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六十一

《卷六十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吴文正集巻六十一元 呉澄 撰
3
题䟦
4
题胡志甫墓志后。
5
往嵗于清江皮氏馆中,识庐陵胡尚志甫,温然如玉,盎然如春时巳老矣,不知其少年有患难摧折也。读此志文,三复恻怆。
6
题皮蒙墓志后。
7
始予游南雄之门,蒙也方少气直,量宏恢恢有父风,岂料其不夀哉!其生之年,与吾子同而月日后,故于其死也尤悲之。孤霖以墓志示,因识其左。
8
题思无邪斋说后。
9
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此邪字指私欲,恶念而言,有理无欲,有善无恶,是为无邪无邪,斯不妄不妄之谓诚。以大学之目,则诚意之事也。易文言传曰:「闲邪存其诚,此邪字非私欲,恶念之谓诚者,圣人真实无妄之心也。物接乎外,闲之而不干乎内内心不二不杂而诚自存。以大学之目,则正心之事也。凡人昧然于理,欲善恶之分者,从欲作恶,如病狂之人,蹈火入水,安然不以为非,蚩蚩蠢蠢,㝠顽不灵,殆与禽兽无异其次,颇知此之为理为善。彼之为欲为恶,而志不胜气,间居独处之际,邪思兴焉,一有邪思,即遏制之,乃不自欺之诚也。夫既无邪思,则所思皆理皆善矣,然一念才起,而一念复萌,一念未息,而诸念相续是二也。是杂也,匪欲匪恶,亦谓之邪?此易传闲邪之邪,非论语无邪之邪也,论语之引诗断章以取义云尔,诗之本意岂若是乎哉?豫章熊原翁以思无邪名斋室或以不二不杂勉」之言固甚美。予疑熊君之未遽及是也,葢必先能屏除私欲恶念之邪,而后可与治疗二而且杂之邪?诚意而正心,其等不可躐,无私欲无恶念世孰有如司马温公而不二不杂而犹未至终身,每以思虑纷乱为患,故程子惜其笃学力行而不知道异端氏之不二不杂也。自㓜而持戒持律,巳絶去私欲恶念故也。不然,诸业未净,乌乎而可以不二不杂乎?
10
裴朗然诗䟦
11
里中裴显资可教志,肯学才思清俊而劬于诗,孙履、常甫奬之勉之矣,复以所作示予显也,将慕诗人乎?谨循履常甫诱引之意,而进进罔已,其不委蜕挿翰而超物表哉?傥欲为儒,则诗之外有当用力者,䟦李伯瞻字。
12
伯曕传》儒术,精国语,又工晋人法书,世胄之良也。此巻以赠昭徳,亦其好尚之同者云。
13
《䟦麓泉记》后。
14
予昔为医学,余明可教授,作《麓泉记》,今二十五年矣。程承㫖:胡司丞有䟦语,共作一巻,后被好事者持去,程胡巳山不可复得其文,明可以告程之孙、胡之子,就其家集中传録二䟦语,独予尚偷生,世间矜是,托乐安邑教来言,蕲为再书旧记,予因老病,久不秉笔,勉强书之以答所请,因思程之生月,胡之生年,俱后于予,而各先逝,令人感慨云。
15
䟦孙过庭千文
16
孙过庭所书千文,豫章李昶徳明能购得,而宝藏之好尚如此,可嘉已夫!
17
䟦子昻,千文。
18
李徳明家所贮千文,其一孙过庭,书其一赵子昻书,合二巻观之,犹二子也。
19
题遗宋生:
20
青阳公才略术智,可以为能,臣可以为奸雄,葢孟徳、仲达之流亚,而其所居之时,所仕之国与彼不同,故其所就亦有不同者。然及今三百馀年,尚克传世,或工辞章,或工技艺,绰绰有闻,岂相国不得遂其志于一身,是以得留其福于末裔,与较之曹马,孰短孰长?夫忠厚而光其前,此昭徳之所以褒嘉于济,可英豪而昌其后,亦予之所以欣幸于相国者哉!
21
题宋列圣御容
22
呜呼!自吾父、吾祖而上三百馀年,养生送死于天地覆载之中,日月照临之下,而不知覆载照临之像为何如也?今于画绘见之。呜呼!形不尔妙,万物之神,如斯而已乎!遗民之子呉澄书:
23
题朱近《礼诗传疏》,释朱子之注《经》、《诗传》为最善。学者之穷经,亦唯《诗经》为《易》入盱江。朱近礼喜读《诗传》,随已所知,具疏其下。或有所释,或有所广,年未二十,而専攻一经,志可尚已。虽然经之难穷也,如梯天航海,仰之而弥髙,前之而弥无畔岸,继今以往志益励,功益勤择,而精语而详融,㑹贯通应无窒碍,庶其可以羽翼先儒之训传而无慙也。夫噫!勉之哉!
