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ctext:738583"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陈书
条件: 提到“司徒
Total 16

卷一本纪第一高祖上

27
高祖周文育屯方山,徐度顿马牧,杜棱顿大航南。己亥高祖率宗室王侯及朝臣将帅,于大司马门外白虎阙下刑牲告天,以齐人背约,发言慷慨,涕泗交流,同盟皆莫能仰视,士卒观者益奋。辛丑,齐军于秣陵故县跨淮立桥栅,引渡兵马。其夜至方山。侯安都周文育、徐度等各引还京师。癸卯,齐兵自方山进及儿塘,游骑至台。周文育侯安都顿白土岗,旗鼓相望,都邑震骇。高祖潜撤精卒三千配沈泰,渡江袭齐行台赵彦深于瓜步,获舟舰百馀艘,陈粟万斛。即日天子总羽林禁兵,顿于长乐寺。六月甲辰,齐兵潜至钟山龙尾。丁未,进至莫府山。高祖遣钱明领水军出江乘,要击齐人粮运,尽获其船米,齐军于是大馁,杀马驴而食之。庚戌,齐军逾钟山,高祖众军分顿乐游苑东及覆舟山北,断其冲要。壬子,齐军至玄武湖西北莫府山南,将据北郊坛。众军自覆舟东移,顿郊坛北,与齐人相对。其夜大雨震电,暴风拔木,平地水丈馀,齐军尽夜坐立泥中,悬鬲以爨,而台中及潮沟北水退路燥,官军每得番易。甲寅,少霁,高祖命众军秣马蓐食,迟明攻之。乙卯旦,自率帐内麾下出莫府山南,吴明彻、沈泰等众军首尾齐举,纵兵大战,侯安都自白下引兵横出其后,齐师大溃,斩获数千人,相蹂藉而死者不可胜计,生执徐嗣徽及其弟嗣宗,斩之以徇。追奔至于临沂。其江乘、摄山、钟山等诸军相次克捷,虏萧轨、东方老、王敬宝、李希光、裴英起等将帅凡四十六人。其军士得窜至江者,缚荻筏以济,中江而溺,流尸至京口,翳水弥岸。丁巳,众军出南州,烧贼舟舰。己未,斩刘归义、徐嗣彦、傅野猪于建康市。是日解严。庚申萧轨、东方老、王敬宝、李希光、裴英起皆伏诛。高祖表解南徐州以授侯安都七月丙子,诏授高祖中书监司徒扬州刺史,进爵为公,增邑并前五千户,侍中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将军尚书令、班剑、鼓吹、甲仗并如故,并给油幢皂轮车。是月侯瑱以江州入附。遣侯安都镇上流,定南中诸郡。
28
八月癸卯太府卿何敱、新州刺史华志各上玉玺一。高祖表以送台,诏归之高祖是日高祖食安吉、武康二县,合五千户。九月壬寅,改年曰太平元年。进高祖位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改刺史为牧,进封义兴郡公侍中司徒都督、班剑、鼓吹、甲仗、皂轮车并如故。丁未,中散大夫王彭笺称今月五日平旦于御路见龙迹,自大社至象阙,亘三四里。庚申,诏追赠高祖侍中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封义兴郡公,谥曰恭。十月甲戌,敕丞相自今入问讯,可施别榻以近扆坐。二年正月壬寅,天子朝万国于太极东堂,加高祖班剑十人,并前三十人,馀如故。丁未,诏赠高祖道谭散骑常侍使持节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长城县公,谥曰昭烈;弟休先侍中使持节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武康县侯,谥曰忠壮,食邑各二千户。甲寅,遣兼侍中谒者仆射陆缮策拜长城县夫人章氏为义兴国夫人。

卷二本纪第二高祖下

10
辛卯,以中权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王冲为左光禄大夫癸巳,追赠皇兄梁故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兖州刺史长城县公道谭骠骑大将军太尉,封始兴郡王;弟梁故侍中、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武康县侯休先车骑大将军司徒,封南康郡王是月,西讨都督周文育侯安都于郢州败绩,囚于王琳。

卷四本纪第四废帝

3
天康元年四月癸酉世祖崩,其日,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诏曰:「上天降祸,大行皇帝奄弃万国,攀号靡及,五内崩殒。朕以寡德,嗣膺宝命,茕茕在疚,惧甚缀旒,方赖宰辅,匡其不逮。可大赦天下。」又诏内外文武,各复其职,远方悉停奔赴。五月己卯,尊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后皇太后庚寅,以骠骑将军司空扬州刺史、新除尚书令安成王顼为骠骑大将军,进位司徒、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丁酉,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度进位司空;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章昭达侍中,进号征南将军;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始兴王伯茂进号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鄱阳王伯山进号镇北将军;吏部尚书袁枢尚书左仆射;云麾将军、吴兴太守沈钦尚书右仆射;新除中领军吴明彻为领军将军;新除中护军沈恪护军将军平南将军湘州刺史华皎进号安南将军;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徐陵为吏部尚书六月辛亥翊右将军右光禄大夫王通进号安右将军秋七月丁酉,立妃王氏为皇后冬十月庚申,舆驾奉祠太庙。
8
二年春正月己亥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徒录尚书扬州刺史安成王顼进位太傅,领司徒,加殊礼,剑履上殿;侍中征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章昭达进号征南大将军;中抚大将军、新除征南大将军淳于量侍中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吴明彻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进号镇南将军;云麾将军、郢州刺史程灵洗进号安西将军。庚子,诏讨华皎军人死王事者并给棺槥,送还本乡,仍复其家。甲子,罢吴州,以鄱阳郡还属江州。侍中司空车骑将军徐度薨。夏四月辛巳太白昼见。丁亥,割东扬州晋安郡为豊州。

