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古诗纪巻一百五十一  明。 冯惟讷 撰别集第七
3
品藻五。
4
北魏
5
胡武灵后
6
杨华既奔梁元,魏胡武灵后作《杨白华歌》,令宫人连臂踏之,声甚凄断,柳子厚乐府云:「杨白华风吹渡江水,坐令宫树无顔色,揺荡春心几千里,回看落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乌起」,言婉而情深,古今絶唱也。魏旧歌云:「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落入南家,含情出戸脚无力,拾得杨花涙沾臆,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此辞亦自竒丽録之。以存古出乐府广题云许彦周《诗话》
7
元彧
8
字文若,奏郊庙歌词,时称其美。歴《代吟谱》。祖莹。
9
莹八嵗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以文学见重,尝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盖讥世人好窃他文以为已用。而莹之笔札亦无乏天才,但不能均调,玉石兼有,其制裁之体,减于袁、常焉《北史》本传
10
常景
11
景耽好经史,爱玩文词。每读书,见古昔可以鉴戒诸事为象,赞而述之曰:「《周雅》尝因出塞,经渉山水,怅然懐古」。乃拟刘琨《扶风歌》十二首。《北史》本传。
12
景少聪敏,及长,有才思,雅好文章。明帝行讲学之礼于国子寺,诏有官作《释奠诗,以景作为美。《歴代吟谱》。
13
温子升。
14
梁使张臯写子升文笔,传于江外,梁武称之曰:「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恨我辞人数穷百六」。济隂王晖业尝云:「江左文人,宋有顔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昉,我子升足以陵顔轹谢,含任吐沈」。《北史》本传。
15
崔㥄  崔赡
16
魏孝静人日登云龙门,崔㥄侍宴,又敕其子赡令近御坐,亦有应诏诗。帝问邢邵曰:「此诗何如其父?」邢曰:「㥄博雅,𢎞丽赡气,调清新,并诗人之冠」。宴罢,共嗟赏之,咸曰:「今日之宴,并为崔赡父子」。何氏《语林》。
17
张裴裳
18
法云寺北有尚书令、临淮王彧宅。彧性爱林泉,又重賔客入其室者,咸谓登仙。荆州秀才张裴裳为五言,有清㧞之句,云:「异秋花共色,别树鸟同声」。彧以蛟龙锦赐之。伽蓝记》
19
宋道璵
20
坐王瑜反得罪,作诗及挽歌词、寄亲朋,以见冤痛。《歴代吟谱》刁雍
21
刁叔和,性寛柔,好尚文典,手不释书,明敏多智,凡所作诗赋等有百馀篇。
22
陆恭之
23
与兄暐并有时誉。所著文章诗赋凡千馀篇。李槩。
24
李季节少好学,自简诗赋二十四首,谓之《逹生丈人集游肇》。
25
游伯始博综经史,诗赋表啓凡七十五篇。赵逸。
26
赵思羣,性好坟典,凡所著述,诗赋铭颂五十馀篇。郑道昭
27
郑希伯少好学,综览羣言,好为诗赋,凡数十篇。裴敬宪
28
裴孝虞少有志行,博学才清,澹于荣利,风气俊逺,五言之作,独擅于时,声名甚重,后进,咸宗慕之。
29
李彪
30
李道固好学不倦,为十二次诗崔光。
31
崔长仁孝文》曰:「今日之文宗也。持节陜西,赋诗三百篇,为五韵诗,以赠李彪。
32
梁佑
33
常与朝廷名贤泛舟洛水,以诗酒自娱张始均。
34
张子衡端㓗好学,著诗赋数十篇并同上。北齐
35
陆卭
36
卬,字云驹,齐之郊庙诸歌,多卬所制歴《代吟谱》魏收。
37
收少机警,不持细行。与济阴温子升、河间邢子才齐誉,世号「三才」。魏帝季秋大射,普令赋诗,收诗末句云:「尺书徵建邺,折简召长安」。文襄壮之。《北史》本传。
38
卢询祖。
39
卢询祖尝作《赵郡王妃挽歌》,其一篇云:「君王盛海内,伉俪尽寰中。女仪掩郑国,嫔容映赵宫。春艶桃花水,秋度桂枝风」。遂使丛台夜,月明满牀空,当时叹以为佳。何氏《语林》。萧慤。
40
袁奭等俱渉学有文词,荀仲举、萧慤工于赋咏,慤曽秋夜赋诗,其两句云:「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疎」。为知音所赏《北齐文苑传》。
41
邢子才曰:萧仁祖之文,可谓雕章间出。昔潘陆齐轨,不袭建安之风,顔谢同声,遂革太元之气。自汉逮晋,情赏犹自不谐,河北、江南意制,本应相诡。