24
《题画莲实》巻后
25
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共房头濈濈,更深兄弟思。读涪翁诗,而观此,宁不油然生孝弟之心乎?」䟦陈《桂溪画册》
26
桂溪陈居士所蓄画二三十幅,共为一轴。旧新雅俗俱有其季子庭祥珍袭之,可谓善保先世所有者矣。题锺氏藏书巻
27
藏书不可以不多,而不可以徒多,洊乱离经之后,人家藏书之多者鲜矣。今闻新淦锺氏所藏,寜非大幸乎?尚拟过淦借目録,一观,倘得见所未见,亦此生一快也。题皮南雄所藏画。
28
皮南雄得此于徐氏,自识其后,而宝藏之皮公去世駸駸三纪矣。其子溍,示予此巻,予不以见谭之旧画为重,而以见公之遗墨为喜也。
29
书嚣、嚣序后》
30
金溪余国辅为其叔弟国瑞作嚣嚣序》曰:嚣嚣云者,内乐重,外乐轻,穷达得失,遇否不足易其中心素守优,游委蛇休,休然怡怡然。予读至此,为之废书而叹。呜呼!国辅之识固造于是乎朱子以自得无欲四字推广嚣嚣之训释,国辅乃以三十字描写自得之气象㫖哉!言乎,圣贤复起,不易其言矣!异时窃窥国辅之学,疑其未透此闗,今与国辅别不啻十数年,其学之进可畏也哉!不然,何其言之精到如是也?孟子七篇,言嚣嚣者再,一则述伊尹辞聘之美,一则沮宋句践好游之非,苟能嚣嚣,虽聘币之至且,辞之恶乎逰,孟子不直沮句践之好逰,而但语之以嚣嚣,不明孟子之意者,谓以嚣嚣而逰也。夫谓嚣嚣而逰者,犹曰以尧舜之道要汤尔,真知尧舜之道者必不要汤真,嚣嚣者决不逰也,故其下文有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之说,此指嚣嚣之实而言也。逰也者,仪衍妾妇之为也,不离道、不失义者,肯为之哉?游与嚣嚣之意戾,国辅知之,明言之,当且以固尝嚣嚣逰为悔学,既进而知昔之非也,然姑为缓辞而不遽止。叔氏之游者,殆不以朋友
ctextchar:7645
ctextchar:7645
偲偲之义,而伤兄弟怡怡之情。国瑞察伯氏之意于言外可也,欲广其见,不必观上国,故都宫阙山川也,欲壮其气,不必䟦履齐楚燕赵,闗陜巴蜀也,欲充其学,不必谒候寓公,大人竒才隠徳也。向年有逰孔林者,予问之曰将何求?彼应曰求孔子之道,予语之曰,孔子之道内,求之则在吾心外,求之则在其书,不在孔林也。夫金溪先觉之第一,则陆子也,续千数百年不传之道者,河南程子也。集伏羲以来,羣圣之大成者,鲁国夫子也。一圣二贤,岂以逰而得哉?难合而易疎,寡同而多异,国辅备谙逰之况味矣,国瑞其可复袭?伯兄之所追悔而不为者乎?逰之为逰,外慕妄想也,而曰内乐重,外乐轻,穷达得失,遇否不足易其中,吾不信也。世俗之逰者曰,为名为利而巳,虽可鄙而犹不欺也。今以嚣嚣名其逰,讵非借美名以掩其私而为欺耶?国辅、国贤、国瑞伯、仲叔,皆文儒而肯务学,所虑者,学末学而非务本也。倘果能依国辅内乐,重外乐轻之三十字而践行,其实将见金溪之三余,犹三陆也。夫何慊跋,朱子所书陶诗。
31
朱子尝言陶靖节见趣,皆是老子意。观此写陶诗四首,与刘学古,而巻末系以老氏之六言,盖其诗意出于《道徳经》之绪馀也。
32
《跋曽翠屏诗》后。
33
翠屏曽先生,先澄之大父,二十年而生大父,视之犹父行也。谈话数数,称先生名好诵,其诗澄自幼侍侧,熟于耳闻先生年四十四,预嘉定壬午乡贡,年五十三。时考官《得江月满江城》诗,大喜。再预绍定辛卯乡贡,一时诗名,播于逺迩,年至八十三乃终。伯子应鳌预。淳佑癸卯,贡仲孙梦魁暨澄同预咸淳庚午贡后五十九年先生之元孙。一元持示先生诗藁二帙,感今怀古为之惘然,因识其左方云。
34
跋子昻书东坡王晋卿山水圗诗》,于《熊大乐画巻后。
35
袁用和得此于邓少初,甚珍之,然此画之景,非此诗之所言也。此诗之工,非此字之所増重也。「珍之」者,以其画与以其字与以其诗与?