卷五本纪第五宣帝

4
废帝即位,拜司徒,进号骠骑大将军,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给班剑三十人。
5
光大二年正月,进位太傅,领司徒,加殊礼,剑履上殿,增邑并前三千户,馀并如故。十一月甲寅,慈训太后令废帝临海王,以高宗入纂。

卷六本纪第六后主

16
辛卯,岩等率文武男女十万馀口济江。甲午,大赦天下。冬十一月乙亥,割扬州吴郡置吴州,割钱塘县为郡,属焉。丙子,以萧岩平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萧瓛安东将军、吴州刺史。丁亥,以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豫章王叔英司徒十二月丙辰,以前镇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鄱阳王伯山为镇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前中卫将军晋安王伯恭为中卫将军、右光禄大夫
21
庚午,贺若弼攻陷南徐州。辛未,韩擒虎又陷南豫州,文奏败还。至是隋军南北道并进。后主遣骠骑大将军、司徒豫章王叔英屯朝堂,萧摩诃屯乐游苑,樊毅屯耆闍寺,鲁广达屯白土冈,忠武将军孔范屯宝田寺。己卯,镇东大将军任忠自吴兴入赴,仍屯朱雀门。辛巳,贺若弼进据钟山,顿白土冈之东南。甲申后主遣众军与弼合战,众军败绩。弼乘胜至乐游苑,鲁广达犹督散兵力战,不能拒。弼进攻宫城,烧北掖门。是时韩擒虎率众自新林至于石子冈,任忠出降于擒虎,仍引擒虎经朱雀航趣宫城,自南掖门而入。于是城内文武百司皆遁出,唯尚书仆射袁宪在殿内。尚书令江总吏部尚书姚察、度支尚书袁权、前度支尚书王瑗、侍中王宽在省中。后主闻兵至,从宫人十馀出后堂景阳殿,将自投于井。袁宪侍侧,苦谏不从,后阁舍人夏侯公韵又以身蔽井,后主与争久之,方得入焉。及夜,为隋军所执。丙戌,晋王广入据京城。三月己巳后主与王公百司发自建邺,入于长安。仁寿四年十一月壬子,薨于洛阳,时年五十二。追赠大将军,封长城县公,谥曰炀,葬河南洛阳之芒山。

卷九列传第三侯瑱 欧阳頠 子纥 吴明彻 裴子烈

5
承圣二年,齐遣郭元建出自濡须,僧辩遣瑱领甲士三千,筑垒于东关以捍之,大败元建。除使持节、镇北将军,给鼓吹一部,增邑二千户。西魏来寇荆州,王僧辩以瑱为前军,赴援,未至而荆州陷。瑱之九江,因卫晋安王还都。承制以瑱为侍中、使持节、都督江晋吴齐四州诸军事、江州刺史,改封康乐县公,邑五千户,进号车骑将军。司徒陆法和据郢州,引齐兵来寇,乃使瑱都督众军西讨,未至,法和率其部北度入齐。齐遣慕容恃德镇于夏首,瑱控引西还,水陆攻之,恃德食尽,请和,瑱还镇豫章。僧辩使其弟僧心音率兵与瑱共讨萧勃,及高祖诛僧辩,僧心音阴欲图瑱而夺其军,瑱知之,尽收僧心音徒党,僧心音奔齐。

卷十三列传第七徐世谱 鲁悉达 周敷 荀朗 子法尚 周炅

2
侯景之乱,因预征讨,累迁至员外散骑常侍。寻领水军,从司徒陆法和讨景,与景战于赤亭湖。时景军甚盛,世谱乃别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以益军势。将战,又乘大舰居前,大败景军,生擒景将任约,景退走。因随王僧辩攻郢州,世谱复乘大舰临其仓门,贼将宋子仙据城降。以功除使持节、信武将军、信州刺史,封鱼复县侯,邑五百户。仍随僧辩东下,恒为军锋。又破景将侯子鉴于湖熟。侯景平后,以功除通直散骑常侍、衡州刺史资,领河东太守,增邑并前一千户。

卷十四列传第八衡阳献王昌 南康愍王昙朗 子方泰 方庆

12
高祖受禅,追赠侍中、车骑大将军、司徒,封南康郡王,邑二千户,谥曰忠壮。

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五谢哲 萧乾 谢嘏 张种 王固 孔奂 萧允 弟引

10
侯景之乱,种奉其母东奔,久之得达乡里。俄而母卒,种时年五十,而毁瘠过甚,又迫以凶荒,未获时葬,服制虽毕,而居处饮食,恒若在丧。及景平,司徒王僧辩以状奏闻,起为贞威将军、治中从事史,并为具葬礼,葬讫,种方即吉。僧辩又以种年老,傍无胤嗣,赐之以妾,及居处之具。
27
及景平,司徒王僧辩先下辟书,引奂为左西曹掾,又除丹阳尹丞。梁元帝于荆州即位,徵奂及沈炯并令西上,僧辩累表请留之。帝手敕报僧辩曰:「孔、沈二士,今且借公。」其为朝廷所重如此。仍除太尉从事中郎。僧辩为扬州刺史,又补扬州治中从事史。时侯景新平,每事草创,宪章故事,无复存者,奂博物强识,甄明故实,问无不知,仪注体式,笺表书翰,皆出于奂。

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三宗元饶 司马申 毛喜 蔡徵

1
宗元饶,南郡江陵人也。少好学,以孝敬闻。仕梁世,解褐本州主簿,迁征南府行参军,仍转外兵参军。及司徒王僧辩幕府初建,元饶与沛国刘师知同为主簿。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