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十四

《卷十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钦定四库全书
2
伊洛渊源録巻十四
3
宋 朱子 撰
4
程氏门人无记述文字者王端明
5
名岩叟字彦霖大名人元佑中为台谏官登政府正直不挠当世称之墓碑本传记其行事甚详然不及其学问源流也惟遗书前篇有其答问而其集中亦有记先生语数条又祭明道文有闻道于先生之语及伊川造朝亦有两疏推挽甚力盖知尊先生者然恐其未必在弟子之列也
6
刘承议
7
立之字宗礼河间人叙述明道先生事者其父与二先生有旧宗礼早孤数嵗即养于先生家娶先生叔父朝奉之女郭雍称其登门最早精于吏事云
8
林大节
9
不详其乡里名字行实但遗书云林大节虽差鲁然所问便能躬行然则亦笃实之士也张闳中
10
不详其名字有答书见文集冯圣先
11
名理汝州人陈恬叔易为作志文尹公再题其后其子忠恕从尹公学涪陵记善録者也志跋皆见録中外书又载尹公之言先生门人冯理字圣先自号东臯居士曰二十年闻先生教诲今有一奇特事先生问之理曰夜间燕坐室中有光先生曰颐亦有一奇特事理请问之先生曰毎食必饱
12
鲍商霖
13
若雨永嘉人有答问数条及录伊川语一巻今见文集遗书
14
周伯忱
15
孚先毗陵人与其弟恭先伯温同受学有语录及答问各数章今见书集伯忱尝为临安教官其家有伊川帖数纸其一邢和叔问先生谓二周与杨时似同恕恐二周未可望杨时如何先生答云周孚先兄弟气质纯明可以入道颐毎劝杨时勿好著书好著书则多言多言则害道学者要当察此
16
唐彦思
17
名棣宜兴人有语录一巻见遗书谢用休
18
天申
19
潘子文
20
名旻
21
陈贵一
22
经正与其弟经邦贵叔同受学四君皆永嘉人名见唐録
23
李嘉仲
24
名处遯洛人亦见唐録后为中书舍人溺死维扬
25
孟敦夫
26
名厚雒人祁寛记尹和靖语云孟敦夫来从伊川又为王氏学举业特精独处一室粪秽不治尝献书于伊川伊川云孟厚初时说得也似其后须没事生事一日语之曰子何不见尹焞张绎朋友间最好讲学然三公皆同齿也敦夫见和靖曰先生令厚来见二公若彦明所愿见如思叔莫不消见否和靖曰只不消见思叔之心便是不消见焞之心也伊川尝谓学者曰孟厚不治一室亦何益学不在此假使洒埽得洁浄莫更快人意否然伊川之葬门人畏党祸莫敢至独敦夫与尹张范棫邵溥送焉
27
范文甫
28
畅中伯
29
二人不详其名见杨遵道録李先之
30
名朴贑上人为西京学官因受学焉吕氏杂志云李先之周恭叔皆从程先生学问而学苏公文词以文之世多讥之者
31
畅潜道
32
大隐雒人遗书第二十五巻即其所记也遗书云畅大隐许多时学乃方学禅是于此盖未有得也
33
立之
34
名忠孝宣徽使逵之子事见伊川年谱祁寛记尹和靖语云忠孝毎见伊川问论语伊川皆不答一日语之曰子从事于此多少时所问皆大且须切问近思外书云郭忠孝议易传序曰易即道也又从何道或以问伊川伊川曰人随时变易为何为从道也今观忠孝所著易书专论互体卦变与易传殊不同然其子雍辩年谱所记事甚详未知孰是
35
周恭叔
36
名行已永嘉人遗书第十七巻或云乃其所记也祁寛记和靖语云恭叔自太学早年登科未三十见伊川持身严苦块坐一室未尝窥牖幼议母党之女登科后其女双瞽遂娶焉爱过常人伊川曰颐未三十时亦做不得此事然其进鋭者其退速毎叹惜之尝酒席有所属意既而宻告人曰勿令尹彦明知又曰知又何妨此不害义理伊川归和靖偶及之伊川云此禽兽不若也岂得不害义理又曰父母遗体以偶贱倡可乎上蔡谢公亦言恭叔不是摆脱得开只为立不住便放了胡文定公亦云人须是于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有富贵相周恭叔才高识明初年甚好后来只缘累太重若把得定尽长进在
37
邢尚书
38
名恕字和叔其行事详具国史及邵伯温辩诬等书云邢和叔后来亦染禅学其为人明辩有才后更晓练世事其于学亦日月而至焉者也又云谢良佐曾问涪州之行知其由来乃族子与故人耳先生曰族子至愚不足责故人情厚不敢疑族子谓程公孙故人谓邢恕孟子既知天安用尤臧氏因问邢七虽为恶然必不到更倾先生也先生曰然邢七亦有书到颐云屡于权宰处言之不知身为言官却说此话未知倾与不倾只合救与不救便在其间又问邢七久从先生想都无知识后来极狼狈先生曰谓之全无知识则不可只是义理不能胜利欲之心便至于此也上蔡语録云邢七自言一日三㸃捡伯淳曰可哀也哉其馀时勾当甚事盖放三省之说错了可见不曾用功又多逐人面上说一般话伯淳责之邢曰无可说伯淳曰无可说便不得不说
39
伊洛渊源录巻十四
URN: ctp:ws785508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