36
题明皇出逰圗》
37
潞州别驾来归,定祸乱,安社稷,可为文皇曽孙矣!友爱兄弟如家人,礼朝罢,毎与诸王游,此在开元勤政之初,若未甚害,然古昔万乗之尊,盖自省方,观民之外,不轻于出,故曰无非事者,而周公之书,亦以游为戒,何也?防其原也?上无典学之主,下无格心之臣,则视此为常事而不之怪。呜呼!岂待天宝之滛侈骄怠,而后可以亡国哉?
38
题遗廖生:
39
寜都廖国器妻陈氏,生宋嘉定甲申,年二十八,丧夫守节甘贫,以俟其子之长,至元丙子更革之㑹,子死于兵,妇亦被掠,仅存孤孙,人俊生,甫七嵗,劬劳以鞠其孙孙,既弱冠,哀其父死不𦵏,母去不还,痛苦求之,询诸遗老,得父骨于丛塜间,聊慰其心焉,零丁徒步往北方,寻访其母,至杨知在沧州至沧,则知母在,彼有子既死而𦵏矣,欲归母骨,异父之弟不可,衔哀而复几,欲无生,而祖母年八十一,再受赐帛,恩及九十有七,公朝旌表其门闾,乡里咸称节孝之家,陈氏、康寜无疾,夀未可量,昔陈氏之姑郭,得年八十七,祖姑邓得年九十九,郭没而邓犹存,陈氏以孙妇养祖姑尽孝,今人俊甚,孝于祖母,而陈氏年夀,又将过其祖姑,天之所以报昭昭也。一门之内,有节妇、有孝子、为节妇者,天既厚报之,人俊家祸,虽惨而能为孝子,天其不终报之乎?或惜人俊未学,予谓不然,夫所贵乎学,岂曰窥钻故纸,讽诵陈言,下民彛学,莫大乎是也,世之识字观书,号为知学,而伦纪堕斁,曽飞走之类不若者,奚足道哉?人俊之孝行,本乎天性,若其刻木象母以附父宂施,经侫佛以祈㝠福,则礼之所否,理之所无,不为可也,有人伪作予语,以贻人俊,其间不无违经悖教之辞,匪但诳之,且或误之,甚哉!其不仁也!太府提㸃孙君,好徳尚义,以谂于予为书,此以黜其伪云。
40
陈㤗诗后。
41
蕲州路教授陈伯美之子,㤗年甚少勤学而工诗,观其所作古近五七年,俱合度句,有法字,有眼语,有味意有柢,充而进之,何可量巳。虽然,吾之儒学葢不止此,文者,儒之小伎诗,又文之小技,有最上事业坦,若大路既有其资,且又有其学充之,夫何难他伎?特其馀尔诗诚工,谨毋専一伎而遽自足也。
42
《题文山帖》后
43
益齐锺先生与大魁文公同寳佑乙卯乡贡,此其复书,葢在初仕之时,故与后来字体大异。用一笔吏,犹且谨审如此,于其小可以觇其大矣。
44
䟦王登甫诗后
45
豫章王贡士登甫,昔时与清江徐侍郎交㳺,屡有相倡和之诗,既而时异事殊,宜王诗之多感伤也,夫达于事变,懐其旧俗,此变风之所以见取于圣人。予观登甫之诗,殆亦古风之已变而又变者与?
46
䟦艾氏所收名公墨迹。
47
郑郡旧家之居城中,久而不衰,替者艾氏为最。其先贡士君名茂,在宋绍兴丁卯、庚午癸酉,三贡于乡没,而乡贵侍郎李公墓铭,诗人放翁陆公书、丹伦魁于湖张公篆额,当时称为三絶。乾道戊子,以椿年名贡者,其子也。寳庆乙酉,绍定辛卯,两以彭老名贡端平,乙未与礼部正奏者,其孙也。八十年馀,一门三代,荐名凡六七,既中礼部选而未及仕,岂非天将留其不尽之福,以待后人?与淳佑、宋三衢径畈徐公为郡守,爱贡士君之曽孙方子𤣥孙,丒第奬进,甚至称其五世盛徳,今则其𤣥孙之孙道孙,济美如初,有子已娶,徐公所称五世者,且将八世九世矣,非其积深流逺,何以能若是。予素闻艾之为旧家,而不获识其家之子孙,因见其先世与诸名公交际之真迹,为识其左。
48
《题正山诗》巻后。
49
《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济南彭君名淑,字仲仪,而扁其燕处之塾,曰正淑者,善之在中也。仪者,美之在外也,有诸中形诸外,则已正矣,已既正于正人也。夫何难君任寜都判官,为政有惠,平冦有功,其亦能知吾夫子之答季康子者乎?