42
兰陵萧慤,梁室上黄侯之子,工于篇什,尝有《秋思》诗云:「芙容露下落,杨柳月中疎」。时人未之赏也。吾爱其萧散,宛然在目。颍川荀仲举、琅琊诸葛汉亦以为尔。而卢思道之徒,雅所不惬《顔氏家训》
43
问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前軰多称此语如何?朱文公曰:「自然之好,又不如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疎则尤佳。
44
许彦周曰:六朝诗人之诗,不可不熟读。如「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疎」。鍜錬至此,自唐以来无人能及也。退之云:齐、梁及陈、隋衆作等蝉噪」,此语吾不敢议」,亦不敢从。
45
祖珽。
46
《孝徵和公主逺嫁诗》二首,大为时人传咏《歴代吟谱》刘逖。
47
字子长,卷不离手,颇工诗,咏郑元礼。
48
字文规,少好学,爱文藻,有名望裴泽。
49
颇有文学,咏石榴诗,微以托意杨愔。
50
字遵彦,所著诗赋甚多,门生鸠集所得者万馀,言马子结。
51
魏太和中入洛。父祖俱清宦。房彦询。
52
所赠江总诗,今见总集。并同上、斛律金
53
斛律金敇勒歌曰:「敕勒川隂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金不知书同于刘、项,能发自然之妙。韩昌黎琴操,虽古渉于摹拟,未若金出性情尔」。《碧溪漫志》。
54
北周
55
庾信
56
信幼而俊迈,博览羣书。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既文并绮艶,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北史○隋书》曰:髙祖受禅,后令魏澹注《庾信集》,世称其博物。
57
《朝野佥载》曰:梁庾信从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信将《枯树赋》以示之,于后无敢言者。时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觧把笔,自馀驴鸣狗吠聒耳而已」。《太平广记》
58
《山谷》言庾子「山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有以尽登髙临逺之趣。喜晴应诏,全篇可为楷式。其《卒章》有「庆兆民同论年,天子万不独清新」,其气韵尤更深稳潘子真《诗话》庾信之诗为梁之冠絶,启唐之先鞭史评其诗曰绮艶,杜子美称之曰清新,又曰老成绮艶清新,人皆知之,而其老成,独子美能发其妙。余尝合而衍之曰:绮多伤质艶多,无骨清易,近薄新易,近尖子山之诗,绮而有质,艶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若元人之诗,非不绮艶,非不清新而乏老成。宋人诗则强作老成态度,而绮艶清新,槩未之有。若子山者,可谓兼之矣。不然,则子美何以服之如此谭苑醍醐》
59
庾信之作,如玉台九成,琼楼数仞,规模崇丽,气象清新,歩虚诸什,并悬絶尘境《竹林诗评》
60
萧圆肃
61
萧明恭,风度纯雅,敏而好学,为《文海》四十巻《歴代吟谱》唐令则
62
性好篇章,兼觧音律,文多轻艶,为诗人所传刘粲。
63
粲闻故人入邺不胜泣,为诗赠之曰:「闻道漳濵信,依然忆旧居」。又赠司马,幼之曰:「白帝望青衣,路长音信稀」。并同上
64
于宣敏
65
宣敏字仲达,少沈宻,有才思。年十一,诣周赵王,命之赋诗,宣敏为之,甚有幽真之志。王大竒之,坐客莫不嗟赏。起家右侍上士《隋书》
66
67
炀帝
68
炀帝初习艺文,有非轻侧之论,暨乎即位,一变其体。与越公书、《建东都诏》、《冬至受朝诗》及《拟饮马长城窟,并存雅体,归于典制。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故当时缀文之士,遂得依而取正焉。所谓能言者未必能行,盖亦君子不以人废言也《隋书文苑传叙》
69
帝初属文,学庾信体,及见柳䛒以后,文体遂变。《隋书柳䛒传》。炀帝大制艶篇,辞极滛绮,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剏《万嵗乐,藏钩乐、七夕相逢乐舞、度同心髻》、《玉女行觞》、《神仙留客》、《掷砖续命》、《鬬鸡子》、《鬬百草》、《泛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十二时》等曲,掩抑推藏,哀音断絶。《隋书乐志》
