相县人,南梁南陈官员。

刘师知的祖父刘奚之是南齐晋安王萧子懋的谘议参军、淮南太守,有善政得齐武帝手诏经常获褒赏;父亲刘景彦则是南梁的尚书左丞、司农卿。他好学有当政才能,广泛涉猎书史,练习文笔,熟悉礼仪,尚书的事都十分了解悉。南梁时曾担任王府参军。绍泰初年陈霸先辅政,任命刘师知为中书舍人,掌管诏令。当时战乱刚刚平息,缺少礼仪,陈霸先担任丞相、加九锡及受禅称帝的仪式皆梁敬帝由他定制。梁敬帝在宫殿内经常由刘师知侍奉,到梁敬帝即将被害时,刘师知欺骗他出来,梁敬帝发现了就绕过床边说:「刘师知你出卖我,陈霸先谋反;我根本不用当皇帝,为何要杀我?」刘师知拉著梁敬帝衣服,由行凶者杀死。事成后他向陈霸先说:「事情完了。」陈霸先回应:「你忠于我,之后不要背叛。」他不说话。南陈建立后,他仍为舍人;他个性散漫,不顺从他人,虽然没有转官,但仍获重用,他的建议都有增益。

陈霸先逝世,丧礼六天后需要穿著成服,朝廷大臣商议大行皇帝灵座守灵人之衣服制度。博士沈文阿认为应穿著吉服,刘师知回应:「既然穿著成服,应该具备丧礼的礼仪,灵筵和衣服器物都应该简朴。现在虽然没有大行皇帝的守灵人,但以前梁朝昭明太子过世,守灵人都穿縗斩,只有盔甲依旧,可以作参考。我认为六天成服的守灵人要穿縗斩。」中书舍人蔡景历也说:「虽然不完全准确,唯按照山陵的礼仪,成服只有凶礼并无吉礼,守灵人不可以佩戴玉饰和貂尾,考虑礼仪,应穿著縗斩。」中书舍人江德藻和谢岐等人也认同刘师知的议论。

沈文阿特援引晋朝和刘宋的山陵礼仪认为守灵人可穿吉服,不认同刘师知的看法;由于二人意见不同,于是找尚书左丞徐陵决断。徐陵说:「梓宫祭祀于山陵,灵筵祭祀于宗庙,有此分别才会知道吉凶。根据《山陵卤簿》吉部伍中,公卿级别以下指路人,与武贲、鼓吹、执盖、奉车都穿上吉服,守灵人怎会独自穿上縗绖呢?如果说公卿、小官也穿丧服,那么和梓宫队列有何差别?若说礼乐用吉礼,官吏却用凶礼,怎可能容许坐华盖穿丧服;戴麻布却坐在玉辂呢?我认同博士的意见。」。刘师知就采用王俭《丧服明记》反驳,谢岐和蔡景历一同附和,而江德藻就提出谘询八座袁枢、张种、周弘正、周弘让、沈炯、孔奂,他们亦认同刘师知。最后二人上奏陈文帝,陈文帝采纳刘师知的见解。

其后他迁转为鸿胪卿,仍然担任舍人,在天嘉元年(560年)被免官。陈文帝曾下令刘师知撰写起居注,自永定二年(558年)秋天至天嘉元年冬天,编订为十卷。之后朝廷再起用他为中书舍人,掌管诏令。天康元年(566年)陈文帝病重,他与尚书仆射到仲举等人入宫侍奉医药。文帝去世,预先接受顾命。陈顼担任尚书令时,刘师知入朝辅政,光大元年(567年),他和仲举等遣舍人殷不佞矫诏让陈顼回到东府,事发后在北狱被赐死。

显示更多...: 引用  

以上介绍摘自维基百科;若有错漏,敬请在维基百科上修改来源条目

文献资料引用次数
陈书5
隋书1
资治通鉴10
南史5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63047 [RDF]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