50
《䟦文丞相与妹书》。
51
一代三百年间,有此臣一家数十口,内有此女,臣不二,君女不二。夫臣尽节而死,女全节自生,不愧于天,不怍于人,可传千万世卓哉!曼卿出其门,藏此帖甚珍之噫!诚可珍也!」观者为之流涕。
52
䟦张,葛狄,范四公传》
53
韩司徒张文成、侯汉、丞相诸葛、忠武侯、唐、司徒狄文惠、公、宋、参知政事范文正公,四人之功业不尽同,而其为百代殊絶之人物,则一文成,身事汉,而心在报韩。仇文惠身仕周而心在复唐,祚常人莫能测知,卒克遂其志,故邵子称其忠,且言忠武扶汉于未造,文正佐宋于盛际,而器局公平、广大设施,精审详宻,心事如青天白日,遘时虽异,易地则皆然,故朱子称其磊磊落落,无纎芥之可疑也。张鉴子明类四公行事为一编,其尚论古人也,识亦卓哉!予是以题其巻端云。
54
䟦唐以方所藏呉司法帖》
55
临川唐由义以方之髙大,父贡士君,讳必达,字民功,宋绍兴二十年庚午预乡贡,次年不第,又五举而免解赴省试,又四试不中,而免省赴廷试,当在淳煕五年戊戌,中间解试省试之年,必有两科,以事故不及试,是以䟎至甲辰始赴廷试,未得试而殁于旅舍也。呉定翁仲谷之从曽祖司法君,绍兴丙子乡贡,及此厯二十九年,凡五赴省试而后登科,唐贡士为同郡,又为同年赴对之人,哀其困于场屋,晚节欲就一特科官,而不幸客死,家贫子弱,弗克归榇,为作此帖,恳告在京之乡人,俾随力厚薄以助恻然矜恤之,念形见乎笔墨,至今读其辞,犹有馀悲,真仁人君子哉?当时署名者二十七,其年与司法君同登科者八,前时登科而在京者五,此外有官而在京者五,不知其官称者四,计费宜用緍钱六十,而所裒未充其半,二十七人诺而不雠者有五焉。他人不足责司法君同登,八人之中有其三,所助甚微而又负已诺,夫事之可哀,孰有甚于斯者?呜呼!岂其畧无仁义之心乎?由是观之,范文正、忠宣父子之意,度为何如哉?唐氏袭藏呉司法帖以示其从曽孙仲谷谷考之甚详,又以示予,而予复识其左方司法君,讳炳,若字。文炳以方尚清雅,不坠文献之遗,家之方,昌未艾可期也,屈于前者,伸于后理之必然欤?后百四十九年,同郡呉澄书题《野庄诗》巻后。
56
世有身居江海之上,而心乎魏阙之下者,亦有身系轩冕之贵,而心乎农圃之贱者,一则忠,一则智也。昔翰林承㫖,真定董公在家,或闻国政之疵輙,终夜不寐,而叹野庄圗,凡在宫必携以自随,时一展玩,若有意于桑麻稼穑之务而不可得,此岂浅丈夫之所能测哉?呜呼!世之人,䟦履﨑岖冲犯,风波乘危,濒死而往不休逮,他日追思牵犬聴鹤,则已晚者,其智果何如邪?公之吉徳,而奸凶亦媢忌,屡谋加害,頼主知之深,主眷之笃,而彼之计不行,公保身之哲固炳于几先,所以未尝须㬰忘野庄也。夫其身虽闲退,而其心每忧朝中者,忠臣致身之义,其身虽仕进,而其心乐野,外者智士存身之道,忠与智公其两全也。
57
题袁学正先友翰墨,后昔柳子厚记父友之姓名于父墓之碑,隂使后世知父之所交,皆一时名人也。今袁梅瑞用和于主,一君交际往来之人,凡书问尚存者,类为一轴,惟恐失队,亦以表其父之所交有若人也,葢犹柳子厚记先友之意云。
58
吴文正集巻六十一
URN: ctp:ws550314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