70
隋后主
71
隋后主越王侗杨叛儿歌曰:「青春正阳月,结伴戏京华,龙媒玉珂马,凤轸绣香车,水映临桥柳,风吹夹路花,日昬欢宴罢,相将归狭斜,越王嗣位,史称其眉目如画,温厚仁爱,风格俨然。后为王充所弑,临命礼佛曰:「愿自今以徃,不复生帝王家,噫!亦可怜矣!观其辞藻如此。若不生帝王家,岂不为文人学士邪!隋越王諡恭帝,李渊立,代王侑亦諡恭帝。二主同諡,盖东西不相闻也。《诗话补遗》主。今按此诗,乐府以为陈后主作,而升菴乃以为隋后 ,诗必别有据也。卢思道。
72
北齐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徵等不过得一二首,唯思道独有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北史》本传中《西溪丛语》曰:八米闗 语,嵗以六米、七米、八米分上中下,言在糓取八米取数之多也。
73
思道为司徒録事叅军,以事免归家。尝于蓟北,怅然感慨,为五言诗见意,世以为工。同上
74
卢思道为五言诗见意,世以为工。明皇自蜀回,登勤政楼,歌曰:「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北征人竟未还」。此思道歌词也。《歴代吟谱》
75
李徳林
76
李徳林幼聪敏,年数嵗,诵左思《蜀都赋》,十馀日,便度髙隆之见而叹嗟,遍告朝士云:「若假其年,必为天下伟器」。邺京人士多就宅观之,月馀,日中马不絶,年十五,诵五经及古今文集数千言,俄而该博坟典,隂阳纬候无不通,渉善属文,辞核而理畅,《隋书》。
77
杨素
78
杨素尝以五言诗七百字赠播州刺史薛道衡,词气颖㧞,风韵秀上,为一时盛作。未几而卒,道衡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若是乎?」《北史》。
79
杨素作《柳𢎞诔》云:「山阳王弼,风流长逝。颍川荀爽,零落无时。修竹夹池,永絶梁园之赋,长杨映沼,无复洛川之文」。又尝以五言诗七百字赠播州刺史薛道衡,词气颖㧞,风韵秀上,为一时盛作。素本以武功显,而文藻若此《升菴诗话》
80
薛道衡
81
陈使傅縡聘齐道衡接对,縡赠诗五十韵,道衡和之,南北称美。《隋书》本传。
82
炀帝嗣位,道衡上《文皇帝颂》,炀帝览之不悦。寻以议新令见杀,天下冤之。道衡每至构文,必隐坐空斋,蹋壁而卧,闻戸外有人便怒,其沈思如此。同上。
83
隋炀帝善属文,不欲人出其右,薛道衡由是得罪。后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小说旧闻》
84
薛道衡《聘陈作人日》诗曰:「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语,谁谓此」。虏觧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乃喜曰:「名下固无虚士小说旧闻》」。
85
《刘氏传记》载炀帝既诛薛道衡,乃云「尚能道空梁落燕泥否?」盖道衡诗尝有是句。杨公《谈苑》载僧希画《北宫书亭》云:「花露盈虫穴,梁尘随燕泥」。予以谓「錬」句虽工,而致思不逮于薛矣。 《麈史》。
86
王胄
87
炀帝自东都还京师,赐天下大酺四日,为五言诗,诏羣官诗成者奏之,帝览王胄诗而善之,谓侍臣曰:「气髙致逺,归之于胄,词清体润,其在世基,意宻理新,惟庾自直过此者,未可以言诗也」。帝所有篇什,多令继和,与虞绰齐名,同志友善,于时后进之士,咸以二人为凖的。《隋书》本传。炀帝尝为燕歌行文,士皆和之。著作郎王胄独不下帝,帝每衔之,终坐此见害,而诵其警句曰:「庭草无人随意緑,复能作此耶!」《歴代吟谱》。
88
王胄以庭草一句为隋炀所忌,《初学记》载胄《雨晴》诗:「风度蝉声逺,云开雁路长」亦佳句也《困学纪闻》
89
崔信明
90
崔信明尝自矜其文,谓过李百药,郑世翼遇之江中,谓信明曰:「尝闻有枫落吴江冷,愿见其馀」。信明欣然多出衆篇。世翼览未终篇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引舟迳何氏《语林》
91
虞世南
92
世南性沈静寡欲,文章婉缛。慕徐陵陈灭,与兄世基同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时人以方二陆。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雅爱其才,然疾峭正,十年不徙《本传》
93
虞世南之作,如髙山櫑具,苍佩华缨,廊庙之容也。李百药、陈叔逹、杨师道,实可与分庭抗礼者焉《竹林诗话》
94
寒闺织素锦,含怨敛䨇蛾,综新交缕澁,经脆断丝多,衣香逐举袖,钏动应鸣梭,还恐裁缝罢,无信往交河」。此虞世南织锦曲》也,分明是一幅,织锦图综音纵,经音迳,非深知织作者,不知此二句之妙《诗话补遗》
95
孔绍安
96
绍安,大业末为监察御史,髙祖为隋讨贼河东绍安监其军,深见接遇,髙祖受禅,绍安自洛阳间行来奔,髙祖大悦,拜内史舍人。时夏侯端亦尝为御史,来归,先绍安授秘书监,因侍宴,咏石榴有祇为时来晚开花不见春」之句《唐诗纪事》
97
孙士潜
98
士潜字石龙,六嵗上书七嵗属文,金楼子自叙》曰:余六嵗解为诗,奉敇为诗曰:「池萍生巳合,林花发稍周。风入花枝动,日照水光浮」。因而稍学为文也幼童传
99
明克让
100
字宏道,善谈论。朱异令赋竹》,曰:「非君多爱赏,谁贵此真心」。《厯代吟谱》
101
常徳志
102
为五言诗,辞理悲壮,为时人所重同上。辞品
103
团扇歌。
104
晋中书令王珉好捉白扇,其侍人谢芳姿歌之,因以为名。一说珉与嫂婢通,情好甚笃,嫂鞭挞过苦。婢素善歌,而珉好持白团扇,嫂令芳姿歌一曲,当赦之,芳姿歌曰:「白团扇,辛苦五流,离是郎眼所见」。珉曰:「奈何?」遗却芳姿,应声又歌曰:「团扇复团扇,许持自遮靣。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乐府集○按团扇歌》,其事本如此。郭茂倩乐府所载犊车薄不乘」四首,乃晋、宋古辞,失其名氏。杨升菴以为芳姿,本辞,误也。
105
宋武帝丁都䕶歌
106
宋武帝丁都䕶歌云:「都䕶北征时,侬亦恶闻许愿,作石尤风,四靣断行旅」,又云:「都䕶北征去,相送落星墟,帆樯如芒柽,都䕶今何渠?唐人用丁都䕶及石尤风事,皆本此二辞絶妙,宋武帝征伐武畧,一代英雄,而复风致如此,其殆全才乎杨升菴词品下并同
107
梁武帝江南弄
108
梁武帝《江南弄》云:「衆花襍色满上林,舒芳耀彩垂轻阴」。「连手𨄌蹀舞春心,舞春心临嵗腴中,人望独踟蹰此辞」,絶妙填辞起于唐人,而六朝巳滥觞矣。其《馀若《美人》、《聨锦》、《江南稚女》诸篇,皆是乐府具载,不尽録也。
109
梁简文《春情曲》
110
梁简文《帝春情曲》云:「蝶黄花紫燕相追,杨低栁合路尘飞,已见垂鈎挂绿树,诚知淇水沾罗衣,两童夹车问不已,五马城南犹未归,莺啼春欲驶,无为空掩扉」。此诗似七言律,而末句又用五言王无功,亦有此体。又唐律之祖,而《唐辞瑞《鹧鸪格》韵似之。
111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𢷬流黄,香杵纹砧知近逺,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蠮螉,塞边絶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右后魏温子升𢷬衣第五六句,又作五言文牎玳瑁影,婵娟,香帷翡翠出神仙,促柱㸃唇莺,欲语调弦系爪雁相连,秦声本自杨家解,吴歈那知谢傅怜祗愁芳,夜促兰膏无那煎。右陈后主听筝后二句五言旧知山里絶氛埃,登髙日暮心悠哉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逰遂不来,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右隋王无功北山后》二句,五言 右四首并诗话。《补遗》所载六朝七言律体,附录于此。
112
陶𢎞景寒夜怨
113
陶𢎞景《寒夜怨》云: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后世填辞梅花引,格韵似之后,换头㣲异。
114
沈约《六忆辞
115
沈约《六忆辞》:其一云:忆来时,灼灼上堦墀,勤勤叙离别,慊慊道相思。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其二云:忆坐时,黯黯罗帐前或歌四五曲或弄两三弦笑时应,莫比嗔时更可怜」。其三云:「忆眠时人眠强,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复恐。傍人见娇羞,在烛前逸其三首。
116
徐勉《迎客送客曲》
117
古者宴客,有迎客、送客曲,亦犹祭祀有迎神、送神也。梁徐勉《迎客曲云:丝管列舞曲,陈含声未奏,待嘉賔罗丝管,陈舞席,敛袖嘿唇,迎上客。送客曲》云:袖缤纷声,委咽,馀曲未终,髙驾别爵无算!景巳流空纡长袖,客不留,徐勉在梁为贤臣。其为吏部日,宴客,酒酣,有求詹事者,勉曰:「今宵且可谈风月,其严正而又藴藉如此!江左风流,宰相岂独谢安、王俭邪?」
118
王筠《楚妃吟》
119
王筠《楚妃吟》句法极异,其辞云:「䆫中曙花早飞林中明鸟早归庭中日暖春闺,香气亦霏霏,香气漂当轩清唱调独顾慕,含怨复含娇蝶飞兰复熏,袅袅轻风入翠裙,《春可逰》,歌声梁上浮,春逰方有乐沈沈下罗幕,大率六朝人诗风华情致,若作长短句,即是辞也。宋人长短句虽盛,而其下者有曲诗曲论之弊,终非辞之本色。
120
僧法云《三洲歌》
121
梁僧法云《三洲歌》云:「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啼将别,共来长相思」。又云:「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欢将乐,共来长相思。江左辞人多风致」,而僧亦如此。不独恵休之碧云也。
122
长相思。
123
《徐陵长相思》云:「长相思好春节,梦里恒啼悲不泄,帐中起窻前咽栁絮,飞还聚逰丝断复结欲见洛阳花如君陇头雪」,萧淳和之云:「长相思久离别,新燕参差条可结狐关逺雁》书絶对云恒忆阵,看花复愁雪犹有望,归心,流黄未剪截」。二辞可谓勍敌。
124
五更转
125
陈伏知道从军五更转》,云:一更刁斗鸣,校尉逴连城,悬闻射雕骑,遥惮将军名二更,愁未央髙城寒,夜长试将弓,学月聊持剑,比霜三更夜,警新横吹独吟春强听梅花落误忆栁园人四更星汉低落月与山齐,依稀北风里胡笳杂马嘶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城乌初起堞,更人悄下楼」。其后隋炀帝效之,作《龙舟五,更转见文中子。
126
陆琼《饮酒乐》
127
陈陆琼《饮酒乐》云:「蒲桃四时芳,醇琉璃千锺。旧賔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春风秋月长好欢醉日月言,新唐人之破阵乐,何满子皆祖之。
128
王襃髙句丽曲。
129
王襃髙句丽曲云:「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倾杯,覆椀漼漼,垂手奋袖,婆娑不惜,黄金散尽,惟畏白日蹉跎」。与陈陆琼饮酒乐同调,葢疆场限隔,而声调元通也。王襃,宇文周时人,字子深,非汉王襃也。是时亦有苏子卿有《梅花落》一首,方囘遂以为汉之苏武,何不考之过乎?
130
隋炀帝辞
131
隋炀帝夜饮朝眠曲》,云:「忆睡时待来刚,不来卸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结梦,沈水未成灰」。其二云「忆起时投籖,初报晓,被惹,香黛残枕隐金钗袅笑动,林中乌除却」。司晨鸟》二辞,风致婉丽。其馀如《春江花》、《月夜》、《江都乐纪、辽东并载乐府。其金钗两股垂龙舟,五更转,名存而辞亡。《鐡围山丛话》云:「寒鸦飞,数㸃,流水绕孤村」。乃炀帝辞,而全篇不传。又传奇有炀帝望江南数首,不类六朝人语,传疑可也又《玉女行觞》、神仙留客,皆炀帝曲名
132
穆䕶砂。
133
乐府有穆䕶砂,隋朝曲也,与《水调河传》同,时皆隋开汴河时辞人所制劳歌也。其声犯角,其后至今讹「砂」为「煞」云。予尝有诗云:「桃根桃叶最夭斜,水调河传穆䕶砂。无限江南新乐府,陈朝独赏后庭花」。
134
囘纥。
135
囘纥,商调曲也。其辞云:「隂山瀚海信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冶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其辞缠绵含蓄,有长歌之哀,过于痛哭」之意,惜不见作者名氏,必陈隋初唐之作也。又有《石州辞》云:「自从君去逺廵边,终日罗帷独自眠,看花情,转切揽涕泪如泉。一自离君后啼,多䨇脸穿何时狂虏灭,免得更留连」。并附于此。
136
古诗纪巻一百五十一
URN: ctp:ws565751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